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老师”背后的师生关系分析与重塑
2020-04-07刘红
刘红
摘 要
学生“打小报告”是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不当的“报告老师”将会引起班级管理失衡,而教师威权过大,也容易引发班级内的信任危机,更可能破坏学生正在成长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过,“报告老师”仍旧有着现实意义,因此采取合理的手段可以使班级文化建设恢复正向发展。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报告老师 道德教育
教师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向学生示范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不止为学生答疑解惑,很大程度上也承担着业余“法官”的职责[1]。“我要告诉老师!”可能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低年级学生群体最常说的话语。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大事小情都向老师汇报,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信服。但其客观上也破坏了班级教学的秩序和节奏,产生了一些伦理道德方面的迷思。频繁出现的“报告老师”并不是一个良性现象,它可能干扰日常课堂秩序,也可能在班级中留下不当的风气,更可能从价值层面上消解年幼学生的道德观[2]。因此,研究“报告老师”的行为,本身就需要根植于不同的班级土壤,从根源处分析学生“报告老师”的行为动机和目的倾向,并且从利于教师管理、便于维护学生关系、促进班级班风良好发展的角度开辟解决路径。
一、“报告老师”的行为范畴与定性
1.“报告老师”的行为范畴
通过教学中的观察以及与周边学生、教师的交谈,笔者发现“报告老师”这一行为的口语化表达是“打小报告”,从语言上看,大众对“打小报告”抱一种相对贬抑的态度。班级中那些经常“报告老师”的学生会被同班同学起外号。不过尽管大家鄙视“打小报告”,但是还是有数量颇多的学生愿意“报告老师”。这种现象产生的悖论主要来自于心理、行为和环境三方面,主导学生“报告老师”的动因也分为心理动因、行为动因和环境动因。
心理动因指的是学生选择“报告老师”而不是私下解决的心理性原因。在一些“报告老师”风气比较严重的班级,笔者看到许多学生的“报告老师”行为是相互的。从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实际上这种心理行为是一种同态复仇行为,因此此类“报告老师”与其看成是对同学不当行为的纠偏,不如看作是一种小范围的“报复”行为。在笔者调研多个班级后发现,这一类“报告老师”的内容也非常琐屑,本质上并不具有要求教师出面引导的价值,因此,这种心理动因应该看成是低年级学生班级生活中发生的冲突的变形,而不是真的“报告老师”。
行为动因是指学生通过报告老师来制止一些不合理的学生行为。如某学生因为好奇和有趣,携带了一把美工刀来学校,在课间这位同学割橡皮解闷。出于害怕和担忧,同桌“报告老师”,其目的是规避危险。这一类行为反映出“报告老师”的重要价值,即,教师成为了班级内部公共秩序的干预者和维护者。
环境动因则是指周边环境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报告老师”。这里的环境动因既可能是被动的,也可能是主动的。在调研中一部分班干学生反映,班主任老师有时会要求他们主动报告情况,以掌握班级内的最新动向,避免班级内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问题。有的班级内,班主任老师特别设置了“纪律委员”的职位,其职责就是每天观察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并且将不当的行为记录下来,并报告老师。从行为动因上看,这一类行为属于环境促使学生“报告老师”。
2.“报告老师”的道德论析
儿童尚未形成明确的价值观,道德与责任的认知大多数都是在家庭和学校中完成的,因此面对那些年龄较小、年级较低的学生的“小报告”,教师应该去探析其根源。如前文中提及的“同态复仇”式的小报告就更容易发生在低年级学生群体中,而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则是儿童的自制力比较差、道德自律比较低,缺少家长和教师对相应事件的引导和教育,许多热衷相互“报告老师”的学生,其行为本质在于不想“吃亏”,不想让对方“占便宜”。因此这一类型的“报告老师”,可能就上升不到学生的个人道德和班级班风建设层面。
相比较心理动因引发的“报告老师”行为,环境动因的形成可能和教师所管理的班级的原环境、教师的个人工作习惯有关。在调研中,许多教师表示,如果不设立“纪律委员”等职位,教师就不能完全掌握班级内的情况,容易贻误班级管理的时机。不过,也因为教师鼓励“报告老师”的行为形成了一些道德悖论,首先是班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比较微妙。学生表示,如果班主任老師比较严格,就不太愿意谈论自己生活或学习中的困扰和苦恼。担任“纪律委员”一职的学生普遍在班级中被边缘化,甚至一些担任“纪律委员”的学生就是班级中比较调皮或被孤立的学生,担任职务后,他们在日常班级生活中更加被孤立、被冷漠对待。调研中发现,不少已经形成了“报告老师”的环境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意识都出现了畸高和畸低的两极化趋势,学生对班级缺少认同感,同时畏惧班主任,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面对这种现象,就必须对班级内部的环境作出探讨和再思考,如果仅仅为了班主任管理的便利,那么这样的班风建设是有待商榷和改变的。
