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2020-04-07郭彦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效管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郭彦霞

摘要: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社会化成长、人格品质的塑造等方面进行密切的关注和教育方面的引导。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整合资源,需要采用民主宽松的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管理理念,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到积极向上的氛围,提升自身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高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115

小学班主任教师每天要面对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并且要把班级管理工作高效地做好。然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较快,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思想方面的认识、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等方面,都需要班主任教师通过班级管理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当前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也要发挥好自身的职能,让学生能够从心理上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状态,能够积极地应对学习中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尤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班级管理工作要发挥好重要的环境熏陶和启发作用,要帮助学生整合学习资源,要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要关注他们在部分学科可能暂时受到一些挫折,要懂得鼓励和及时给予帮助。所以,要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积极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能够主动学习与人交往,塑造自己积极的人格品质,笔者认为,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做好学情的了解工作,将班级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班级管理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小学生,所以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仅要了解学生学习方面的情况,例如他们对于每一个学科成绩如何,学习态度如何,习惯如何,而且也要了解他们在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所以,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成长发展,就需要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具体信息,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理解学生,从而在做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来说,虽然学生之间有很多的共性,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很多个性等方面的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学生创建适合每一位学生的班级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学习知识,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特别是在与其他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评判,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避免出现矛盾纠紛,如何团结协作,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当矛盾不可避免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所以,教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学生的独立性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化适应水平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作为班主任教师,对于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要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适应这个社会,逐渐培养其内在的独立性和自信感。

二、通过班干部组织的培养,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一个高效的班干部队伍能够减轻班主任教师很多工作上的负担,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所以,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让班干部与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分的合作能够起到信息传达、活动组织等作用。很多学生都很愿意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避免滋生官僚主义的气息。要让每一个小学生以自己为榜样,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观念,能够以民主开放的心态,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班干部并不是看着其他的学生,而是为学生服务。每一个学生也得到其他学生的尊重,不管是班干部还是普通的学生,甚至教师。因此,一个自尊自重的学生,受到他人尊重的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自律性也会进一步增强。相反,如果总是需要班主任或班干部监督督促管理,那么,这样的学生可能把自我管理的权利交给了别人,在独立性方面成长得会很慢。所以,班干部队伍需要小学班主任教师在思想上以及工作的方式方法态度方面进行有效的培养。要密切关注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方面,对于消极的方面也要及时地识别与敏锐地觉察,并且单独做好批评教育工作。特别要关注班干部群体的健康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作风要引起班主任教师的特别注意,注意培养学生思想上的纯洁性与高尚性,避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让小学生受到侵袭。

三、密切与家庭合作,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不仅在班级生活中进行培养,而且在其出生成长的家庭当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类似的教育,营造出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氛围。家庭和学校要充分联合在一起,这意味着班主任教师要经常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进行联系和制定一致的应对方案。让家长和班主任教师密切合作,特别是在价值观、生活习惯、作息规律等方面,让家长给学生树立榜样。班主任教师也要注意了解家长思想方面的特点,比如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上了学之后,教育问题就完全交给了教师,所以,自己就没有任何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观念直接导致孩子在家庭中和学校中受到的教育是矛盾的。这也使得班主任教师对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塑造效果甚微。所以,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把工作做到实处,从细节处着手。从细节入手,逐渐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让学生能够以教师为榜样,也能够与家长为榜样。

总之,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工作上需要尽职尽责,密切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动态,及时解决学生的困难,做好家长工作,让学生安心学习,与人交往,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要树立创新的工作理念,不断地学习,提升班级管理的能力,让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翠.浅谈如何胜任小学班主任的工作[J].小学生(下旬刊),2018(11):79.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任城镇第二实验小学055150)

猜你喜欢

高效管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我国LNG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关于“鲶鱼效应”在学生小组学习中的运用与反思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