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促进文化自信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2020-04-07陈琨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文化自信核心素养

陈琨

摘 要:本文以牛津新教材文本为依托,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培养文化自信的要求,通过设计与培养文化意识相關的课堂教学的活动来呈现文化知识,探讨文化内涵,分析文化异同,评价文化特征,帮助学生认同中国文化进而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76-2

2017版的新课标在教学提示中提到:“教师在中外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应通过感知,比较,分析和鉴赏,加深对文化异同的理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意识。”本文以牛津高中新教材“Finding a balance: my t'ai chi experience”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扣住文化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文化引入

Harmer(2018)认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要包含三个要素,即Engage, Study和Activate(ESA)。Engage在教学环节中指的是教师努力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要把学生的情绪感受调动起来。本课的内容是一位青少年讲述自己学习太极的体验和感受,鉴于课文的文化主题是太极,所以教师不妨可以身穿太极服,在导入环节做一段简单的太极动作,形成视觉冲击,然后以这样几个问题引入话题:

1. Do you know what I am doing?

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way of working out?

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这正好会和文章作者形成观点的契合或冲突,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程的展开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文化点击

在这篇课文中存在多个文化概念和名称,如太极的起源和历史发展;阴阳,冥想等词的释义。直接解释可能会导致课堂枯燥单一,我们不妨提出与作者练习太极的过程相关的问题,在探索作者的经历中把这些文化概念串起来,挖掘课文的内容,形成一条文化主线。以下是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1. 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bout the first few t'ai chi classes?

2. Who invented the interesting names?

3. Is there any other person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 chi?

4. Does the writer feel excited about practicing t'ai chi all the time? Why?

5. In what way does she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6. How is she viewing t'ai chi now?

问题1和问题2,3由“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有趣的太极招式与太极的起源和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引入到在太极发展的过程中的几位名人(张三丰,陈王廷等)以及他们所携带的武术文化;在问题4,5,6这里,我们读到:作者在几节课后,对练习太极感到了乏味。课文中给出了比较浅层次的原因,但学生是否能读出更深层次的原因呢?也就是说,练习太极和我们学习,或是任何探索的过程是类似的,我们都会有觉得困难,甚至会出现放弃的念头,但要成功,我们就需要有“水滴石穿”的毅力——“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 The drop of rain makes a hole in the stone, not by violence, but by falling. ”中西方文化在这里有了共通之处,也证明了一些理念和认识是跨越国家和文化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跟随作者进一步探索太极背后的中国文化——道家的阴阳理论(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yin and yang)。学生通过齐读本段落,理解了什么是阴阳,阴阳理论是如何与太极相关联,练习太极又是怎样能让练习者实现身心的双重平衡,因而被称作“moving meditation”。

三、文化分析

How to Teach English在谈到如何教阅读时,给出了几个原则。其中的Principle 6提到“Good teachers exploit reading tests to the full.”任何的阅读材料都是由句子,词汇,观点和描述构成。如果只是让学生读完文章就把它丢在一边,是不合适的。好的老师会把阅读穿插在有趣的教学步骤中,会使用话题来进行讨论,或深化阅读的任务,进而通过Study(S)最终实现Activation(A)。

在对课文进行了浅层次的梳理之后,学生已经对太极的发展历史,特点以及它蕴含的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问题引发学生进行话题的思考讨论:

1. After reading the text, what benefits does playing t'ai chi bring to us?

2. Since playing t'ai chi can bring so many benefits, do you like to have a try after class?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生可以罗列出练习太极的诸多好处,如强身健体,了解中外文化,获得内心的平静等,但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大部分学生仍然不愿尝试,对待太极的态度与上课前别无二致。这也说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绝非简单的游说可以达成的。因此这时我们引入了一个拓展阅读环节。拓展阅读材料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谈太极的特点以及练习太极的感受。提出问题“What is t'ai chi like in the eye of the writer?”学生给出的与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包括有:slow down, relax, fit into nature, find harmony with other people, yield等。这个问题的设置可以起到下面几个作用:

1. 挖掘深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太极所包含的人生態度以及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温和处世,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2. 拓展宽度。从外国人的角度谈太极,避免自吹自擂之嫌。阅读材料的多元化使得信息更加客观,也更容易让年轻的学生接受。

3. 上升高度。从拓展阅读题的答案出发,为后面的的文化碰撞与学生发表见解做好铺垫和准备。

四、文化评价

Russell在“The Problem of China”一书中谈论到中国和中国人的特点时,他说欧洲人每以为中国人的谦恭礼让是懦弱,但罗素却认为这正是我们的力量所在。这一点正好和拓展阅读材料中出现的“yield”一词,形成了呼应。教师可以利用此处出现的中西方的文化冲突,继而让学生针对国人礼让谦卑的习俗做出的评价并发表观点,讨论太极中的以柔克刚和中华文化所提倡的谦卑礼让,究竟是智慧还是懦弱,并完成写作任务:Yielding: Weakness or Wisdom。这项读后任务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对学生思维品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五、文化自信

此外,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觉得所谓的“退让”是一种智慧而不是懦弱。虽然他们呈现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我们发现,学生在中西方的文化产生冲突时,他们可以冷静地思考分析,既没有出现让我们担心的文化同化,也没有妄自尊大,排斥西方文化。因此,培养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了解传统文化,比较和鉴别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过程中,理解了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这节课让学生(甚至包括老师)明白了,许多传统的文化(智慧)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用,仍能激励我们,帮助我们处理当前的问题。最后我们以美国总统林肯的一句话来结束本课的学习:“I am a slow walker, 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太极虽慢,但却松沉劲道,日久弥新。至此,我们以文本为依托,通过一系列承载中西方文化内涵的课堂教学活动,力求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文化意识和树立文化自信作为我们教学的方向,希望以这样的操作方式,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文化品格的人。

旧的课程标准里谈到文化意识时往往总是强调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似乎学习英语就只应该了解别国文化,而新课标却强调在尊重外国文化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和悠久文化。而要把树立文化自信落实到阅读教学中来,教师就要在课堂阅读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既要有浅层次的文化知识的教授,又要有文化背后的思考,分析和评价。在这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对中外文化的思辨意识,提升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牛津新教材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连仲教授曾经在全国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会上问过老师一个问题,我们教授英语的目的是什么?是告诉学生汉堡包是什么,圣诞节在哪一天,耶稣到底是何方神圣吗?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汉堡包,但不会从此就不吃包子了;和同学朋友们一起庆祝圣诞节,但更懂中国人为什么过春节;知道了耶稣,也能说说孔子和老庄。因此,希望通过教师的课堂活动的设计真正让学生尊重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特别是跨文化意识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也要传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文化自信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