从实践层面来看,有必要重视和利用学生向教师反馈的信息,对班级文化环境做出及时补充和管理。
二、“报告老师”引发的教育思考
1.易引发班级管理失衡
在“报告老师”行为最盛行的班级中,教师的威信经常被放大。在低年级,孩子对教师比较崇拜,往往认为老师是公正的、可信赖的,并且在目前独生子女偏多的班级环境中,儿童之间发生摩擦的频率也较高,教师经常被迫充当学生之间的法官,这就导致很多教师日常工作量明显增加,教学工作也被班级内部事务耽误。许多“报告老师”风气盛行的班级中,教师有着极强的威信,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班级管理存在分配失衡的现象,整个班级活动的中心也从学生群体转向教师。调研中一些家长也反映,面对威权型的教师,即使合理的建议和申请也很容易受到驳斥。
2.易引发班级内部的信任危机
由于“报告老师”的主体是学生,而每个学生都有向老师报告同学不足之处的权利,因此这样的班级氛围也比较紧张。调研中随机访问的几位学生都表示,不太愿意跟班级同学说真心话,因为有的同学不仅喜欢向老师告状,还喜欢向其他同学家长告状。班级内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已经荡然无存,与此同时班级中三五个同学间形成的“小团体”“小圈子”又特别多,由此也可以看到“报告老师”行为对班级文化的危害。
3.向学生的道德构建作出了负面示范
目前中小学生最常出现的“报告老师”存在“告密”和“告状”两种类型,而其中最为普遍的其实是“告密”。而“告密”行为从道德上、文化上、社会环境上都是被谴责的。教师为了管理方便而鼓励学生参与“告密”,弊大于利。长期生活在“告密”环境中的学生心态也极其容易发生变化。调研中个别学生坦言,自己已经不敢在班级中交朋友,不敢让同学知道自己家庭地址,不敢邀请同学到自己家中玩耍,因为有的同学可能也会向自己家长告密,添油加醋地谈论自己在班级中的表现。和其他“报告老师”不被鼓励的班级相比,这些班级的学生在纪律维持、作业完成上都有比较好的表现,但群体的精神状态却比较低迷,很多学生都认为上学“没意思”,存在厌学情绪和抑郁表现。
三、“报告老师”背后师生关系的重塑
1.厘清“报告老师”的概念
从管理班级和优化教师工作的角度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报告”带来的问题,首先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合理的“报告老师”,什么是错误的“告密”[3]。只有从概念上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干预范围,这样才能够减少班级文化中负面的、消极的因素,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群体中形成“告密”的风气,让“报告老师”真正发挥事务层面的作用。
2.对学生过度“报告老师”作出正面惩戒
目前不乏教师主动鼓励学生监督举报同学不当行为[4],这种行为固然降低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劳动强度,但也严重破坏了班级文化的建设、破坏了集体的凝聚力、破坏了学生之间的信任。因此,教师在让学生了解“报告老师”的范畴和概念后,还必须改变利用“纪律委员”等监视、管理学生的做法。在已经形成比较严重的“报告老师”氛围的班级,教师还必须对不当的报告行为作出批评,教师要向学生指出这种行为的危害。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因为过度严厉的态度、不注意保护学生隐私而引发学生群体对个别学生的欺凌和孤立。
3.解决“心理动因”引发的“报告老师”行为
学生用“报告老师”的方式进行报复和对抗同学,这样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人格正向发展。教师在面对这一类“报告教师”行为时,必须严肃地让学生建立“老师并非万能”的认知[5],也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许多事情并不是你对他错、非黑即白的,应当主动引导学生自己处理问题,教师可以在其中扮演一个参谋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陈桂生.且说学生“打小报告”的应对[J].江西教育科研,2007(01).
[2] 潘月梅.如何对待小学生爱“打小报告”的现象[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7).
[3] 张爱民.从打小报告走向合作共赢[J].教学与管理,2018(29).
[4] 尹正安.如何用好打小报告的学生[J].求知导刊,2015(10).
[5] 李德法,赵婷.低年级体育课堂“小报告”现象的应对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5).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