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娄底市研学旅行产品体系构建探究

2020-04-10李佳玉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娄底市研学旅行

李佳玉 吴 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引言

2017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国民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游基地和目的地。”这一规划在国家教育水平的发展层面推进研学旅行的实施与发展。2018年11月,娄底市研学旅行产品发布会启动仪式在归古隆重举行。此外,2019年娄底市教育局公布娄底市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承办机构和基地(营地)名单,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研学旅行活动的施行。娄底市根据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积极组建研学旅行机构,加快研学旅行平台及产品的开发,以促进全国学校研学旅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本课题研究前期,对2017-2022年娄底市研学旅行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中对研学旅行实践中的问题、对策分析及风险规避进行了研究,但发现专门针对研学旅行产品体系构建探究较少,并且以往的研究是针对各个地区综合情况进行分析,未能考虑各个地区的背景差异。因此,本课题基于娄底市自身独特的旅游优势,为娄底市研学旅行提供了特定的研学方式,力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利用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娄底市的旅游特色,以研学旅行为重点,以娄底市现有的研学旅行资源及研学基地为调研对象,基于娄底市研学旅行产品现状的研究,从旅游企业、参与对象、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构建娄底市研学旅行产品体系,探讨娄底市研学旅行产品的发展机遇。

一、研学旅行及研学旅行产品概述

(一)研学旅行概述

研学旅行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研学旅行活动,通过集中住宿、团体旅游等方式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深化与自然的亲和文化,丰富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德体验。

(二)研学旅行与旅游的区别

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其一是两者主体的不同,普通旅游的主体通常是个人、家庭、朋友或者单位公司,而研学旅行的主体是学生,而且这个学生不是单个或几个学生,它是指“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的学生;其二是两者内容的不同,普通旅游的内容主要是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但研学旅行除了这个六方面外,重点必须落在“研学”二字上。研学旅行与旅游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是课程落实,如果研学旅行中有课程但不加以落实,就会变成旅游。本文采用的研学旅行定义是“学”和“行”的结合,即“做”和“学”是目的。其次,与课堂学习的目的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比,研学旅行的“学”更有针对性,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研学旅行产品概述

研学旅行产品是适应于我国研学旅行教育的需求,针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和不同学段特点设计的,以校外探究式学习、综合实践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产品与服务。研学旅行产品是集基地、线路、导师、课程及配套服务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这些要素相辅相成,对于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其中,研学旅行的前提和基础是研学旅行课程,其载体和形式是研学线路,而研学导师、辅导员等人力因素能促进产品价值的实现,研学旅行产品的保障体系则是基地、景区、住宿、餐饮、交通等配套服务。

二、娄底市研学旅行产品现状

(一)开发层次较浅,针对性不强

目前,娄底地区研学市场较为火爆,市场主要集中在围绕研学基地做研学旅行线路。比如双峰“湘风”研学线路,以曾国藩故居和蔡和森纪念馆为主,通过参观曾国藩故居感受湖湘文化及其家教家风。但是该研学产品的课程展开方式为参观和讲解,参与者在“行”中仅得到初级认知,实践环节并未渗透到产品中、所依赖的研学课程单一,面向全体学生,并未结合因材施教、因“生”而异,研学产品缺乏针对性;同时,娄底市其他研学课程大致如此,研学主题较明确,而实际旅行过程中仍以游为主,研学特色及效果较低。

(二)开发主体客体协调不充分

娄底市研学旅行的开发主体以研学旅行机构为主,开发较独立,与研学资源所在的周边环境协调不充分。娄底市虽旅游资源丰富,研学旅行也得到了发展,但大部分乡村仍然存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乡村居民参与度不高,对研学旅行等客源接待被动性明显,甚至出现抵制现象。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主体并没重视研学产品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而政府对研学资源所在地的乡村发展、乡村振兴在整体规划布局不完善。

(三)研学产品分散,体系构建不完整

市面上目前研学产品较为分散,研学产品的课程内容及目标并未系统化,研学产品品牌效应不强。例如娄底市研学产品体系在构建中研学线路整合性较差,线路之间的联系强度不高。首先,娄底市旅游市场体系不成熟,相关机构实力不足。娄底市研学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成熟的市场体系,而且娄底市研学机构意识落后,缺乏技术的支持。目前,仅一部分的研学机构开始建立官方网站,试图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其次学校配合度较低,研学旅行产品研发比较困难。

三、娄底市构建研学旅行产品体系优势分析

(一)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

娄底市旅游资源丰富、品类较为齐全。有紫鹊界梯田、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生态旅游区;油溪河漂流、梅山武术等特色旅游项目;波月洞、梅山龙宫等湘中大型溶洞博物馆;辉煌候府曾国藩故居、罗盛教故居等人文景观。娄底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旖旎等资源利于打造研学产品品牌。

(二)研学基地较为集中,政府着力品牌打造

政府非常重视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研学旅行品牌。截止到2020年,娄底市乐行教育营地、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博盛生态园研学旅行创建基地等11个基地直接进入娄底市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三)湘中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客源广阔

目前,娄底市现已全部进入高速公路时代。32个镇(街)将有高速公路互通,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通过高铁网络,娄底实现了与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连接。娄底市有着良好的交通优势,可进入性强,不仅可以满足娄底市中小学需求,同时能够面向省内其他学校。

四、娄底市研学旅行产品体系构建

综合娄底市现有研学旅行资源及研学基地,娄底市研学旅行产品体系的构建以基地特色作为权衡基础,从自然生态、时代社会变迁、革命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探究、素质拓展六大需求入手将相关资源分成六大模块,形成相对独立的六模块产品体系,具体如图:

