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研究

2020-04-07李丽芬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李丽芬

【摘要】互联网时代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響,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详细阐述了互联网在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带来的一些不容忽视的变革,深入思考高效课堂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一、引言

“互联网+”这个名词第一次见诸于媒体,是由易观国际的于扬先生提出来的,该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这一理念开始真正涉及到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但绝对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所创造的平台和信息,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发展生态,这也是新时代,新发展的一种新理念。

网络早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样,对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把精心挑选的一些有深度的作业习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完,然后判定对错,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可令老师感到惊讶的是,学生们的答案和自己手中的标准答案如出一辙。后来从学生那里才知道互联网世界早就有“小猿搜题”APP。教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而学生往往置若罔闻,甚至于昏昏欲睡;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初中语文里的大纲知识点,学生对答案丝毫不感到惊奇;当教师布置相关搜索视频资料时,如针对《出师表》的背景和人物,让大家各抒己见,孩子们可以找到几十个不同版本的《出师表》故事,同学们的发言竟然比老师的见解还要深入人心。可见,互联网+已经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课堂,初中语文的传统教学面临着这种潜移默化的颠覆,学校、教室、课堂这种几千年一成不变的语文教学模式在逐步褪色。与其说我们引进了互联网+,不如说我们被现实逼着做出自己的改变,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师生关系,都值得所有教师思考,改革是大势所趋。

二、初中语文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

1.初中语文老师更多地是采取传统以“讲”代“悟”的教学方式,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缺乏双向沟通,学生普遍存在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差的问题。众所周知,九年业务教育的终点是中考,不但对于学生是个分水岭之战,对于教师优秀与否、对于学校的判定标准仍然以升学率、重点率为考核尺度,这就迫使学校加班补课,教师和孩子们都处在忙碌之中。更有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应试教育的“法宝”,课堂以分析押题考点内容为主,只对相应题型作详细地讲解,忽略对阅读理解的指导。这导致很多学生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也没有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分数为中心,重教材重考试的例文讲解,缺乏了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情感体验,忽视孩子的独立思考、感悟、表达,更无法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语文教学是一种严重的偏离,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画地为牢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弊端。

2.教师备课千篇一律,模板化,形式化,教学方式单调乏味。不少老师的教案缺乏创新,还有部分老师没有教案,凭着经验照本宣科。甚至还有教师写教案,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实用价值。这种备课的形式主义,造成教师队伍的懈怠,只是把“讲”当作主要内容,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及时反馈调整教案。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手段,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很多学校购置的电教、多媒体设备等根本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教师缺乏改革精神,也会直接导致课堂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硬件基础无法满足需求。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必须要有满足需求的硬件条件,例如各种网络设备、高清投影设备、计算机甚至是多媒体教室等。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在实际过程中依旧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缺乏各种多媒体设备管理人才等现实问题,导致多媒体教学无法有效全面开展。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让“互联网+”不只是一句空话,真正做到“互联网+”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融会贯通

针对上述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尽可能加入“互联网+”元素,真正让其起到导向作用。

1.利用“互联网+”充实课堂内容,让单纯地由老师讲授变为学生参与,大家共同利用互联网资源充实课堂。比如,我指导学生学习《爱莲说》和《陋室铭》这两篇古文时,除了让他们欣赏文章以外,鼓励大家从网络上寻找相关作者和文章背景的文字,充分了解两位作家的思想体系,从周敦颐到宋朝理学发展,了解到“程门立雪”这一典故;从刘禹锡的傲骨嶙峋,引申到以前学过他的其他诗篇。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找到很多关于这两篇文章的材料,之后我让大家围绕主题“假如我处在那个时代”进行专题讨论。学生们纷纷用PPT等方式展示,真正起到了教育的作用。通过这个方式,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认识,也使他们更乐意用古人的思维比对现在的生活,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生动性、形象性。

2.充分利用“互联网+”,加深对课程和教材的理解。教案好比战士的武器,要让学生喜欢而且能够提纲挈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备课,而要做到深入备课就得广泛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这会对语文教学有明显的推进作用。例如,我在编写语文教案时,时常上网阅读相关材料,在备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老教材中并没有说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很多细节,而且对于战争的残酷并没有太多涉及。对此,我找了很多资料都觉得并不好用,后来上网查阅才知道那场战争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义,真的是“最可爱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国威,当时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将军,在朝鲜战争回忆录中这样写到:中国的每一个志愿军军人都是坚强而又勇猛的战士,他们不顾伤亡,是最值得敬佩的敌人。他们从来不对伤兵开枪,有时候还会把伤员放在美军必经的地方。也许这种敌人关于最可爱的人的评价更能说明我们的伟大。

3.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克服教学中的难点。对于有一些教学题目,我也无能为力,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难题迎刃而解。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前,我感到这首诗的教学思路难以展开,就上网查询有关古诗的教学设计。通过对网上资料的借鉴和学习,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于是引导学生观赏西湖之美的图片,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反映西湖之妩媚。将课外和课内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课件制作。初中语文教学采取直观性的教学手段,许多课件制作的素材取自于网络。比如,我在为《中国石拱桥》制作课件时,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石拱桥的图片。然后把这些图片制成视频,配上文字说明,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在教学开始之时,就播放这段视频,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利用网络制作课件,在处理图像下载和声音配合时,常遇到技术上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又要主动向专业人士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关键一环,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网络媒体技术、多媒体设备、网络的应用,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丰富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忠萍,于伦,王爱芹.试论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利弊与教学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2).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