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儿童在一起

2020-04-10唐婉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儿童课堂孩子

唐婉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和儿童在一起,似乎是一件既简单又再普通不过的事。然而,我们有时看起来和儿童朝夕相处,近在咫尺,实际却是远隔天涯的身心两分离。

一、“和儿童在一起”的内涵

“和儿童在一起”不是一种表面的场域关系,也不只是一种形而下的看见,它是一种形而上的心灵相通。即,和儿童的心在一起,想儿童所想,课堂上师生能达到的心心相印的境界。也许嘴里从不念叨儿童,但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能感受到儿童的存在;也许,说不清什么是和儿童在一起,但走进心中有儿童的课堂,你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儿童的存在。

“和儿童在一起”不是低就肤浅的好玩,更不是满足一种外在的付诸感官的快乐,将课堂整得花里胡哨。尽管词典中对“儿童”的解释是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尽管“儿”的古文字是小儿张大嘴哭或笑的样子,但也在告诉我们,儿童,就是不懂掩饰、喜形于色的那个人。尽管“幼稚”“率性”“简单”已固化为人们对儿童的印象,然而,“谁说儿童小,你比儿童还要小”。

“和儿童在一起”是提醒自己,要敬畏儿童而后行。在重新发现儿童的基础上,清楚儿童是谁,将课上到他们心里去,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儿童同频共振。

二、“和儿童在一起”的策略

“和儿童在一起”要清楚儿童是谁,儿童在哪里。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和分析,也就是研究儿童。研究儿童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对我也不例外。因为它不仅出于我们的情感和责任心,而且仰仗于我们探究的欲望、创新意识、思维品质、判断方法、反应速度等“能力”“技术”范畴的一系列素养。当然,也受制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积累。但,和儿童在一起,研究儿童是不能绕过的“坎儿”。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研究视角,作为一线教师,教学外的儿童研究和教学中的儿童研究缺一不可。

教学外的儿童研究,可以是日常对儿童的观察,可以是教学前的分析研究,也可以是教学后的反思。研究儿童的方法和路径会因人而异,不管什么方式,九九归一,只有一个目标——重新发现儿童。我选择的是循着苏霍姆林斯基朴素而走心的足迹,用来自教育现场的记录观察儿童,研究儿童,发现儿童。这些年,我一直保持一种和孩子们居家过日子式的安静,坚持不声不响、原生态地记录儿童,有时还聚焦追踪记录一些特别的孩子。这记录犹如一股柔性的力量,有力地补充甚至修复着我对儿童研究缺失的一角。同时,一支肯写的笔,练就一颗敏感的心。“最是童音为天籁”“课堂上孩子最美”“问计于生”等点点滴滴、长长短短的文字让心温润,让我与儿童的心贴得更紧。还有一种常用的方式,就是不停回放自己童年的经历连同童年的味道。渐渐地,在自己的童年里,我遇见儿童的样子,触摸到儿童的心跳,并学会从儿童的立场和视角去理解、体味儿童。正如史金霞老师所说:“一个成年人保持童年的记忆,是理解孩子的前提。”

教学中的儿童研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现场的反应,猜测并判断儿童行为背后的思想,及时调整教学。

无论是教学中的儿童研究,还是教学外的儿童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回答“儿童是谁”,更重要的是用以指导课堂,争取和儿童心贴心。

三、“和儿童在一起”的课堂表达

1.儿童是谁?儿童首先是人,是完整的、不可肢解的人。和兒童在一起的语文课堂,一定是看得见人的课堂。

在不断认识和发现儿童的过程中,我更愿意以柔软的心去体谅和尊重儿童,不再热衷把视野局限在功利的追问上,不纠结“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我以为,让孩子心动乃为课的最高格。这心动,可能是因发现文字之妙而怦然心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有趣。这心动,也可能是因为从文字中触摸到人生冷暖而心动。因为眼中有儿童,对自己的定位也悄然改变:我不仅是一个教语文的人,还是用语文育人的人。于是,每次都能在教材中见人之未见,找到一个小小的切入点,将立德树人有机渗透在语言学习与运用中。如学习“安”“定”“宝”“贵”四个生字,按照一般教学,将这几个字会认,然后写正确写漂亮就可以了。而“和儿童在一起”的课堂一定不会止步于此,而是带着学生再向前走一步,进行超越认读的交往:

师:课文中有两个小八路,他们是——

生:安定宝和刘长贵。

师:我们班有没有名字中叫“宝”叫“贵”的?

