APP下载

环境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4-10胡玉霞

环境与发展 2020年1期
关键词:素养提升环境治理环境监测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飞速的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污染问题极大的降低了我们的生活品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在當今社会中,对于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而环境监测工作和数据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环境监测工作对于能否做好环境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当前环境监测存在的一部分问题影响环境管理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1-0-01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it has brought rapid development to our economy, and also caused pollution to our produc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Pollution issues such as soil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have greatly reduced our quality of life,and have laid a hidden danger to peoples health.Therefore, in todays society,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from everyone.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and data ar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ucces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his article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at affec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vironmental governance;Literacy improvement

1 环境监测的大致分类

按照监测目的可以将环境监测分为三类:第一,是监视性的环境监测,也可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指的是在污染地设定定期监测的装置来进行长期、持续的环境监测,主要用于污染物排放口附近的固定在线监测工作,监测长期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第二,是特定目的环境监测,根据特定的目的,又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可再生资源的监测、健康监测。此项监测在日常的环境管理工作中最常运用在环境执法案件和环保治理设施竣工验收工作中。第三,是研究性监测,也称科研监测,指的是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多运用于课题研究或分析一定区域内环境质量的变化和预测,使地方政府部门能及时出台具体环境治理措施而进行的监测。

2 环境现场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点位的布设和技术规范要求存在的差距

环境监测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实地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先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在整个流程中,监测点位的布设、技术规范的执行要求是否存在差距,是影响监测结果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例如河流地表水监测点位的布设,可以分为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等;湖泊水库则常只设置监测垂线。而部分监测机构因现场实际条件的制约,在实施地表水采样的时候并不能完全严格按照监测点位布设的技术要求进行样品采集。有的监测断面布设时未能充分考虑样品采集时监测断面的现场条件是否方便监测人员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去实施。存在监测人员由于条件受限只能在岸边进行样品采集,这与技术规范的要求是存在差距的,这类情况在不能完全克服的情况下就需要拍照留存。

2.2 采集的方法和样品的保存及运输问题

在环境现场监测技术的实际运用中,样品采集直接影响监测的结果,样品采集的方式、样品的运输保存过程以及样品的预处理都会影响着监测的效果。在当前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对于样品的处理还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第一,采集样本的方式不科学规范。就当前实际的环境现场检测中,水质样本的采集方式还不够规范,针对不同情况我们需要采集的位置是各不相同的,并且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采集器具的选取,否者就会影响监测的结果。第二,样品的存储与运输不规范。就目前来看,样本存储及运输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器具使用缺乏严格标准。第三,样品前端预处理不规范。样品采集完成后,要进行一定条件的物理或化学方式的前端预处理,部分现场采集人员的专业水平限制或监测现场条件或气候的干扰均会影响样品预处理品质。

3 环境现场监测规范化建设对策

3.1 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和规范

要加强环境现场监测技术的规范化建设,就需要我们完善当前现场检测技术标准,规范化监测的现场管理工作。由于检验现场的情况较为复杂,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检验技术的规范化管理,明确检验技术现场的操作环节、步骤,明确样本采集的方式和存储技术,完善与整合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确保环境现场检测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促使其有据可依。

3.2 做好现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在环境监测质量体系中,需再优化现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从监测方案制订、监测点位布设、采样前期准备工作等方面再次进行检查校对,重点核对样品容器材质是否满足采集要求、样品容器是否洁净、样品保存的设备是否满足条件、样品运输设备和现场监测仪器是否适用等,按照环境监测的相关监测技术标准及规范实施质量过程性全面监督。

3.3 重视相关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

重视现场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与考核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相关检测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水质监测先进技术的学习工作。在此技术上,为了保证相关人员的培训效率和培训效果的提升,还需要在培训中结合必要的考核反馈机制,科学制定考核的过程,并将考核结果与检测人员的晋升、工资、福利等相互结合起来,从而激发检测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郭栋.环境监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4):71.

[2]周栩羽.浅析环境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4(09):15-16.

收稿日期:2019-09-19

作者简介:胡玉霞(1983-),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环境管理与监测。

猜你喜欢

素养提升环境治理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新课改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探析
浅谈兴趣引领对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打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