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孔家庙植物景观研究

2020-04-09吴妙薇张建国张明如

关键词:家庙孔府孔庙

吴妙薇,张建国,张明如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孔庙也称孔子庙、夫子庙、文庙,孔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也是传扬教育的场所,孔庙的兴建在我国历史悠久,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清朝时,我国各地就有大小孔庙2000 多座[1]。孔庙按规制性质等可分为三类,其中各地孔庙多为学庙,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是国庙,而浙江衢州南孔家庙与北宗曲阜孔庙,则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孔子家庙[2]。孔庙园林不仅是寺庙园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现代园林的范畴上也是一种纪念性园林,其植物景观具有独特风格[3]。以衢州南孔家庙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场地选址和历史演变等,对其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其植物空间格局,意境营造,历史文化寓意等方面的特殊性,为孔庙园林的保护和植物景观的更新提供借鉴支持。

1 南孔家庙概况

南孔家庙,又名孔氏南宗家庙,位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居老城区的中心位置,与衢州博物馆相邻,对面为衢州府山公园和孔子文化公园。正对衢州市中心峥嵘山,园内草木葱郁,风景秀丽,有钟灵塔、环映榭、莲花池等诸景。家庙内部柏木参天,殿宇恢宏[4]。衢州地处浙西,钱塘江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1′~119°20′,北纬28°14′~29°3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在16.3~17.3℃。1 月均温4.5~5.3 ℃,7 月均温27.6~29.2 ℃。无霜期251~261 d[5]。温润适宜的气候,为植被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孔家庙始建于南宋建炎年间,历经三迁三建。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孔子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负孔子夫妇楷木像随高宗南渡至浙江衢州,驻跸杭州的高宗皇帝将衢州州学赐予孔端友暂作家庙,自此衢州便成了孔氏大宗的第二故乡,孔氏家族分为南北两宗,孔庙亦分为南北两庙[6]。

据《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志》记载,孔氏居衢一百余年后,南宋宝祐元年(1253 年),经衢州知州上奏申请,宋廷批准正式建立南宗家庙,并历时一年,于城东菱湖芙蓉堤东侧原浮屠氏遗址正式建成南孔庙。元破宋后,南孔庙再度被毁,直至明正德年间,明武宗册封孔子第59 世孙孔彦绳为翰林院五经博士,恢复世袭的南宗爵位,南孔家庙得以再度恢复(即今日现存的衢州南孔家庙)[7]。

现存家庙规模结构参照宋制,近五个世纪以来,屡经修葺,新中国成立后就经两度修缮。现今的家庙占地1.4 万m2,主要分为:家庙、孔府、孔园三部分(图2)。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呈纵长形,家庙纵向以东、中、西3 条轴线布局。东轴线有孔塾、崇圣祠、圣泽楼等建筑。中轴线为家庙的主体,主要有大成门、佾台、大成殿、东西庑等建筑。西轴线有五支祠、袭封祠、六代公爵祠、思鲁阁等建筑。西轴线稍西为世袭博士署,即孔府的奉祀官府。其中,西轴线上的思鲁阁为孔氏南宗特有[8]。

图1 南孔家庙现状平面图Fig.1 Plan of the Southern Confucian Temple

图2 南孔家庙分区示意图Fig.2 Schematic Partition of the Southern Confucian Temple

2 研究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法,对衢州南孔家庙进行实地拍摄、观察和识别,逐一记录其中文名称、所处位置、植物类型、应用形式、配置频次、生长状况和主要观赏性状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孔家庙植物景观的空间序列

3.1.1 孔庙

(1)由大门经大成门至大成殿 自孔庙正门进入,至大成门前,为第一进院落。院中6 棵古银杏(Ginkgo biloba)据传为明代所植,原为8 棵,在文革中不幸被毁2 棵,经历风霜,余下的古银杏树干已覆满青苔,古木参天,红墙庙宇,更显庄严肃穆。大成门东西两侧分别为家塾、恩官祠院落与五支祠院落。恩官祠主要祭祀历代有功于孔氏的官员,五支祠为祀孔氏五支之祖而设。两侧院落空间较小,选用植物品种较少,植物配置形式也较为简单,多选择桂、银杏等对植于堂前,绿篱围合草坪,道路通达呈规则式。