生:老师,我的小名叫“小宝”。

师:你看,偶尔有一个,还只是一个小名。一个名字就是一段历史记忆。课文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那时很多人的名字中都有“宝”“贵”这两个字,不信,你回忆一下爷爷奶奶的名字。

生:真的,我的爷爷叫王来宝。

生:老师,我读过一个故事中的人叫高玉宝。

……

师:很有意思吧?来,我们再读读这两个字。孩子的名,父母的愿:你猜猜为孩子取名为定宝、长贵,父母那是在希望什么?

生:安定的生活,长命百岁,荣华富贵。

师:你们猜得八九不离十。是的,可这些只是希望而已。80年前,他们的生活能安定吗?他们能长命吗?再读读这两个名字。名字藏不住秘密,藏不住孩子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一个是家中美玉——宝,一个是价值不菲——贵,总之,不论是刘长贵、安定宝,还是你们,都是父母最宝贵的财富。读这个词——宝贵。你觉得什么最宝贵?

那一刻教室中流动着的温润气息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意义,我说不清,但我知道一定有意义,说不定意义已经发生。

2.儿童是谁?儿童是成长之中有待慢慢长大的人。课堂中需要充满小秘密,吸引孩子们在语文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中探秘,实现以生长代替重复。

基于儿童的经验和经历建构教学,静下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仅是从教材中的知识点出发,从新课需要传递的概念出发,更要从儿童出发,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分析教材,他们实际已经知道什么,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与他们固有认识的实际差距究竟在哪里。“这一课,他们可以学什么?”“可以学的有很多,哪些又是真正需要学的?”是我备课时的自问。如此,关注他们已有的起点,便真正点中了他们的学习盲点,挠到了他们的“痒处”,带着他们从未知走向已知。另外,针对熟悉的教学内容难以引发教学活动,熟而无感、熟而不深的教学梗阻难以取得实效这一现象,我习惯运用陌生化艺术,在熟悉中揉进点陌生,在陌生中寻找点熟悉,在似曾相识的感觉中,激发儿童重新去打量文字或文本,产生再次经历和体验的冲动,让教学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熟悉的陌生,不是剑走偏锋的猎奇猎新,为陌生而陌生的标新立异,而是通过教者见人之未见,换一个视角或切入点,将一望而知的文本内容变成一无所知的学习材料重新推到孩子们面前。课堂上有了秘密的吸引,他们的好奇心激励着他们一次次亲近文字而欲罢不能。这样的教学,带着儿童发现一些言语的秘密,让他们在眉头紧锁的专注投入中品尝探秘、揭秘的快乐。于是,课堂上,儿童有“咦?我怎么没想到”的自我反省,有“嘿,太有趣了”的沉醉与惊喜,有“哦,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

儿童是成长中的人。成长需要时间,把步子放慢,顺应儿童的节奏——小步走,把教学放在更长的时间轴上去规划。教学内容规划,是指用长线思维厘清当下的教学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前世、今生和去往,如此可以保证教学不原地踏步,也不一脚踏空,做到循序渐进。把教学放在更长的时间轴上,是说不仅要关注学生眼下认知的陌生点,更要关注学生今后的持续学力。因为把儿童看成成长中的人,我的教学课型里,不仅有根据主题内容分类的识字课、阅读课和作文课,还有致力于儿童成长的种子课、萌芽课和拔节课。种子课,一般是针对第一次出现且有放大价值的某类文本,花大气力教,着重于扎根,为未来萌发蓄积力量;萌芽课,着力在陪伴和呵护娇嫩的新芽,扶植其长大;拔节课,则是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我只需稍作点拨,然后静听拔节之声。

