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分析

2020-04-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稳定型氯吡格雷

郝 月

(铁岭市中心医院药学部,辽宁 铁岭 112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内科疾病,由于冠状动脉收缩狭窄以及血管病变等因素引发胸部产生放射性疼痛以及呼吸困难等表现[1]。患者会不定时的产生疼痛,疼痛时间可达半小时,一些患者夜间疼痛强度高于白天。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占2%~4%,其中糖尿病占50%左右,糖尿病会使冠心病患者致死率与发病率明显增加。致死性心血管事件中有4/5出现于糖尿病患者中,因此,临床需加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及早诊断与治疗[2]。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治疗,但单独用药的治疗效果不佳,多数研究研究显示:联合用药可使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较强[3]。为了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研究选取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都来自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全部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将近期有手术史、存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史以及对研究药物有禁忌证患者等充分排除。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比组49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小43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年龄(53.76±2.45)岁;糖尿病最短病程0.5年,最长病程9年,平均病程(3.16±0.46)年。试验组49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44岁,年龄最大74岁,平均年龄(53.96±2.63)岁;糖尿病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8年,平均病程(3.25±0.54)年。两组患者在病程等基本资料上的对比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全部患者都接受硝酸酯类药物、降糖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基于此,对比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2.1 氯吡格雷:选择75 mg氯吡格雷(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口服治疗,每天1次,持续治疗30 d。

1.2.2 阿司匹林:选择100 mg阿司匹林(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治疗,每天一次,持续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 d后与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4]: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超过80%,或者硝酸酯用量减少超过80%,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恢复到正常水平表示显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50%~79%,或者硝酸酯用量减少50%~79%,心电图明显改善,ST段回升超过0.5 mm或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得到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不足49%,或者硝酸酯用量减少不足49%,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没有变化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资料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如血小板聚集率等表示用(±s),用t予以检验,计数资料如总有效率等表示用%,用χ2予以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73.47%,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1.8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分析患者7 d后与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7 d后与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比基线水平显著降低,试验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7 d后与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7 d后与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比较(±s,%)

2.3 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试验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产生轻微的腹痛与呕吐,没有进行处理后都自行缓解。对比组没有产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冠心病急性心脏事件,也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环节。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通常会伴随糖尿病,而糖尿病会使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病死率明显提高。因此,临床需加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半年糖尿病的及时治疗[5]。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对血小板聚集有抵抗效果;对血小板的环氧化酶有抑制作用,使其活化部分产生乙酰化表现,防止血小板花生四烯酸衍转变成血栓素A2,进而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效果,对血管收缩有阻止作用,使血管受损程度明显减轻,使血栓的出现显著减少[6]。所以,阿司匹林在头痛发热以及风湿病等疾病的治疗中较适用,还可防治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以及脑血栓等。国外有研究表明: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并没有提高,但会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氯吡格雷属于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也是一种ADP受体阻滞剂,可将ADP和其受体结合有效阻断,对血小板聚集有选择性的抑制,避免由于ADP引发的血小板活化增强,防止血栓的出现。两种药物联合,可使药效叠加,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使心肌梗死事件的再次出现明显较少,避免冠状动脉再次堵塞,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病死率有效降低[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73.47%,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1.84%;两组患者治疗7 d后与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比基线水平显著降低,试验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患 者都没有产生暗中的不良反应,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使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使心血管疾病的出现明显减少。

猜你喜欢

稳定型氯吡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