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视角下于都客家灯彩调查与研究
2016-12-26刘志菁
刘志菁
摘要: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对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进行研究,针对茶篮灯、甑笊舞进行深入调查,得出以下结论: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是一种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与灯彩结合起来,独具于都客家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其内容丰富,表演形式独特,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承载了于都客家人对于祖先的崇拜,祈求和平安与安定、美好愿望的一种民俗体育活动。
关键词:民俗体育;于都灯彩;社会治理
1.于都县地理人文环境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东部,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9镇14乡357个行政村,人口103.6万,人口居赣州市第一,江西省第四,是中国第四个客家人口过百万的客家聚居地,境内通行客家方言,于都地貌复杂,整个地势由一系列山岭与许多大小不等的盆山组成,河流纵横,矿藏丰富。
如图1所示,该幅路线图是著名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在1933年绘制的。这幅路线图以及它的时间界限可为梳理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的形成脉络取到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意义。赣南客家人经过了历史上六次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五胡动乱”时期,第二次是在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第三次是在两宋时期,第四次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第五次是在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第六次是在民国至抗日战争时期粤东北的难民涌人赣南谋生。而于都客家人主要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大迁移的第三次南迁,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进入赣南北部的宁都、石城、兴国及于都、瑞金诸县。
正因为于都客家人来自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则带来了不同的中原及沿途迁移的民俗文化,并与于都当地生产劳动生活逐渐丰富,最终使中原文化和于都当地民俗文化进行交融,逐步产生形成了具有于都地方特色的文化,于都是客家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蕴含种类丰富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在节日期间产生的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反映了当地习俗习惯,还呈现处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其中包括许多于都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甑笊舞、茶篮灯就是其典型代表。
2.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项目的主要分布情况
目前,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有:狮灯、龙灯、甑笊舞、茶篮灯、牛灯、龙灯、蛇灯、八仙灯、马灯,其主要分布在于都23个乡镇,详见表1。
综上所述,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大多民俗活动如茶篮灯、龙灯、庙会均是体现于都当地的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3.于都客家灯彩特色项目——甑笊舞、茶篮灯
3.1甑笊舞
3.1.1甑笊舞简介
甑笊舞是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九座屋场特有的民俗体育活动,甑笊舞作为一种于都客家民俗活动,乡俗约定,于每年的正月初六由各个屋场头人商议活动顺序,定下“座案”屋场,所谓“座案”屋场就是首先进行甑笊舞表演的场所,并由最先活动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演出前,每个表演者燃香烛,喝酒,利用道具唱歌、舞蹈,反复十一次,随着锣鼓声的节奏,甑笊整齐的敲击,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旁观者也为之振奋,纷纷拿起甑笊一起起舞,气氛热烈。
3.1.2甑笊舞的历史渊源
甑笊舞是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有丘、席塘等九座屋场特有的民俗传统活动,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相传屈原在世时有次全家患病,屈原夜得一梦,见河下划龙船,由此所悟许愿、划龙船、请神驱病而创下划龙船的由来和风俗,据当地老人说:甑笊舞是泰和一位姓施的移居当地而传授。也有的说是一位大河捕鱼渔民所教。因“泰和”和“大河”二字,在土语中属谐音,但九座屋场自古至今无姓施人家,也无泰和迁居来的。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在宋朝年问,岳飞曾驻兵银坑围剿农民起义军彭、陈氏,当时曾获俘两万余老弱病残人员,彭、陈全部退守山洞,难以攻下,岳飞便令对俘虏一个不杀,于某天,在军营与百姓共欢,载歌载舞,并跳起“敬神舞”,直至黎明,用以迷惑敌人。与此同时,则悄悄地组成20人敢死队,由被俘人员带队登上悬崖峭壁,奇袭山洞,一举歼灭敌人,大获全胜。于是,为纪念众将领的功勋,此舞蹈在银坑这九屋场沿袭下来,而且是全县唯一有此舞蹈的地方。此传统,在县志(清同治版)中有部分记载,现仍存的上、中、下营地址和牛皋井也可佐证。