发现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在教学中不用急,当遇到儿童回答问题不畅时,不是靠频繁更换交流对象去追求正确或精彩的答案,而是慢下来,鼓励他一点点尝试和经历,真正实现在错误或不足中成长。

3.儿童还是谁?“儿童不只是一个总体(与成人相区分的一个整体),也不只是某个类别或群体(小学一年级学生、十一岁儿童等),而且也是王小明、张小刚、李小军等等一个一个具体的孩儿。”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的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和儿童在一起的课堂,一定是在乎课堂上的每一个。

关注每一个,很难,很吃力,但可以一点点靠近。“儿童在哪里?要带他们到哪里去?怎么去那里?”课前自问至此还不够,因为这只是对一个群体的课前分析。儿童,是一个个鲜活具体的存在。除了要问“儿童在哪里”,还要进一步思考“通过一个怎样的话题,将每一个儿童此刻所在都显现出来”。这就牵涉到一个重要内容——话题设计。首先这个话题要有代入感,能让孩子们变局外人为局中人。其次,话题一定得有张力,它的答案不唯一,有多元可能,可以使不同层次的认知和思考登台亮相。不同观点的交集,自然形成一个信息交流场与思维碰撞场。此刻,课堂可见的不再是教师与少数几个尖子生的对话,而是生生多维互动,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从原先知之不多,到后来知之甚多,从浅薄走向深刻,甚至从错误走向正确。这整个学习过程会有些费时,有些曲折,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正如施良方教授所指出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没有错误,也就不需要学习。”如,在“鹿”字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个有几种可能的话题:结合刚刚学习的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猜猜“鹿”可能查什么部。孩子们有的说“广字头”,有的说“比”。于是,启动“援助模式”,让孩子们借助工具书——字典,帮助查询思考。他们一查,发现“广”部里没有这个“鹿”,“比”部里也没有“鹿”,就这样让孩子们发现,再发现,尝试一次,再尝试一次。当大多数还处于迷茫状态时,有先行者又开始新的猜测与发现:是不是“鹿”?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每一个人都自觉求助字典来共同验证这一猜测。最后揭示“鹿”是象形字,所以自己作自己的部首。如此課堂上没有旁观者,每一个都是参与者,都经历着这样一个出错、探索、纠错的真实过程。这样的课堂,不用教师组织和维持纪律,每一个学生都能呈现出应有的状态。

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纵使教学设计考虑得非常周到,灵动的课堂依然会有意外发生。和儿童在一起,就要学会随时捕捉这些意外,以此作为课堂的新起点,及时形成鲜活的教学资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在于一旦有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只要儿童的学习产生了新的需要,我们就应该随时放下自己的教学预设,迎着儿童,跟着学情,生成新的教学情境。和儿童在一起,和每一个儿童在一起,不仅是身体在一起,还要在课堂上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眼。耳朵得醒着,学会在一听而过的信息中捕捉可用的,作为教学向纵深挺进的资源;眼睛得睁着,时刻读懂学生的眼神,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舌头得灵着,在儿童需要的时候,适时提供思维凭借和语言支助。“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和儿童在一起的课堂,师生一定不再是两条平行线,他们会时不时交汇与碰撞。

“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的。”(泰戈尔语)儿童就是儿童,是真实的儿童、具体的儿童、发展的儿童。只有认清了这样的事实,和儿童在一起,才可能一点点靠近他们。也只有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课堂才能切合儿童成长的节奏,融会着生命的温度。

“和儿童在一起”是我对过去的提炼,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期待自己在前行中,始终不忘和儿童在一起!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崇明小学文昌校区)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儿童课堂孩子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留守儿童
写字大课堂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