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民俗体育的多元化传承策略
2020-04-07田为将
田为将
摘 要:民俗体育的发源之初,有着抵御灾祸、兴家发福、祈祥运求平安的涵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体育有了新的内涵。随着我国民族观念的觉醒,民俗体育的价值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到。人们逐渐意识到,在文化形态多样化的今天,想要更好地传承某一文化,必不能使文化脱离时代,文化如果脱离了时代,那么必将被人们淡忘,难以传承。如何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中,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传统民俗体育是需要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民俗体育 互联网 传承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b)-0245-02
民俗文化发源于普通人们大众的生活中,是一种十分重要且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在多种类型的民俗文化之中,民俗体育只是其中之一,但因为其多种多样、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而更具观赏和研究价值。我国各地不同的民俗体育形式分别表现了当地的文化和风俗,是我国各地文化的传承载体。如今,随着世界各地的文化形态不断交融、互相冲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崛起中的我国来说更是如此,不仅要做到经济与综合国力上的崛起,同时也要做到中国精神、本土文化的崛起,在多种文化形态百花齐放的今天,找到一条行之有效、顺应时代趋势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之路。
1 民俗体育
1.1 民俗体育之内涵
我国的民俗体育虽然出现时间很早,但其概念却是近几十年才开始定义。我国学者对民俗体育概念的表述众说纷纭,涂传飞认为:“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它即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1]”,在《体育科学词典》中写到:“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2]”。关于概念方面的研究很多,至今未有统一定论,但纵览当前学者对民俗体育的定义,可以看出众人对于民俗体育的内涵认定是一致的,总体来说包含下列2个方面:第一是建立在地方性节日或集体性活动的基础上的,以庆祝、祭祀、纪念等为背景举行的活动,同时具有娱乐、竞技、表演等性质;第二是民俗体育既包含民族体育,也包含民间体育,相比于后两者,民俗体育的范围是最广的,民间、民族的体育都是它的表现方式之一。
1.2 价值与传承的思索
民俗体育最初的作用是表演、庆祝、祭祀等,具有节庆娱乐、民族凝聚、祈福避灾等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体育也表现出了现代化的价值演变,如增加了强身健体、衍承文化、教育、审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种价值。随着我国民族观念的觉醒,民俗体育的价值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到,人们逐渐意识到,在文化形态多样化的今天,想要更好地传承某一文化,首先要做的是发掘该文化中的深层次价值,也就是说想要实现民俗体育更好地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情怀”,而是应当发掘出民俗体育更多的价值与功能,幸运的是,我国的民俗体育形式多样、形态迥异,兼具健身、教育与发展经济三大主流功能,这大大提升了民俗体育的内在价值,也为其增添了与外来文化抗争的核心竞争力。在传承方面作用有限,需要向着更加经济、科学、顺应时代的方向进行探索,寻找更加现代化、符合当代人生活习惯的民俗体育传承路径。
2 互联网思维为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带来的契机
当前,通信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我国民众工作、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互联网思维则是人们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所出现的思维模式,它完全转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讲求实物与互联网的结合,简而言之,即便从事的工作不是互联网,但仍然要学会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想问题,是降低维度,实现实体项目与互联网的融合。对于传统文化来说,一样可以在“互联网空间”中寻找到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互联网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人们生活的新常态,网络也许不是民俗体育保护和传承的唯一途径,但它是民俗体育扩大影响力、提升大众认知度的前沿阵地。当今社会中人们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网络,且信息传播速度快、交互能力强,这无疑给我国民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利用好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优势,开发民俗体育的多元化传承与发展途径,是帮助其走出传承困境的重要支点。
3 互联网背景下民俗体育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3.1 深入挖据和提炼民俗体育的新内涵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各种信息驳杂充斥人们的视野,没有内涵的文化很快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民俗体育想要更好的传承,首先要提炼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可见文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的。在我国漫长的发展之河中诞生的民俗体育,同样也蕴含了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例如,可以通过民俗体育形式呼吁人们对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如捞鱼鹳、石城灯彩等,让民俗体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以关注生态环境为依托,让更多的人们将目光投注到民俗体育上来,从而起到对民俗体育的发扬作用。要传承民俗体育的形式,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承它的内涵,让人们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打造和谐家园,从这个角度上讲,民俗体育的传承需求是和当前的时代需求相符合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民俗体育也一定会重新焕发光彩。
3.2 打造互联网参与的传承机制
传统民俗体育的传承机制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支持,无论是鼓励民间工作室还是呼吁民俗体育进入校园、培养传承人,都需要资金来维持其运作,但这种传承方式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而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改变的契机。可以把互联网纳入到传承机制当中,建设民俗体育网络展示与学习平台,如1990年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中记载的301个汉族传统体育项目、676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展示,用图片、视频、文字结合的方式宣传民俗体育,让更多的人看到各地不同的民俗体育方式,一些体育项目中所用到的独特的器具,还有其他图腾、绘画、浮雕等,也可以用3D的方式给予展示和讲解,打造民俗体育的百科全书。此外还应当让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像网络授课一样进行网络传艺,如此一来不同地区的人也可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如高跷、灯舞、旱船等,以便在节日或大型活动中进行,有助于推动民俗體育走出各自的发源地,走向全国各地。同时我国近年来十分重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一些形式简洁的民俗体育也可以成为社区集体活动的选择,比如广场舞比赛更具内涵,且老少皆宜。
综上所述,利用互联网,能够让民俗体育的传承更加符合时代趋势,通过打造出民俗体育“宣传+学习”的一条龙模式,在结合新媒体大力宣扬民俗体育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网络学习传承机制,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重塑与保护,让我国的民俗体育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中发展地更好。
参考文献
[1] 许雪莲,李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评估机制与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38-42.
[2] 孙柱兵.现代化演进中的民俗体育发展:问题与路径[J].体育科学研究,2019(4):6-10.
[3] 姚琼,雷军蓉,郭宁.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演变与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39(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