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新发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2020-04-08沈鸿程杜雨华吴桂锋雷宇李铁钢刘健雄

中国防痨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涂阳结核病广州市

沈鸿程 杜雨华 吴桂锋 雷宇 李铁钢 刘健雄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1]报告显示,我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估算2018年我国结核病发病率为61/1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约为86.6万例,约占全球的9%。广州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枢纽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人口众多、对外交流频繁。而近年来,广东省每年报告肺结核发病患者均超过7万例,位居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例数的第二位[2-3]。为此,笔者对2008—2018年广州市新发肺结核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资料和方法

1.资料来源: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搜集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分布、病原学分类等资料,共计144 473例。2008—2018年广州市各年度及各区常住人口信息来源于广州统计年鉴。

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新发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变化情况,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2.性别分布: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中,男100 003 例(69.22%),女44 470例(30.78%),男∶女=2.25∶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5.65/10万,年均递减率为7.56%;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3.04/10万,年均递减率为7.38%;男女性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999.59,P<0.05),见表1。

3.病原学分类: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中,各年度涂阳患者数均少于非涂阳患者。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41.31/10万下降至2018年的23.14/10万,见表2。

4.年龄分布: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各年龄组中,0~岁组构成比在各年度均为最低;15~岁组、25~岁组、55~岁组、65~岁组构成比从2008年开始逐渐上升;2008—2018年各年龄组中25~岁组报告新发患者例数最多,占23.88%(34 505/144 473); 55~岁组、65~岁组及≥75岁组报告新发患者之和约占全部的40%左右。具体见表3。

5.职业分布: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中,家政、家务及待业者构成比最高,占23.82%,其次是农民(14.01%),见表4。

表1 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不同性别及总体的发病情况

表2 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新发肺结核涂阳与非涂阳患者发病情况

表3 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不同年龄组各年度构成情况 [例(构成比,%)]

6.地区分布:2008—2018年广州市各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为花都区,年均递减率为65.89%。各区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比较显示,花都区(139.68/10万)、越秀区(110.95/10万)、增城区(110.56/10万)、白云区(101.01/10万)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100.14/10万);南沙区(77.33/10万)、黄埔区(83.90/10万)、从化区(85.77/10万)、荔湾区(91.79/10万)、天河区(94.21/10万)、海珠区(94.35/10万)、番禺区(97.94/10万)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

表4 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的职业分布情况

讨 论

本次调查显示,近年来广州市在常住人口数逐年增多的情况下,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数逐年减少,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下降趋势较为明显。这与广州市肺结核防控策略相关。2006年广州市开始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防治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分工合作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近年来积极落实《“十二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内容,包括提高医疗机构报病质量、规范定点医院临床治疗、提升社区患者随访管理质量、预防学校肺结核疫情发生等措施。

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肺结核年均发病率高于同期北京市[4]、上海市[5]、新疆奎屯市[6]等地,低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同时高于同属珠三角地区的深圳市[8]、东莞市[9]等地;涂阳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黑龙江省[10]和广东省平均水平[11]。广州市报告肺结核发病率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相关研究显示广州市属于涂阳肺结核的高发区域[11],涂阳肺结核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加上广州市人口规模大、开放程度高,肺结核防控形势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结果显示,2008—2018年广州市涂阳肺结核例数均少于非涂阳肺结核,这与痰涂片阳性检出率较低有关;近年来随着分子诊断学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12]。

2008—2018年广州市报告新发肺结核总体集中在青壮年人群,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患者和社会的疾病负担及经济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群占比较高,与世界卫生组织[1]发布的疫情趋势相符,提示可能存在老年人群肺结核就诊延迟与诊断延迟现象。老年人群基础疾病多、机体免疫力低下,是肺结核发病的高危人群,加之该群体肺结核症状不典型、不易被发现、容易被误诊,因此,需要通过症状监测、转诊、多学科会诊等多种手段提高其早期发现率,以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等不良结局事件。

本次研究发现,2008—2018年广州市男性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13]一致。可能与男性社会活动范围大,吸烟、饮酒比例较高等有关。职业分布中,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比最高,与国内相关报道稍有不同。例如,上海市离退休人员占比最多[5],与上海市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有关;深圳市工人占比最多[8],与深圳市流动人口众多密切相关。这对于广州市的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了借鉴,广州市同样面临老龄化、流动人口多的现状。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大多数无固定职业、流动打工,加上对结核病认识和重视不足、没有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较低,造成感染的概率增大,加大了就诊和治疗的难度[14]。因此,应加强针对以上人群的肺结核发现力度,严格执行国家肺结核免费诊疗政策和服务要求。2019年,广州市开始将结核病纳入门诊特殊病政策,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肺结核患者诊疗服务。此外,学校结核病疫情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广州市业已启动初高中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试点,将学校肺结核发现的关口前移。

地区分布分析发现,广州市花都区、越秀区、增城区、白云区报告肺结核年均发病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可能与这些区域流动人口较多、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等有关[15-17],提示要加强基层肺结核防控工作,特别是针对重点地区要加大防控力度,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该人群防病治病意识。

综上所述,广州市2008—2018年报告新发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下降,说明广州市近年来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根据研究结果,广州市应做好重点地区结核病精准防控工作,加强男性、青壮年、家务工作者及待业人群等的结核病防控工作,继续以“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多部门联动、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结核病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及免费政策、扩大健康促进覆盖范围等措施,以期进一步有效控制结核病。

猜你喜欢

涂阳结核病广州市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麓湖春天观景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全球基金MDR-TB控制项目实施前后痰培养工作比较研究
微卡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