由大成门经甬道步入大成殿,殿前院落即孔庙主院,甬道两侧列植侧柏(Cupressus funebris),地被配以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及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颇具幽寂沉静的意境。4 棵对植古柏,至今已历400 余年风雨,仍虬劲苍翠,巍然挺立。大成殿两侧的东西庑分别陈列六位孔氏先祖雕像及孔氏家族南渡图片展。东西庑两侧分别为崇圣祠(也称五王祠)院落与袭封祠,六代公爵祠院落。崇圣祠主要祭祀圣祖孔子之五世祖,袭封祠与六代公爵祠则分别为祭祀五经博士孔彦绳与孔端友后六代衍圣公而设。两侧院落稍小,主要选择堂前对植小乔木搭配盆景,植物景观简洁精致。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殿前和殿中,分别悬挂着康熙、雍正皇帝题写的匾额“生民未有”、“万世师表”。殿中供奉孔子及孔鲤、孔伋像[9]。自第一进院落到大成殿前主院,空间感受由开敞到甬道的规则收束,加之大成殿前佾台与台阶的抬升,大殿在柏木掩映间需仰视,使人不禁生出敬意。

(2)圣泽楼与思鲁阁 大成殿东西两侧分别为圣泽楼和思鲁阁。据《南宗家庙志》载:“圣泽楼,原名御书楼,作陈放朝廷谕文、诏书、赏赐物品之用。”[10]主体圣泽楼为二层硬山式建筑,楼前由两个围合的草坪空间分隔主路,草坪内于楼前左右两侧对植一对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与大殿相邻的一侧为高大的芭蕉(Musa basjoo)、几丛舒朗的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红墙朱楼之下,芭蕉听雨,青竹掩映,颇有一番意趣。另一侧为几棵侧柏、含笑(Michelia figo),配以大丛的滴水观音(Alocasia macrorrhiza)、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旱伞草(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草坪中散植几株月季(Rosa chinensis)。总体空间为半开敞,稍舒朗开阔,与主殿前空间相比秩序感稍弱,多了自然韵味。

大成殿西侧思鲁阁为南孔家庙特有建筑,建筑结构较特别,为三开间二层单檐建筑,二坡顶硬山式结构,前檐上下层皆有廊庑。主要供奉孔子夫妇楷木像及唐朝吴道子所绘孔子画像,“思鲁”则寓意不忘故土[11]。院落空间布局与植物选择与圣泽楼大致一致,地被主要为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与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绿意葱茏。但院落两侧围合,空间相对稍小,空间感受稍局促。

3.1.2 孔府

孔府为多重多进院落,大门前照壁,刻《礼运·大同篇》全文。大门两侧旁,挂着清代名儒纪晓岚书写的楹联[12]。由大门进入依次为:孔府、大堂、花厅、内宅共4 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为自大门照壁至孔府。院落绿化较为规整,主路东西通达,路缘使用瓜子黄杨(Buxus sinica)绿篱圈围,堂前对植两株枸骨(Ilex cornuta)修成球形,有较强的秩序感和韵律感。经孔府至孔府大堂,堂内设“泗淛同源”牌匾(“淛”为“浙”的古体字。“泗”即曲阜泗水)寓意孔氏南北宗同根同源[13]。该区种植了较多的乔木:银杏、桂花、朴树(Celtis sinensis)、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等,树姿挺拔,兼具叶、花、果等各种观赏价值。此外,紫藤(Wisteria sinensis)与葡萄(Vitis vinifera)的栽植增添了田园生活气息。