3.1.3甑笊舞的组织与表演过程
(1)甑笊舞的组织过程。
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于都银坑村甑笊舞的牵头组织人主要是由村里年长有一定地位受晚辈尊敬的长者进行组织,而现在则主要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进行牵头组织。通过对上营屋场的调研得知,该村均为刘姓村民,该屋场到目前为止只有两名有名望的老人能够组织甑笊舞,为刘太昌(79岁),刘德福(69岁,艺名刘东斗),两名老者均年事已高,在当地说起刘东斗是无人不知晓,每年农历初五就要开始准备,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有丘、席塘九个屋场均要进行抓阄,定下正月初六至十五的表演顺序,并且定下“坐案”屋场,并由最先演出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一般情况下第一场由上营开始,每个屋场出4人,九个屋场共36人,最鼎盛时期人数达到100多人,组织人员一般为男性,在各屋场较有威望的壮丁,表演的这九天是没有工资,均为遵从心中的信仰,保佑屋场来年风调雨顺。
(2)甑笊舞的表演过程。
进行甑笊舞表演前用一幅大彩画做背景,上面画有雷母、雷公、曾、杨、赖、七四位太公,下面画有蛤蟆精、蚌壳精、鲤鱼精,画上并附有一艘船。演出时张挂在祠堂里,演出前,每个舞者都要带香烛燃上,再喝酒。然后,由几位识字的长者捧着“船歌”本唱船歌。众人和唱船尾(衬词),唱完一小段后,接赞语,参加者(每屋场三人,表演人数不少于二十七人)起舞,随着浓重的锣鼓声奏出铿锵的节奏,甑笊整齐的敲击,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旁观者也为之群情振奋,纷纷拿起甑笊一道起舞,愈舞人愈多,气氛愈热烈。据说患病者参与狂欢,冒身大汗,就能驱病使得精神大好,所以人们对它非常喜欢。舞毕,燃一小挂鞭炮,众舞者疾迅奔出祠堂,再反复唱船歌、赞语及舞蹈。以此反复十一次,民俗谓之“十一艄”。中途稍休息片刻。最后一天(正月十五)时,再舞四十四次。唱完全本船歌,直到次日凌晨。全体舞者和围观乡民敲着锣鼓,燃起鞭炮,吹着唢呐,抬着一艘纸糊龙船到河边,将龙船和全部道具烧掉,谓之送神。
3.2茶篮灯
3.2.1茶篮灯简介
茶篮灯是于都县过去较为常见的一种民间灯彩歌舞,是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清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采茶歌中有“十二月采茶歌”颇具影响,随着采茶歌的传唱,茶农依据茶山劳动劳作,加上纸扎茶蓝、扇子、手帕进入民间灯彩行列,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
3.2.2茶篮灯历史渊源
传说,唐朝末年,随着大批中原人南下,有人在于都黄麟、宽田等地落户。他们居住在深山老林,与山为伍,伴水为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爬山种茶,下田采莲,辛勤耕作,于是产生了山歌、茶歌、采莲曲等。每年春节,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于是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种茶、采茶、倒茶、炒茶、卖茶、贩茶、送茶与灯笼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于都特色,富有于都山区特点的于都客家民间灯彩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演变成了今天的茶篮灯。由于它轻松活泼,诙谐有趣,有别于狮龙灯的热烈火爆,而有浓烈的抒情色彩与简单的故事性,获得人们的欢迎,成为流传范围广、对赣南采茶戏等其它民间艺术形式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民间灯彩活动。
3.2.3茶篮灯的组织过程与表演形式
(1)茶篮灯的组织过程。
据葛坳村文化站长、市级茶篮灯传承人谭建中介绍,茶篮灯民俗体育活动过去都是村民自发组织和群体参与的,尽管社会的变迁促使客家民俗体育的组织有所变化,但组织茶篮灯活动的都是一些有威望的负责的,“茶篮灯”民俗体育活动自唐朝起都是由自家宗祠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带头组织,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政府提倡“茶篮灯”活动的开展,会邀请有“茶篮灯”的屋场一起表演,由政府出资金组织各乡镇“茶篮灯”表演队集中开展节庆团体大型灯彩表演活动,“茶篮灯”演出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下旬至元宵,村里有新房搬迁、老人祝寿、庙会等喜庆节日均会进行表演。
(2)茶篮灯的表演形式。
民间茶篮灯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走村串户型的,这种形式的表演多是由一些老艺人自发带头组织的,在一些喜庆的日子上街到一些商户或者别人家里进行表演,茶篮灯演出队一般每年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沿着村庄敲锣打鼓行进表演,若有人放鞭炮迎接则停下来,到祠堂或者禾坪上搭戏台进行演出,其目的是为了祝福和宣扬茶篮灯文化,并且在表演的同时套红利,以作为他们的表演经费。另一种是专门的舞蹈演员进行舞台表演,由各村镇或家有喜事的人家预约出钱请茶篮灯的表演队搭台进行表演,一般一天要演出五到六场。茶篮灯表现的都是茶家与商家的生活,特定的环境也是与茶相关的茶商与卖茶路上的故事,舞蹈动作与之相对应,男的动作都是半蹲,这表现了茶商翻山越岭买茶的情景,女的主要则是齐胸的舞动,这与摘茶的动作相近,男角中茶郎挑娄是蹲,买茶路上也是蹲,体现了兴致勃勃的气氛,女角的动作主要是划圆,送茶中双手的大横八字,表现了茶女灵巧的双手。
