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崇焕:夸下的海口,用性命买单

2022-08-01黄明桃源县委党史研究室

十几岁 2022年20期
关键词:袁崇焕辽东崇祯

文/黄明(桃源县委党史研究室)

武将的遗憾

作为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袁崇焕的军事天赋和功绩几乎得到了明清两朝的共同认可。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袁崇焕被处死之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他的肉。一代民族英雄,为何以悲剧收尾?

公元1629 年,大明边关狼烟四起,后金统帅皇太极亲自率领十余万大军攻打明朝,一夜之间攻破了长城上的数个关口。敌军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邻近京师(今北京)的遵化(今属河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己巳之变”。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很快就有传言:后金能如此快速打进北京城,是被当时山海关守将袁崇焕给“放”进来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流言出现?这还得从袁崇焕和崇祯第一次见面说起。

崇祯上台后,召见袁崇焕商议国家大事。当时崇祯问他:将你调任辽东督师,你有什么计划?袁崇焕回答:只要给我五年时间,我定能平定辽东,灭掉后金。崇祯大喜,表示无条件支持他。

平心而论,“五年平辽”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袁崇焕向崇祯夸下了海口,然后就去上任了。结果没过几个月,他就发现五年之内平定辽东根本不可能。但是军令状已经立下了,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若是促成皇帝和后金达成协议,双方和平相处,“五年平辽”的计划不就自动作废了吗?

袁崇焕偷偷和后金搞和谈。可这事,皇帝要是不同意,一切都是白费功夫。袁崇焕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极端的办法:引狼入室,把后金引到北京城,逼着崇祯签下“城下之盟”。

这套“阴谋论”就是大家对袁崇焕真正的怀疑。

在皇太极率领后金铁骑打过来之后,袁崇焕的所作所为也印证了大家对他的怀疑。后金尚未抵达北京,崇祯就紧急调军,由袁崇焕统一指挥。袁崇焕集结大军镇守冀州。冀州是后金必经之路,袁崇焕信誓旦旦:绝不让后金军队越过冀州一步。结果,第二天袁崇焕就解散了各路勤王的兵马,只留下本部防守。后金的部队居然一箭不发,就越过了袁崇焕防守的冀州城,大摇大摆地向着京师进军了。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是在当时,这件事情成为了袁崇焕通敌的“铁证”。

当时明朝的大多数官员,并没有怀疑袁崇焕要通敌叛变,更没有怀疑他要造反,而是怀疑他逼着崇祯与后金和谈,来达到自己“五年平辽”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崇祯从一开始那么信任袁崇焕,到最后恨他恨得咬牙切齿的原因。他认为袁崇焕在要挟自己。

自从明成祖朱棣将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之后,“天子守国门”,对北方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此后,外族人打到北京,其实只有两次,一次是“土木堡之变”,另外一次就是嘉靖年间的“庚戌之变”。己巳之变,这是第三次。当时极力为袁崇焕辩护的大臣,也认为袁崇焕该杀,只是杀袁崇焕可以,但要以军事失误的罪名来杀他,而不是以谋逆的罪名来杀他。

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很复杂的。说一个人百分百的冤枉,或者百分百的不冤枉,都不真实。袁崇焕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人。在主观上,他当然是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但是话说得很大,又很满,骑虎难下,最终酿成了悲剧。

素材赏析

读到这段历史,我感觉袁崇焕和崇祯很像,他们都不甘心,都想要挣扎,但是有时都过于自信,过于自以为是,最后都走向了悲剧。

袁崇焕死后十四年,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用一条白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支离破碎的大明王朝也走到了尽头。

猜你喜欢

袁崇焕辽东崇祯
争议袁崇焕:390年来是非功罪
崇祯皇帝与袁崇焕之间的死结
曲麻菜
心向辽东
蝉诉
袁崇焕的籍贯
袁崇焕之庙
明末的中枢决策与权力格局演进:以崇祯帝“改票”为视角
“箕子东适”考辨
“有君无臣”论:明清之际崇祯君臣的历史评价与君臣观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