大堂与花厅为第三重院落,院落空间与袭封祠及六代公爵祠各院落通达,内堂花厅乃孔府宴客和家人团聚之所[14]。内堂植枫杨,桂、芭蕉,含笑等,桂花多对植于堂前。孔府内宅天井庭院为第四重空间,内宅院落稍封闭,院落中央设一四方莲池,时值仲秋,荷莲(Nelumbo nucifera)已枯,仍余疏落枝干,几尾锦鲤游弋其间,颇有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意境,却不显萧索。内堂多盆栽,植物类型多样,有梅(Armeniaca mume)、山茶(Camellia japonica)、兰花(Cymbidiumssp)盆栽,以及石榴(Punica granatum)、银杏、榔榆(Ulmus parvifolia)、柞木(Xylosma racemosum)、杏(Armeniaca vulgaris)等盆景,姿态各异,精巧雅致。

3.1.3 孔园

自孔府后门入孔府后花园,园内空间较为疏朗,以水池为中心,花木葱郁,石桥流水,水榭亭阁,楼台望柱,一派江南山水景象。围墙外植高大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在视觉上有围合,也一定程度阻滞了噪音干扰。园内建筑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有:一楼、一榭、一半亭、一六角亭、一四角亭、一曲折游廊、一曲面扇亭。园中央自然水池开阔,水边驳岸湖石假山与亭台楼榭,花木秀美相得益彰。园中主路大致呈“人”字形,自花园入口,一侧通往水边有朋堂,一侧绕池通往池边的水榭与亭台游廊,另有一支路通往东北角扇亭。单面游廊自孔府后宅起,连接有朋堂与西北面四角亭,大致呈南北向的反“L”形,环绕水池。有朋堂后院堆叠湖石假山,配植大片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深秋时节,花开酡红,白墙青瓦映衬,颇有江南秀婉之气。

园内空间较开敞,广植乔木,或于亭阁两侧,或于墙边路缘,或于水边桥头,垂柳(Salix babylonic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丹桂香泡(Citrus medica)、柿子(Diospyros kaki)枇杷、桑(Morus alba)竹桃(Amygdalus persica)李(Prunus cerasifera),种类繁多,繁盛荫浓。亭廊墙隅,假山石桥,楼阁飞檐,或覆地锦(Euphorbia humifusa)紫藤,或有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扶摇直上,生机盎然。园中不仅有梅兰竹菊的文雅之气,池塘中自在的游鱼鸭凫,枝头宛转的鸟鸣声声,池中木舟,假山间碓房,扇亭一角的农用风车,游廊梁上的龙骨水车,目之所及,无一不重现了江南农耕遗风[15]。

3.2 南孔家庙植物景观特点

3.2.1 植物种类 南孔家庙种植植物96 种,其中乔木33 种,灌木14 种,藤本植物8 种,竹类植物4种,盆栽盆景植物15 种,草本地被植物22 种。乔灌比约为5:2。观花植物40 种,占总植物种数的41.7%;观叶植物62 种,占总植物种数的64.6%;观果植物18 种,占总植物种数的18.8%。此外,彩叶植物13 种,占总植物种数的13.5%,约占观叶植物种数的21%。由此可见,南孔家庙植物以观叶为主,其次为观花植物,观果植物与彩叶植物相对较少。

同时对乔灌木及地被植物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观赏特性、花果期、花色等,并统计其应用频度,根据其在各院落中的配置频次,按在不同院落出现的次数,分别按一次、二次、三次、五次及以上,区分一至五级,可得表1 如下。

表1 南孔家庙乔灌地被植物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the Southern Confucian Temple

