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及启示

2020-04-10杨永平杨佳悦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欧洲

杨永平 杨佳悦

摘 要:16—18世纪,“中国热”风行欧洲。这场风潮体现为欧洲追捧中国的用品、器具以及赞扬和推崇中国的政治与文化等。然而欧洲“中国热”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只是欧洲人依据自身的文化认知、审美趣味及政治需要而塑造出来的,并因情势的变化而发生了根本的逆转。欧洲“中国热”的兴衰,为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构建提了一定的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热”;欧洲;中国观;中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G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6-0174-03

早在古罗马时期,欧洲就与中国有商业上的往来。13世纪时,到访中国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为欧洲人介绍了一个“充满黄金的国度”,而对黄金的极度渴求直接导致了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并催生了16—18世纪席卷欧洲的“中国热”风潮。“中国热”的概念来源于当代,意指中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是中国学者在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提出的;欧洲学者则以“中国世纪”命名这一社会风潮。本文试图通过阐释16—18世纪“中国热”在欧洲的兴衰,揭示这一欧洲社会的大规模热潮的时代轨迹和深层因素,为当代的中国形象塑造提供借鉴与参照。

一、欧洲“中国热”的兴起和发展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对于中国的认识只存在于很少的商业互动和有限的文字记载中。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旅行家马可·波罗便将自己眼中的中国文明,以高度赞扬的笔调介绍给西方。因其在华的广泛游历与深入体验,欧洲人对于马可·波罗盛赞中华文明的种种描绘深信不疑。

而到访的欧洲商人也被中国的富足震撼折服。葡萄牙商人科沙利(Corsali)就在1515年1月6日所写的一封信中表达了惊羡之情:“我们在广州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中国人出售瓷器和丝绸,使我们获巨利。”另一位航海家埃姆波利(Empoli)则是在表达感受的同时做出评价。早期欧洲关于中国的种种记录将中国描绘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完美的国度,为16—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奠定了社会思想基础。

二、欧洲“中国热”的发展

而新航路的开辟、地理隔绝的打破,为东西方直接联系与交往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在17—18世纪,欧洲对中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尤其体现在以丝绸、瓷器、茶叶为代表的日用品的大量需求,家居装饰等中国风格的运用,以及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追求和推崇。

很长一段时间,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服饰成为达官贵人们标榜身份的工具,成为上流社会化妆舞会中的新宠。同时,丝绸中展现出的具有中国风尚与中国特色的图案,在欧洲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中也得到了印证。如维托雷·卡尔帕乔(Vittore Carpaccio)的画作《圣厄休拉和她的少女》,就描绘了一名身穿缀满凤凰图案长袍的女性圣徒。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代表性神鸟,因此这样的描绘显然是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前,中国瓷器传入欧洲的数量非常稀少,往往被当作最珍贵的礼物进献给国王和贵族,普通人根本难能一见。随着地理隔绝的打破,从海路流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日益增多,在上流社会的大力追捧下,收藏中国瓷器逐渐成为欧洲上层贵族乃至平民百姓间的一种时髦,成為拥有者展现财富、社会声望及个人鉴赏力的新式途径。除了购买市场上的中国瓷器,一些达官贵人甚至直接向中国订烧满足自己所需或富有特色的瓷器,而这些定制的瓷器无疑成为了欧洲“中国热”的最佳代言。

中国茶叶在欧洲的销量也与瓷器、丝绸同样火爆。据记载,17世纪我国茶叶的出口量约为21 010担,到了18世纪则大幅增长至8 889 241石以上[1],足以显现其在欧洲的巨大需求。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茶叶与茶道也与各国的传统风俗与饮食习惯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茶文化。

当“中国热”席卷欧洲人的日常生活时,家居装饰等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极具中国风格的设计。法国1921年出版的《中国家具》(欧洲第一本有关中国家具的图录),搜集了16—18世纪时法国所藏的许多中国式样家具,是“中国热”在欧洲家居装饰领域的具体体现。

在文化方面,欧洲也受中国影响颇深。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是当时欧洲最具盛名研究中国的哲学家,且与来华传教士闵明我(Grimaldi)、白晋(Bouvet)等有着直接的接触和联系。他出版了德国历史上第一本介绍中国的专著《中国近事》,并撰写有《论尊孔民俗》。莱布尼茨通过自身的研究将孔子学说和中华传统文明提升到了相当高的历史维度,还积极推进欧洲的多国科学院下设专门机构研究汉学。戏剧是欧洲文化中“中国热”最为盛行的领域之一,“无论在英国还是在法国,中国风尚如此不可抗拒,似乎舞台上少了必须出场的中国人,就不成其为真正的戏剧或歌剧表演了。”[2]例如伏尔泰(Voltaire)担任编剧的《中国孤儿》(LOrphelindela Chine),就一时风靡了整个欧洲。

伏尔泰在历史和政治层面对孔子学说推崇备至,他认为中国是实行开明君主制的成功典范。“……实际上非常准确地道出了他对儒教的看法:既是宗教,又非宗教,归根结底是一种不宣扬奥义,只宣扬道德的宗教。”[3]该观点也在由其担任编剧的戏剧《中国孤儿》中有着集中体现。他的思想对法国《人权宣言》影响很大。

