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初中语文课教学

2020-04-07朱小玲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化语文教学

朱小玲

摘 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蕴含了对生活和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应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化;语文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47-1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生活与教育是分不开的,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所以教育也要不断前进,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同时应该学会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师生关系生活化

要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必定要构建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师生关系成了真正教书育人的前提。我们作为教师,一要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及内心世界等。二要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一言一行中,教师的点滴言行都会铭记在学生的心里。通过和老师的接触,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是否关注自己,尊重自己。“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从古自今对人们的影响就很大,如今看来不免有简单粗暴之嫌,往往不知不觉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反感。三要宽容学生,青春期的初中生生理心理发育还没完全成熟,犯错在所难免。学生犯错正是教师施行教育的最佳时机,但得注意方式方法,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而且宽容往往比惩罚更有收获。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开辟广阔的生活渠道,使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回到自然与生活中去,让丰富多彩的生活再現于语文课堂。

例如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是雨果致法帝拿破仑远征军团长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写于1861年,当时巴特勒率领远征军凯旋归国,红极一时,希望大文豪作诗文美言赞颂,雨果毫不客气复函,怒斥无知匹夫,毁坏中国花费百年功夫而建成的世间罕见的巧夺天工的伟大建筑。文章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愤怒的谴责了侵虐者的罪行。但这篇文章是以第三人称进行写作的,且小说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借助情景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不但可以缩短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而且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文中写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以及掠夺者的丑陋面貌等,这些情节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机展示相关影片,直观地再现圆明园被毁前的图片、被毁后圆明园的惨状以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进入情境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

传统的语文作业布置往往是抄写、背诵、做练习,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考什么作业就写什么,这种单一化缺乏灵活性的作业使学生劳心费神,疲惫不堪,有的学生就图省事,走捷径,抄答案。这样不仅降低的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也减少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把语文作业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改变以往单一的语文作业模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作业,那么一切都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教师可采用下列方法布置作业。

第一种方法是设计开放式作业。比如,学完《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后,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道作业:“如果你有一个像于勒一样的叔叔,你会怎么办?”这样的作业设计看似开放,实则紧扣文本,而这种开放式的作业又成为了连接课堂与社会的纽带。第二种方法是设计体验式作业。比如,学习课文《散步》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作业:“请你晚饭后和全家人进行一次散步,做一次亲密的交谈,写一篇感受。“这样的作业关注了学生心理体验,对学生党的情感表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学《散步》也易产生共鸣。第三种方法是设计调研式作业。比如,在学习《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也可以自由组合,让他们走出教室,来到大街上进行调研,收集店名、广告,将收集的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属于同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通过重点调查商铺错别字的使用情况,深刻意识到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去了解社会生活,通过研究问题,运用相关的知识去寻找原因,解决实际问题。语文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在语文作业中学生活、用生活、服务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才能更快的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与现代社会提倡构建“学习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相符的。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向我们阐明了生活与教育是互相融通的。缺乏生活的教育,是无根的、脆弱的、干涸的教育。只有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完全释放,才能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芹.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01).

[2]明文彬.让初中语文教学因生活而精彩.科学咨询,2009(02).

[3]蔡书彩.浅谈初中话文教学生活化的尝试.学周刊,2011(11).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级中学,江苏 南通226301)

猜你喜欢

陶行知生活化语文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