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思维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0-04-07黎鹏程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渗透策略初中美术

黎鹏程

摘 要:初中美术教育的精髓便在于引导学生创造,激励学生创造,这是美术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重点要求。从当前的教学活动来看,美术教育缺少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为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撑。本文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相关特点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初中美术;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034-1

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注意到“创造”所发挥的重要价值,其仅强调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记忆与学习。在这一落后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无法得到发展,并没有养成观察美、解读美的良好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导入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在丰富的教学材料中获得新的美的感受,或许能够为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一、在审美活动中积累创作灵感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重要素质,其与审美、创作等活动息息相关,作为学生课堂的第一引导者,教师应主动尝试通过特色活动激发学生感知美、观察美的欲望。但从当前的美术教育工作来看,初中美术教学环节的套路化、模式化的教育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大部分教师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发起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行动能力缺乏关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其仅要求学生记忆美术创作技巧,忽略了学生的美学积累需求。在只表达、不创作的落后模式下,学生缺乏接触美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渗透无异于白日做梦。要将创造性思维引入到初中美术课堂当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观察美、表达美的机会,依靠丰富的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审美能力。

以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多变的色彩》的相关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创作之前,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导入不同的审美活动。可利用东方的水墨画、黑白画相互对比,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可利用中国现代油画作品与西方的水彩画相互对照,使学生在观察不同材料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优秀的审美活动能够为学生导入不同的审美材料,并构建从局部到整体的审美格局。在审美的过程中,学生的美学创造意识得到启发,其会产生创作美术作品的表达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表现出来创造性思维也会同步增长。

二、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创作兴趣

教师所具备的丰富教学经验往往能够发挥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美术作品与美术创作理论,但缺乏理解相关創作手法的必要途径。当教师依靠个人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的时候,学生能够在教师处获得新的创作灵感,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也会随之提升。教师可在教学环节发起多元美术交流活动,依靠语言与作品相互配合,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其在观察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以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在绘画中永生》的相关教学为例,在这一版块的教学活动中,相关教学材料围绕绘画发起教学工作,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将不同的美术作品导入到美术欣赏活动当中。在精神层次,教师可导入古罗马庞贝古城的壁画《少女肖像》、俄国著名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无名女郎》等,引导学生感悟美术作品中的精神寄托。在艺术角度,教师可导入西方经典美术作品,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大卫的《马拉之死》等,体验人物形态对于美术作品的影响。没有任何教育理念比美术作品所带来的审美冲击更为直接。在学生完成欣赏活动之后,其会意识到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复杂的人文情感,并产生模仿创作的欲望。依靠直观材料的展示,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美术作品之美,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创作灵感。

三、在交流活动中提升创作水平

面对不同的美术教学知识与美术教育理念,学生往往能够结合个人情感、美术积累给出不同的答案。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固有的审美结论相互交融,在受到其他思维意识影响的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必然会随之发展。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尝试在初中美术教学环节发起交流活动,构建“以思维启发思维”的良好环境。

以苏少版九年级下册教材《以刀代笔》的相关教学为例,在针对教学知识发起交流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较为独特的美术创作形式:木刻版画,发起资料搜集活动,并围绕相关信息在班级内进行交流。部分学生所搜集的材料偏向于文化理论角度,其从木刻画的发展历史、知名的木刻版画画家、与雕版印刷的联系等内容展开讨论,学生不仅会注重木刻画本身所包含的艺术价值,而且在交流活动中会了解到木刻版画的操作要领、操作方法。在复杂的交流体系下,学生会根据个人情感、个人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交换信息。当多种美术教育理论相互融合,学生能够依靠其他学生所给出的美术理论扫清自身的创作盲点,并在后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应用相关知识,进而为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做好准备。

总之,要将创造性思维引入到美术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参与欣赏美,创造美,解读美的活动,在对美的价值进行分析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交流意识,依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许幺姝.创造性思维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

[2]王长龙.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3]夏涵秀.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江苏 扬州225000)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渗透策略初中美术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