魁奈(Francois Quesnay)则从孔子学说中寻找到自己倡导的“重农主义”经济学说的思想基础。1767年,他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中指出:“如果没有农业,各种社会团体只能组成不完善的民族。……因此,农业成为这些国家的基础,并且规定和确立了它们的统治形式……”[4]在魁奈的影响下,法国国王路易十五(Louis XV)模仿起中国的皇帝,于1768年6月15日,在凡尔赛王宫举行了春耕“藉田大礼”,以此来表现对农业的重视。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官僚制度组织形式及科举考试选拔的文官制度恰好为欧洲政治体系变革提供了理想的蓝本。前者给欧洲学者以限制教会特权、强化世俗权威和理性至上的政治启发,后者则为当时被贵族垄断的人才选拔系统提供了改革的参照;法国大革命过后,这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政治制度逐渐在欧洲各国确立和发展起来。

“中国热”迅速席卷欧洲,并在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留下了的身影。当然,这一风潮的兴盛离不开一些因素的作用。

首先,为对抗宗教改革运动与启蒙运动,教会借助中国因素用于自救的需要。“中国热”盛行之时,正值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与启蒙运动的蓬勃开展时期。正如艾田蒲(Rene Etiemble)所说的那样,18世纪的耶稣会士们不仅会在翻译的中文文本中增添原本没有的内容,也会删去中国历史和神话中有损中国形象的细节[2]。

其次,“中国热”所体现出的世俗性,得到了欧洲君主和上层贵族的追捧。例如1700年时,在凡尔赛宫大厅举行的盛大典礼上,“太阳王”路易十四身穿一套精美的中国式服装并乘坐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出场,立即便引来了全场的惊叹。这对于“中国热”的示范作用是无可估量的。

最后,中国的某些文化传统与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理想与追求相吻合,从而深化了“中国热”在欧洲的影响。虽然莱布尼茨、伏尔泰、魁奈等人并未亲自到访中国,但中国的某些文化思想、规范制度等,正好符合他们的政治理想与追求,能够为他们的理论提供现实的依据。

三、欧洲“中国热”的衰退

“中国热”的衰退起始于欧洲思想界对中国封建专制体制的怀疑与否定。首先是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定性中国政体为专制主义,认为“专制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而制定这个原则的目的是安定”[5]。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则在《国富论》中从经济角度进行论述,认为中国发展停滞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制度的落后。至此,中国文明被逐渐贴上死气沉沉、专制压抑、腐朽落后的标签。

四、欧洲中国观的演变及其启示

欧洲“中国热”对中国的评价从美好、先进、富有变为野蛮、落后、贫穷,评价差异反映出欧洲观察中国视角的转变,而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角总与时代需求密切相关。

首先,这与欧洲16—18世纪的政治转型有关。自中世纪以来,无论是教育上的垄断、思想上的压制,还是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基督教会都在欧洲居于主导地位。中国实行君主专制政治体系,恰好符合欧洲封建君主与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政治追求,“中国热”风潮也逐渐走向全盛。17—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君主专制最为强势的国家,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国热”最为盛行的地方。大革命倾覆了统治法国的波旁王朝及其君主制,给欧洲的封建秩序以极大的震动。“中国热”风潮也随之消散了。

其次,“中国热”风潮的兴衰也离不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世纪以后,由于东西方贸易积累了不少财富,中国的各类器物也大量传入。同样,这也是“中国热”风潮盛行欧洲的时期。到了18世纪后期,欧洲一些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期,积极对外扩张。对此,艾田蒲在《中国之欧洲》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中国的排斥就是这样起作用的,这是欧洲殖民主义的序曲。谁有胆量去把一个供给世界这么多东西的文明古国变成殖民地呢?那么,首先只有对它进行诋毁,然后由大炮来摧毁它。”[2]如此,盛行一时的“中国热”也就必将走向没落。

由此可见,16—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则主要基于欧洲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和接受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价值需求的倾向性。研究历史上欧洲“中国观”的转变,对于塑造当今中国的国际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当今世界,全球化、一体化加速,世界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共同挑战。而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加大改革开放、大步走向世界的當下,西方对于中国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如“中国威胁论”“唱衰中国”等,甚至肆意抹黑中国。有鉴于此,对于新时期中国形象的构建,必须要积极作为、主动发声,而不能任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控话语权。

其一,中国成为推进多边主义、全球化的示范力量。在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全球经济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情势下,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合作互利共赢,势必给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化提供了正能量及示范作用,为当今弥足珍贵的国际合作增加信心,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动能。

其二,充分利用展现中国形象的全球和地区平台。随之中国大步走向世界,应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交往、交流,充分利用全球性平台,牢牢掌握住中国形象建构的话语权。如今,中国在联合国及各种世界组织的平台上充分展现着,逐步走近了世界政治舞台中央,也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其三,积极参与全球和地区治理,为世界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及产品。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积极回应,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亚投行、博鳌论坛等组织和机制中,中国积极且负责任。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及话语权。

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构建,不仅凸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主动适应,也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与人文情怀,更有利于改进全球治理,促进世界发展的多元性。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欧洲
欧洲之桥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