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复述回归本位

2020-04-10方莉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兴安岭学段小女孩

方莉

复述指个体通过言语重复识记过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它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复述能力其实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既能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反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复述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课标中对复述教学的要求贯穿始终,并在不同的学段交替出现:第一学段的阅读部分提出“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第二学段中,把复述放进了口语交际中,“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第三学段的阅读部分提到“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口语交际部分提到“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从课标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复述能力被细化、落实到各个学段、各部分教学内容中,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和以往教材中“复述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不一样的是,统编本教材中对于复述的具体要求也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了不同的表述,方式更加多样化。有的是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有的重在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大自然的声音》要求“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有的则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如《秋天的雨》提出“和同学交流你最感兴趣的部分”。《美丽的小兴安岭》则是“如果你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复述教学如此重要,然而现实却很尴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很难看到复述教学的身影。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部分内容,要么是在临近下课的时候带上一句:“这所小学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已经了解了。那么,今天回家,试着给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要么直接把它变成被选的作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其中一部分,向你的朋友、家人进行介绍。”

面对复述教学的困境,笔者以三年级上册中的部分教材为例,结合本校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复述,从简单开始

复述分为重复性复述和改造性复述两大类。指导学生练习复述,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应从重复性复述开始。重复性复述又分摘要复述和详细复述两种。摘要复述,其实就是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重要的情节和关键的词语不能遗漏。统编本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教师利用课后提问“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设计了表格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填完表格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表格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降低了复述故事的难度,学生说起来就比较轻松。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给出了一些词语,如暖烘烘、香喷喷、明晃晃、温和、慈爱等,让学生在复述的时候有选择地使用这些词语,也可以使用自己所掌握的词语,让复述的内容更加生动一些。

又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然后让学生分组找出每个季节的美丽之处,用“小兴安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很美”的句式练习复述,把单元的总分句式练习和课文内容的复述有机结合,既降低了难度,又达到了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的目的。

二、复述,用趣味引路

复述的内容一般会比较长,发言的学生会因此产生紧张心理,倾听的学生往往也会因为教师指导时间过长而失去耐心,注意力变得分散。因此,教师要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将复述由“单纯的练习”变为“真实的交流”,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学完课文后,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有条件去旅游了,西沙群岛也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局决定招募一批小导游,大家都来试试吧!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欢迎大家来到西沙群岛,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先带大家去看海……”“黄山归来不看岳,西沙归去不看鱼。我们西沙的鱼各种各样,请大家穿好潜水服,跟我去海底游览……”“咱们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去寻鸟……”

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興安岭》时,教师也创设了情境:“小明一家计划明年去小兴安岭玩,可是到底什么时候去呢,一家人拿不定主意。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学生开始思考:每个季节的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游客到这里可以做些什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真正地把课文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也对文中的语言文字进行了重新组合,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

三、 复述,以形式取胜

复述的“述”似乎决定了它只能是口头表达。纵观各种指导学生复述的课堂教学,终点都落在“说”上。我们采用的集体授课制决定了在复述教学中,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表达、练习的机会。那么,怎样才能让复述教学更加脚踏实地照顾到全体学生呢?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不分家的。笔者认为,在复述的形式上,我们不必拘泥于“说”,还可以写,可以画,可以演。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布置学生回家把故事情节画出来。为了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学生必须要熟练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在画的过程中,学生看似并没有张嘴说,但是他们在心里一定是把故事重复了一遍的。

笔者在教学《海滨小城》时,采用的是写的方式。“为了方便游客欣赏小城美景,城市的管理者决定在城里设置一些展示牌,展示牌上要写上一些对景色的简介。现在,请你选择一处景点,试着写一写吧!”学生写完后,再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综上所述,复述绝不是少数能说会道的学生展示自我的专利,也不是为吸引观众眼球而增设的公开课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后选做内容。它应该是教师在课标的指引下,通过有层次、有方法、有效率的教学设计,让每位学生扎扎实实习得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复述,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新亮点。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崇明小学文昌校区)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小兴安岭学段小女孩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小兴安岭重点林区食叶害虫种类调查与多样性分析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小女孩的三、六、九
低山丘陵区云冷杉林生长状况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