(一)六大模块具体内涵

1.自然生态产品类

在研学旅行的教学目的中指出了要加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而娄底市在2007年被列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位于湖南省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自然气候上娄底市处在湿润气候区,境内树木茂密、水量充沛,孕育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大好风景,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了大熊山、仙女峰、水府庙水库等自然风光景区和博盛生态园、油菜花等农业基地。对于娄底市的自然生态资源,可逐渐发展为研学旅行的自然生态产品。

大熊山、仙女峰、水府庙水库等自然风光景区创造了天然的地质地貌研学基地,可供中小学生对地质地貌的形成原因和条件进行考察;博盛生态园、油菜花等农业基地可供中小学生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夜间观察植物、趋光性昆虫、水生生物的成长环境和条件;新化县天门土坪青少年综合教育实践基地可开展种子培育科普,进行本地农业科普、田园科普、亲子农事体验、果蔬采摘体验和农作物栽培收割体验课程。自然生态产品的意义在于满足中小学生的自然生态需求,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热爱劳动、保护生态意识,培养学生的美学认识,增强青年一代对乡村的认识,从而让乡村得到更多的关注。

2.时代社会变迁产品类

研学旅行的教学目的中指出了要让学生亲身体验集体生活及社会文化发展历程。娄底市最具社会文化色彩资源的是龙山湘军历史及药文化、紫鹊农耕文化和涟钢工业发展文化。例如娄底市的涟钢工业发展文化,乘着改革春风,全面推进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体制机制。该文化资源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可逐渐发展为时代社会变迁产品,供学生学习涟钢工业的发展文化,便于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参观了解涟钢工业的历史、起源及发展。从各类的文化变迁中感知和体验时代的变迁及生产力的变化。

这类产品的意义在于引导中小学生感悟时代变迁和工业发展,满足中小学生熟悉时代社会变迁的需求,以时代专题探究为主线,通过阅读历史、智慧思考、开展工业革命、历史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时代意识和问题意识。

3.革命历史产品类

研学旅行的教学目的中指出了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娄底境内有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主要指曾国藩、蔡和森、罗盛教振翩学校等红色教育基地和双峰归古研学教育实践基地,这类资源满足于中小学生的学习革命历史的需求,可逐渐发展为革命历史产品。

革命历史产品的开发是青少年研学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革命历史研学旅行教育活动,例如举办老兵讲故事课程,让学生们体验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开展野炊活动,体验行军路上的艰辛;开展红色征文大赛,发挥新时代新青年的形象;对红色教育基地的事迹进行角色扮演呈现并发表个人感悟。这类产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深刻理解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努力学习。

4.文化艺术产品类

娄底市作为梅山文化的主要核心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这类资源主要指梅山文化、博物馆、非遗馆和非遗技艺,其可满足学生学习文化艺术需求,可逐渐发展为文化艺术产品,开发此类产品对传播民族文化艺术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需要进行深入的认识,并对其加以处理和归纳,获取传统文化的本质含义。例如梅山文化是中华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通过组建梅山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教育集体活动,开展搜集关于梅山文化历史起源与发展的课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开展非遗传承学习活动,通过观看、智慧思考、动手学习完成作品等,引导学生树立艺术鉴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人才基础。

5.科学探究产品类

娄底市的梅山龙宫、湄江风景区、波月洞和锡矿山等景区的地质地貌资源丰富,且娄底境内的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煤海”、“世界锑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体现了娄底市的地质地貌特征。这类资源满足了学生的科学探究需求,可逐渐发展成科学探究产品。

通过开展采集标本课程、地质检测课程,供中小学生发现科考基地地质、地貌的奥秘、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气候;开展用PH试纸去探究水资源污染情况的生物课程,监测水质的矿物质与杂质含量;利用开发科考探究产品供学生们丰富科考探究知识,提高科学课程实践能力,让其收获最为珍贵的学习成长体验;利用AR技术,便于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地质地貌的形成机理,引导树立学生科学实验,培养好奇心、数理化方面能力,这些地理和化学知识可供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利用现实的教学要素,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对地理化学知识的掌握。

6.素质拓展产品类

娄底市的乐行教育营地、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是娄底市首家专门用于青少年研学旅行及营地教育的独立营地场所,其设施和课程都将对标一线营地而建设的及研学旅行、营地教育、社会实践为一体的示范营地;双江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及为学生提供了素质拓展的场所。这类基地满足了学生的素质拓展需求,促进了素质拓展产品的形成。

于乐行教育营地、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可开展特色主题课程,例如开展“磁力创造力”课程,学生学习磁力的科学知识,以磁铁为载体,培养营员创造力;开展“神奇的GPS race”,学生利用指北针,学生识别地图,营员间团队分工;开展“碰撞思维火花”课程,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运用于生活之中。于双江青少年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学生分成各个队伍进行拓展活动,例如进行野炊活动、雷区取水、真人CS活动进行对攻战等,促进团队精神的提升。营地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是作为校内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是一种通过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让青少年在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中,深度探索自己、发现世界。

五、结论

本论文是以娄底市教育厅认定的研学旅行资源和基地作为实地调研基础,将现有的研学旅行资源和基地进行整合,构建了娄底市较为完整的研学旅行产品体系。但资源的归属模块按照该基地或资源的核心吸引力为划分标准,不能完全体现该研学资源的全面性;同时研学需求层次因学龄段而异,同一产品在研学产品课程深浅度未能在文中阐述。因此,研学课程及产品组合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建议及措施有待于后期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娄底市研学旅行
去研学
梁祝年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论 道
研学之旅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娄底市首届奇石文玩展览会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