3.2.2 配置特点与空间特征 南孔家庙大致可分为家庙、孔府、孔园三部分空间。使用的植物配置手法多样,但在不同的分区呈现出统一性和区块特色。孔庙区块常绿树种与长寿树种较多,侧重表现肃穆的氛围。并多选择列植、对植,在殿宇堂前,甬道两侧列植古木,具有一定引导性,同时也可表现出庙宇的庄严和秩序感。庭院则主要选择了芭蕉,竹等植物,点缀墙隅等位置,缓和硬朗的线条感,中和偏深重的建筑色调。孔府植物配置以规则式为主,多使用绿篱分隔区域,但植物景观总体生活气息更浓郁,植物品种更丰富,并使用了较多藤本进行立面绿化,空间开合多变,逐步由规整秩序转向自然。乔木种植不注重轴线对称,植朴树、枫杨等高大乔木,清凉遮阴且树冠大、分枝点高,不显郁塞。孔府各厅阁堂前多植桂,并选择葡萄藤架,紫藤、地锦等,丰富立面空间。葡萄寓意多子多福,孔府为历代孔子嫡长孙奉祀官府,也有祈愿人丁兴旺之意。孔府内堂院落空间偏小,使用了较多的盆栽盆景,如石榴、梅等,雅致有趣。孔园总体空间较开阔舒朗,植物配置自然,乔灌木搭配丰富,使用较多色叶树种丰富景观层次,植桑柳、枇杷、香椽等,下设围篱散植草花,景观色彩更丰富,基调更为轻松活泼,休闲主题更突出,呈现一派恬淡闲适的自然田园风光。

表2 南孔家庙植物配置状况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plant disposition in the Southern Confucian Temple

3.2.3 植物寓意 孔子常以树木植物之美比德,以树木的品格启示君子的道德操守。孔庙主体的植物景观较简洁有序,色调沉稳,其中不乏一些文化寓意深刻的植物。

表3 南孔家庙植物寓意表Table 3 Plant implication in the Southern Confucian Temple

4 结论与讨论

衢州南孔家庙作为孔氏大宗的第二集居地的宗祠,地位崇高,历史悠久。与峥嵘山遥遥相对,风景秀丽。其内部布局严谨,秩序井然,植物种类丰富,空间过渡自然。各分区功能明确,园内三分区景观各有特点,在植物选择和空间营造上不仅注重体现孔儒文化及对故土的追思之情,在孔府孔园中,其现代公共园林的功能与休闲主题更突出。南孔家庙作为与曲阜相对应的南宗家庙,植物选择方面有其独特风格。如:曲阜孔庙植物选择多以柏木等常绿树种为主,据统计曲阜孔庙共有树木1800 余株,其中柏树占树木总数的66.8%[25]。而衢州南孔家庙则多选用桂,其次为柏木、银杏、香樟等,这与南孔家庙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庭院空间的局限也有一定关系。同理,地方孔庙植物选择上也品种较多,地域差异较大,云南孔庙中还常常栽植山茶、榕树等[26]。此外,孔庙植物选择注重植物寓意,强调“君子比德”的思想,除传统植物外,还栽植松、柏、槐、银杏等长寿树种,这在南孔家庙的植物景观中均有所体现。且南孔家庙的出现使得江南书院兴起,耕读传家之风日盛,这在植物景观上也有所表现,如:孔府孔园中葡萄、枇杷、柿子、香橼等观果植物的应用,以及各种农用器具的陈设,既丰富了景观也增加了农家趣味。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如: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仍需进一步加强,原存大成门前的8 棵古银杏现仅存6 棵;特色植物景观较分散,植物搭配不够合理,孔府堂前葡萄架旁散植桂花幼苗,虽可能为育苗之用,但景观效果不协调;孔园中多藤本植物,但靠近游廊墙隅部分生长过于茂盛,几乎与乔木相接,使得空间上过于郁闭,同时影响游人视线与观赏效果,应加强修剪和管理;孔园与孔府和孔庙风格上差异较大,兼有休闲公共园林的特性,空间也相对较大,但其园中植物配置稍显散乱,观花树种较少,落叶树种偏多,秋冬季略显萧索,景观丰富度有待提升,可栽植杏、玉兰、紫薇等孔庙传统观花植物,增添常绿树种;此外对植物的科普介绍几乎没有,南孔家庙中存有较多别具特色寓意深刻的植物,在孔园花圃中还见栽植许多药用植物,但缺乏科普介绍,应加以挖掘,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家庙孔府孔庙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郑大夫家庙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
孔府名肴——“带子上朝”
孔府宴大件——神仙鸭子
孔府的年节楹联
荒家庙
鲜为人知的满族家庙兴庆寺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