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境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五种途径
2020-04-08赵良
赵良
【摘 要】本文基于情境教学法的特点与优势,论述运用情境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做法,即创设问题情境、直观情境、实践情境、生活情境、互动情境五种途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政治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高中政治 高效课堂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8-0118-0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政治课堂中,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政治课堂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动力,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发现政治学科的魅力、加强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进而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当在认可情境教学法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参照,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有效地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达到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探究兴趣
质疑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开端,也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的动力;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导火索”,能够让学生沿着问题指向,对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解读。因此,教师应当将激活学生的政治思维放在课堂的关键位置,围绕政治课本上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打造课堂上的探究情境,调动学生对政治知识进行深度分析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解答的过程中完成对政治知识的有效建构。
例如,在高中政治《我国的经济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先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了变化,同时催生新的发展理念”这一内容,向学生提出“新发展理念‘新在哪些地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具有什么要求”等问题,让学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产生好奇心,进而主动地学习。随后,为了让学生对我国的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教师再为学生设计问题:“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指什么呢?”“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当如何做呢?”“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诸如此类问题,促使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对我国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设计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基于此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
教师根据政治教材上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萌生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从而在逐步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直观情境,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化和网络化是当前社会的主要发展潮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在教育界,信息技术的介入改变了知识的传统呈现方式,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在声音、图片和视频的介入下,变得活灵活现,从而在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能够达成对抽象政治知识的可视化处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探究,从而不断地提升政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學高中政治《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展示《易经》等图书上的文字材料,向学生介绍“文化”一词的概念,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奠定基础。随后,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黄河”“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自然景观是否可以看作是文化呢?”,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识别能力。紧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片,让学生在灵活多变、内容丰富的视频中,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借助视频中展示的陶瓷和书籍,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载体的内涵,理解文化载体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湖南衡阳:文化决策惠民生”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在浏览新闻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文化的功能。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能够有效变换学生理解政治知识的方式,降低政治知识的理解难度,便于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之处,从而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创设实践情境,增强学生识记质量
“知行合一”思想是教师开展政治教学的支撑性思想,“知行合一”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政治课程的开设目的,不只是要学生理解基础政治理论,还要让学生形成关心政治、参与政治生活的习惯并强化公共参与意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通过模拟真实的政治场景,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高中政治《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情境,在课堂上先为学生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方式和任职时间、权利”等内容,让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有一个基本认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引导学生模拟选出“人大代表”,让学生基于实践的方式,对人大代表的选举形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接着,教师组织被选举出的“人大代表”模拟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让学生针对班级管理等问题进行讨论并生成讨论的结果,使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流程,逐步完成知识的内化。
教师创设实践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深入理解政治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行合一”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创设生活情境,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政治体系。纯粹的政治知识往往很抽象,教师单纯地以课本为载体为学生讲解政治知识,会无形之中拉大学生与政治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陌生感。教师为学生引入实际生活元素,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出发,增强对政治知识的熟悉感,从而在将政治知识与生活情境的对应中,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高中政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时,为了降低学生对“集体经济”等政治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讲述如下内容:有一个街道办的食品厂,一直不太景气,后来实施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将企业员工升级为投资者,食品厂进行重大决策时,由员工通过股东大会进行批准,这样职工的收入与自己的劳动产生直接的联系,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食品厂也越来越红火。随后,结合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教师为学生提出“这家食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这家食品厂的企业性质具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引导学生从政治知识角度出发寻找对应的理论,将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关联,进而提高对集体经济等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师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政治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有效削减学生对政治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在运用政治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
五、创设互动情境,增进学生彼此交流
“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提出,使得教師愈发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开始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突出学生的本位性,帮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解读和分析。而合作活动的引入,无疑为彰显学生的本位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借助合作活动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互动情境,引导学生在集中集体智慧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政治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避免分组不均,造成互动情境的无效创设。
例如,在高中政治《法治中国建设》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合作活动创设互动情境,加强学生对“政府职能”“法治政府”等概念的理解。首先,为学生介绍 2019 年 5 月 22 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文件提出的每两年开展一次示范区评选活动的内容;其次,教师为学生提出“如果想要评选为法治政府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为什么要进行法治政府的建设呢”等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政治素养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的政治素养,并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向同伴阐述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增强对法治政府的特点、政府职能等知识的理解。
教师创设互动情境,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能够为学生互动创造机会,促使学生加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进而在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中完成对政治知识的深度学习。
总而言之,运用情境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当掌握情境创设的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高中政治课程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郑志东.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2).
[2]郝丽萍.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9(27).
[3]欧阳煜.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1).
【作者简介】赵 良(1972— ),汉族,籍贯广西北流,本科,法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政治学科A类人才,现就职于玉林北流市第九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