4.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及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4.1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
4.1.1对祖先崇拜的意识
于都客家人经过了中国历史上的六次大迁徙,经过了千山万水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且世代沿袭至今,他们认为主要是祖先的庇佑,甑笊舞依赖“曾、杨、赖、七”诸公保佑。首先他们在心理上依赖祖先,将祖先化为神灵加以崇拜,在演出前将画有曾、杨、赖、七四位太公的彩画张挂在祠堂,进行祭拜,上香,表演结束后要将其妥善保管,每逢节日均要予以祭拜,望祖先能够保佑,足以看出他们对祖先的重视性。
4.1.2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
每一年的正月初六至十五,是于都银坑村九座屋场最重要的时期,无论是在外面打工还是远嫁外地的儿女均会回到村里,他们希望通过举行这类民俗活动,来增强族群的凝聚力,以示团结和强大,因为作为南迁移民的于都客家人团结奋进的精神是这一弱势族群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团结奋进也可以说是于都客家民俗文化的核心,认为祖先与后代子孙的亲密团结关系,会让祖先更加的保佑子孙后代。
4.1.3山区农耕村落的文化特征
于都客家人聚集山区之中繁衍生息,以拓荒、种植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茶篮灯民俗体育活动具有典型的农耕村落文化特征,与茶叶生产息息相关,其活动内容和方式主要是与摘茶、卖茶、贩茶紧密相连,在春节元宵期间进行茶篮灯表演,活跃了一村一屋的精神文化生活,将产和生活相连接,那种轻松活跃、诙谐有趣的表演风格,深受村民的喜欢,同时于都老俵还认为,迎来了茶篮灯,家里更加吉利,田里更丰收,一家老小更是平平安安。
4.1.4勤劳致富、热爱生活的文化特征
茶篮灯民俗体育活动希望通过辛勤耕作,将田间地头的辛苦劳作与娱乐文化连接在一起,用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体现于都客家茶妹子的不畏辛苦,热爱生活,追求发展的美好愿望,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表演的基础上逐渐潜移默化影响观赏者。
4.2于都客家灯彩民俗体育活动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4.2.1政治方面:民俗传统文化增强村民民主意识,推进农村民主建设
于都客家灯彩民俗活动是提高村民参与热情,发扬基层民主的最好形式,如活动设置了各种部门,如财务部、宣传部、后勤部,安保部,每一个部门通过民主推选或者自荐方法,通过民主投票选举出来,在活动中各行其职,完成好工作,让村民真正的感受到了主人翁的地位,愿意为了活动去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些活动作为村庄活动的内部纽带,是村民民主活动的平台,也是鼓励村民参与管理有效民主的组织形式,增强了民主意识。
4.2.2经济方面:以灯彩带动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
每年在于都客家灯彩民俗活动期间,会吸引各类参观者前来参与,可以带动企业商家、企业赞助,同时媒体、报社、电视台也会前来报到,此时可以带动当地的餐饮、零售、住宿、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以及一部分灯彩小工艺的发展,乡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农村经济发展为根本前提和保障,在解决乡村治理问题上,村民最关心的就是增加收入,于都作为红色旅游的发源地,客家灯彩民俗活动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4.2.3社会方面:灯彩民俗传统文化有效调节村民矛盾,维护乡村和谐
通过对于都的走访及调研中发现,在于都民俗活动较丰富的村庄,民风民情特别淳朴,因此,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民俗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农村社会稳定的维持大都是依靠人们内在的、自我控制而达到的,民俗活动将村民联系到了一起,通过特定的仪式,增进相互理解的能力,构建精神家园,通过活动可以拉近村民感情,将人情、礼俗这种传统观念深深积淀在客家人意识中,促进乡村和谐社会的发展。
4.2.4文化道德方面:民俗传统文化满足村民情感寄托,净化社会风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家革命老区于都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客家村民的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村民通过村落、屋场自发的组织灯彩民俗活动,把祖先作为精神寄托,希望通过这一类活动来得到祖先的庇佑,一般菩萨祖先奉行惩恶扬善,此时在村民心中也产生了这种意识,他们希望通过做好事来约束自己,得到好报,并且坚信这点不动摇,给了人们心灵上的寄托。村民自发组织民俗活动是没有任何报酬的,这则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活动倡导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树立了健康的道德意识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拓宽了客家村民奉献社会的渠道,并在回报社会的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推动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