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20-04-08汤泓
汤 泓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检验科,辽宁 丹东 118000)
在临床当中感染性疾病属于常见病变,主要包括支原体,病毒和细菌等病原菌,临床上在判断机体细菌感染症状时最常应用血常规检验方式,但是诊断结果准确率误差大[1]。随着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高敏C反应蛋白在确诊机体炎性反应当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广泛应用在临床检验当中。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现将此次研究报道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120例细菌感染学疾病患者,其中男性96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13岁,平均年龄为(6.85±5.1)岁。本组患者感染疾病类型包括泌尿系感染,肺炎,脑膜炎以及肠炎等。
1.2 方法: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及时采集血液样本,采集2ml静脉血于抗凝管当中,充分摇匀后备用。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实施血常规检测;使用自动分析仪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应用设备配套试剂和校准品。
1.3 指标判断标准。血常规阳性标准:白细胞计数>10×109/L;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标准: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3 mg/L。
1.4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患者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联合检验结果:对比分析检验结果,共有85例患者联合检测呈阳性,35例患者呈阴性。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70.83%。见表1。
表1 联合检验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
2.2 高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本组患者经过高敏C反应蛋白之后,有64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56例患者检测阴性,诊断符合率为53.33%。
2.3 血常规检测结果:本组患者经过血常规检验检验之后,有71例患者白细胞检测阳性,49例患者检测阴性,诊断符合率为50.71%。
2.4 对比分析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符合率:对比高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结果和诊断符合率联合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小儿由于机体功能发育不全,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极易患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在肠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是肝脏合成。C反应蛋白主要是由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基因等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机体C反应蛋白含量较低,在发生损伤或者感染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使机体合成C反应蛋白含量,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患者机体损伤程度越高,C反应蛋白峰值就越高。临床上测量血清C反应蛋白时具有较低的灵敏度,并且无法准确反映出早期感染情况[2]。高敏C反应蛋白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范围处于0.5mg/L至200之间,并且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脂质类物质不会对其造成感染,能够作为感染病变的有效指标。血常规检验属于临床长期应用鉴别机体感染的检查方式,主要是对体内白细胞数量和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准确性较低,并且检测结果会受到较多因素感染,所以具有较高的误差率。
此次研究主要是对患者实施血常规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单一检测方法和联合检测方法,血常规诊断符合率为50.71%,高敏C反应蛋白诊断符合率为53.33%,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为70.83%,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方式,P<0.05。按照相关学者[3]的检测报告显示,采用高敏C反应蛋白检出率65%,由于可能存在样本差异性,导致此次检测结果表现为53.33%。
在儿科病例当中,感染率较高的是新生儿,尤其表现在早产儿,其败血症发生率在0.6%左右,并且病死率为33%。由于新生儿肝细胞和免疫功能不全,因此在受到感染之后,相比于成年人来说,新生儿免疫应答反应迟钝,也会发生C反应蛋白浓度下降,此时如果使用血常规检测或者C反应蛋白检测会提示阴性结果,出现误诊情况。然而高敏C反应蛋白能够对极微小的变化做出反应,提示机体存在的感染性病变。然而,高敏C反应蛋白却无法对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表现出较高的变化程度,因此需要联合血常规检测才能够确诊疾病感染类型。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