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之亡,亡于善书者手也

2020-04-10陈传席

中国书画 2020年1期
关键词:陈洪绶袁崇焕明史

◇ 陈传席

[明]陈洪绶 杂画图册之人物 30.2cm×25.1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陈洪绶(1598—1652)的老师是毛文龙,这在他的《宝纶堂集》中有6次明确的记录,其中有《寄毛师》三首〔1〕、《送毛师入觐长亭口占》〔2〕、《寄毛师》〔3〕、《问毛师病》。这是陈洪绶明确称为师又赠诗较多的对象。而且陈洪绶对毛师也最崇敬,《寄毛师》中称之为“南方美人”“高山可观”。《问毛师病》诗:

先生少饭卧花风,却与高轩病不同。

应叹征输民力尽,边烽又报失辽东。

镇守辽东而失辽东的主帅正是毛文龙。《明史·袁崇焕传》记:“崇焕始受事,即欲诛毛文龙。文龙者,仁和人。以都司援朝鲜。逗留辽东,辽东失,自海道遁回,乘虚袭杀大清镇江守将……”这一年是崇祯元年,即公元1628年,陈洪绶31岁。

毛文龙是仁和人,仁和即今杭州市,距陈洪绶家乡诸暨不远。陈洪绶拜毛文龙为师,于情理不悖。陈洪绶《寄毛师》四言诗第二首有“四夷乱德,六师翱翔”,也可看出他的老师是一位镇守边关的统帅。在《寄毛师》七言绝句中,陈洪绶云:

师门久不问兴居,应怒儿童礼法疏。

已得苏门称学士,自宜淡薄坐吾庐。

陈洪绶在其师毛文龙前自称儿童,可见他比毛文龙小得多。毛文龙死于公元1629年(陈32岁),生年暂无考。据《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四记,熹宗天启元年(1621),毛文龙已是统帅。那时陈洪绶24岁,毛文龙身为统帅,总有40多岁吧。所以,从年龄上看,毛文龙为陈洪绶老师,也是没问题的。

毛文龙于崇祯二年(1629)五月被袁崇焕斩首而死。袁崇焕杀毛文龙一案,当时崇祯皇帝听说毛文龙被袁处死,十分惊骇。《明史·袁崇焕传》记:“帝骤闻,意殊骇,念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后来,袁崇焕又被崇祯皇帝杀死,“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天下冤之”。一时因同情袁崇焕,大多认为毛文龙该杀。近现代明史学者开始也认为毛文龙该杀,袁崇焕斩毛文龙是正确的,为国除一大害。但近来很多学者又认为,毛文龙有过也有功,他帅兵守辽东,打击清军,有败也有胜,是清军一大心患,杀毛文龙也是错误的。据《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所记,毛文龙守辽东,是一支劲旅,足以镇住清军内侵。毛文龙是不应该杀的,但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呢?

昭梿撰《啸亭杂录》卷十《毛文龙之杀》

记云:

袁崇焕之杀毛文龙,其事甚冤。世儒以崇焕后死可悯,故尔掩饰其过,至谓毛文龙果有谋判诸状,非深知当日之事也。文龙守皮岛多年,虽有冒饷、抗据诸状,然其兵马强盛,将士多出其门。本朝佟、张二将尽为彼害。使留之以拒大兵,不无少补。崇焕乃不计其大事,冒昧诛之,自失其助。遂使孔定南诸将阴怀二心,反为本朝所用,此明代亡国之大机。岂可因其后日之死,乃遂掩其过也。

或曰,毛文龙尝求陈眉公继儒作文,陈邀其重价,毛靳不与,陈深恨之,乃备告董文敏,言毛不法专擅诸状。董信之,崇焕为董门生,任辽抚时,尝往谒董,董以陈语告袁,袁故决意为之。

然则明代之亡,亡于善书者手也。

明代文人为人写文(祝寿文、悼文、颂文等)是收费的,毛文龙身为统帅,求陈继儒(眉公)写一篇文章,陈索价太高,毛不给,可能毛身上钱并不多,因此,说毛贪污冒饷等未必真。陈继儒索高价未得,便恨毛文龙。陈和董其昌(文敏)是好朋友,便在董前造谣讲了很多毛文龙的坏话,董其昌便信以为真。袁崇焕是董其昌的门生,去看望老师时,董便把毛文龙的“恶迹”告诉袁。袁那时就要杀毛。崇祯元年(1628),袁崇焕“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明史·袁崇焕传》)到了辽东,便借故把毛文龙杀了。

《啸亭杂录》作者昭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代善之后,嘉庆七年(1815)授散秩大臣,十年(1818)袭礼亲王爵,喜读史,好诗文。他记的文章都十分严肃可靠。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四记:

(崇祯元年)秋七月,起袁崇焕督师辽东。时朝议忧皮岛毛文龙难驭,大学士钱龙锡被命入都,过华亭征士陈继儒,继儒定策请诛文龙,龙锡颔之。至是,龙锡与崇焕言边事……崇焕曰:“可用用之,不可用杀之。此崇焕所优为也。”遂定计去……六月,督师袁崇焕诱杀平辽将军毛文龙于双岛。文龙,钱唐人……

陈继儒闻毛文龙被杀,高兴地写了一句话“拔一毛而利天下”。以是观之,是书法家陈继儒害了毛文龙。陈继儒向毛文龙索要高价润笔费,毛不给,陈便造谣诬告毛文龙,而袁崇焕又信以为真,杀了毛文龙。昭梿也认为,毛文龙“兵马强盛”“将士多出其门”“使留之以拒大兵(清兵),不无少补”。毛文龙被杀,袁“自失其助”,而且清军又增加了臂膀,毛的得力部将孔定南诸将便投清军,为清军效劳。

杀了毛文龙,在辽东挡住清朝大军的力量便涣散了,袁崇焕便失去了一条臂膀。崇祯皇帝对袁杀毛不满,毛的同党为了报仇,又极力促使崇祯皇帝杀袁。袁在,亦足以挡住清军;袁也被杀,袁的部将也率军投清,明朝从此无力抵挡清军。所以昭梿说:“此明代亡国之大机。”又云:“然则明代之亡,亡于善书者手也。”他的分析不无道理。

[明]董其昌 行书苏轼重九词 214cm×53.3cm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明]陈继儒 行书薛文清语 112.5cm×51.6cm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设想,如果陈继儒不讲毛文龙坏话,不“定策请诛毛文龙”,袁崇焕拜谒老师董其昌时,董不讲毛文龙坏话,反而劝袁以国事为重,团结镇守边关守将,共同抗清,袁也不会动念杀毛。袁自云:“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4〕实际上,袁一人足以挡住清军,“制全辽有余”,再加上毛文龙为之助,则明代江山将稳如金瓯。毛、袁二人一死,其抗清的力量反而投清,反而为清所用,明亡已成趋势。清朝一位哲人说:“诗文书画,国之四蠹。”书法家害国,此其一斑耳。

猜你喜欢

陈洪绶袁崇焕明史
袁崇焕:夸下的海口,用性命买单
模仿成不了真画家
民国学人改造《明史》的研究趋向及其动因
一生如莲
陈洪绶传记解读
崇祯皇帝与袁崇焕之间的死结
陈洪绶绘画的“四美”特征
袁崇焕的籍贯
袁崇焕之庙
论明史、明史研究及点校本《明史》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