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20-04-08宋云亭赵卓诚
宋云亭 赵卓诚
(1 东港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 东港 118300;2 丹东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
近年,肺癌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非小细胞肺癌占各种肺癌总数约80%。以往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可将病变清除,但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随着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在NSCLC 治疗中不断开展,取得手术疗效的同时,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创伤[1]。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 NSCLC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标准:经影像、病理确诊为NSCLC;且无其他恶性肿瘤及合并重要脏器慢性疾病者;且预计生存期 >6个月者。观察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4岁;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5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对比,P>0.05,可开展此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呈侧卧位,麻醉后,在4~5肋间做一长约10 cm的切口,将背阔肌完整保留,之后沿前锯肌肌纤维方向做分离前锯肌处理,利用肋骨牵引器将肋骨打开,使病变组织充分暴露出来,切除病变组织之后,要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常规留置引流管,做好止血与切口缝合处理。
1.2.2 观察组:患者呈侧卧位,麻醉后,一侧保持肺通气,在患侧6~7肋间和腋中线交界处做一长约2 cm的切口,此口为手术观察孔,置入胸腔镜,对肿瘤情况进行探查及了解,包括肿瘤大小、位置、淋巴结等,并观察周围组织,确定其是否存在胸膜转移情况。在同侧腋前线第4肋间取一操作孔,大小以3 cm为宜,放置胸腔镜开始手术:游离肺动、静脉血管,分离胸腔粘连的组织,之后将肺叶支气管与动静脉闭合,利用电钩与超声刀对病变肺叶进行切除处理,并将切除的病变组织从主操作孔取出体外,最后对肺门、纵膈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术后置引流管,止血后移出胸腔镜,关闭切口。两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营养支持)。出院后,两组患者随访3年,随诊4个月1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置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个两组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
1.4 数据统计: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为工具,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价值。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置留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肺功能指标对比:术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个月,观察组MVV、FEV1和FVC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比较()
表2 两组肺功能比较()
3 讨 论
随着环境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肺癌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NSCLC治疗方式为切除患侧肺叶,系统淋巴结清扫[2]。传统开胸手术是以往常用的术式,但该方式缺点在于:切口大,创伤大,且手术相关并发症较多,会影响术后机体康复,增加患者痛苦,越来越不被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属于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其优势在于: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临床中也取得较好的疗效[3]。
本研究表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高,其原因在于微创手术切口较小,不用切断肋骨,患者早期可下床锻炼,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这说明胸腔镜手术对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较小,而在传统开胸手术中,需进行撑开肋骨、切断胸壁肌肉等操作,易损伤神经,影响肺功能。而胸腔镜光源充分,可使视野更为清晰,术中未切断胸壁肌肉及撑开肋骨,仅牵拉皮肤和肌层,减少破坏胸腔壁,避免损伤呼吸肌,保护肺功能[4]。从而提高术后的生存率,降低手术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应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NSCLC,对减小机体的创伤、改善肺功能均有重要帮助,并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接受度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