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中抗挫教育的渗透

2020-04-07仲雨舟

关键词:挫折教育中长跑初中体育

仲雨舟

摘 要:中长跑是一项体力和耐力并存的项目,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多方因素而降低学习信心。因而需要在中长跑项目中渗透抗挫教育,磨炼学生的品格意志,增强抗挫折水平。

关键词:初中体育;中长跑;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21-2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性阶段,更是学生形成正确品格和良好性格的关键点。在中长跑运动时融入抗挫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失败和挫折,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意志力。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因客观和非客观原因存在较多的不公平以及不合理现象,学生在掌握知识后,未来也将步入社会,对此,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中长跑运动开展相应的抗挫教育,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一、明确学生实际情况

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中长跑教学之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增强教学针对性。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应用拓展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例如:可以在中长跑教学之前引导学生热身,其中热身活动中经常出现“同步前进”训练项目,即将学生分为若干纵队,运用绳索连接同侧脚腕后共同前进,目的在于考验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在双人足球拓展训练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对抗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为偶数,成员两人一组并排站立,再将相邻的两脚捆绑在一起。比赛开始后,小组成员应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抢断足球后将其踢到对方球门中。此项拓展训练在于考察同伴之间合作能力,活动中一方前进和运球中充分考虑是否能紧跟同伴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验同组成员和其他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能力。正是在此活动中可以适当融入抗挫教育,因为学生和另外一人的双脚绑在一起,必然无法直接命中球门,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会逐渐丧失耐心,此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万事不能过于心急,只有调整好心理状态才能准确将球踢进门中。此外在体育设施和师资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小班教学,为落实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二、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初中体育教师在中长跑教学中需要明确目标,由此一来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学目标制定在教学中属于关键环节,渗透各种知识和技能应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中渗透抗挫教育,需要注意目标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尤其跑步是一项体力和耐力相并存的运动,必然需要适度目标。

例如:在开展800米教学时,很多学生都会对该项目存在抗拒心理,而教师并没有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直接对所有学生开展相同的教学,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自然完成学习任务,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则没有完成,在之后的学习中也依旧为这种情况,长期以往则会降低学生参与中长跑运动的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应教会学生从正面角度看待失败,客观评估自身能力,尽可能找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面对挫折和压力,凡事保持良好心态并学会在挫折和困境中激励自身奋发向上,由此一来学生才能勇敢出击。上述也提到,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正因如此导致学生在中长跑训练中形成不同的梯次。对此,体育教师在中长跑教学中应结合学生身体差异和教学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完成预期教学任务。再以1000米长跑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训练成绩在3~5min之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置快10~12s的目标,该目标可以激发身体素质较差学生产生突破自我的心理,一定程度还能打击成绩优秀学生的骄傲心理,便于在日后学习中能以正确的心态参与训练。最重要是设置学生可承受范围内,且能有所提高的训练目标,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的心理状态,实现身体和心理双重发展的目的。

三、开展寓教于乐教学

多数学生在参与体育中长跑教学时,没有将此项运动作为兴趣或强身健体方式,因而对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即使体育教师在中长跑教学中,采取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没有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中长跑教学的效率。此外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中长跑教学中遵循传统训练方式,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和中长跑运动特点以及学生的主观需求,导致中长跑教学极其单调,长期以往将会消磨学生对中长跑运动学习的兴趣。

首先在中长跑起跑中应用游戏法;如果想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中长跑教学中,在应用游戏法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起跑练习中教师可以实施“喊号接物”游戏,起跑前让学生围绕自己站成一个圈子,教师给每位学生分发一个编号,而教师手中则拿着一个小沙包,朝着上空丢出沙包时喊出一个编号,此时拥有该编号的学生则快速向前起跑并在小沙包落地之前接住。学生成功接到沙包后则由其负责丢出沙包并喊编号,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学生完成任务后便可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促使学生掌握起跑要领。其次,在中长跑加速中应用游戏法;加速是中长跑后期重要组成之一,学生在中后期加快节奏则有利于提高中长跑成绩。很多体育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忽视加速指导,导致多数学生在后期因体力分配原因而落后于其他学生,长期以往学生会因不佳的中长跑成绩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游戏指导学生掌握加速技巧,例如:开展“追逐竞赛”游戏,让所有学生分两排且保持一定的距离站立,之后让前一排学生先向前奔跑,数秒后再让后排的学生起跑并追赶前排学生。体育教师在这一游戏中应合理控制前后两排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过远则对后排学生有一定练习难度,距离过近则较易让后排学生追上,无刺激成就感。此外还要合理控制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最大限度的提高中长跑教学效率。中长跑教学中必然会伴随着挫折和失败,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如果教师依旧采取强硬措施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此,教师可以在中长跑教学中融入抗挫教育,使学生明白中长跑教學并非简单围着操场绕圈,而是采取多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游戏和跑步运动乐趣。例如:采取分组游戏引入斗兽棋规则,即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棋子身份,谁先跑出去谁就能逃出局。游戏中,身份较高的学生则负责追击,而身份较低的学生则负责躲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身体和完善自我。

四、创设合理挫折情境

所谓挫折情境即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中,使需要无法满足的内外障碍而呈现的情境状态。例如:常见的比赛没有获得理想名次,失恋、考试失利或受到讽刺打击等,都是产生挫折的重要因素。但挫折情境可以诱发个体动机,并使动机逐渐转化为行为。因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为学生创设挫折情境,让其体验挫折,正确认识和理解中长跑技术,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例如:在天气寒冷的冬季,带领学生开展热身运动,使学生保持身体活跃性,整个过程都要陪伴在学生身边,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再例如:在800米教学中,根据学生性格差异和身体素质在跑步过程中摆放几个障碍物,课中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跑步步法,学生在此过程中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让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中等的障碍物,教师不能因学生害怕无法越过而降低障碍难度和要求,因为这是抗挫教育必须开展的内容。之后体育教师适当为学生设置人为难度,帮助学生在中长跑练习中克服困难,感悟战胜受挫折带来的愉悦感。而学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失败中健全完善自身人格,增强学生抗挫能力。此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挥自身能力的场地练习,在此过程中展示个性,发挥自我,并和同伴相互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与生理层面均能得到全面发展并形成正确健康观。

教师在学生信心受挫且盲目自我否定时,可以紧抓机会对学生开展正确的心理教育,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困境。与此同时还需要掌控学生心理变化,根据学生在中长跑中的跑步呼吸、跑步节奏等产生的问题给予正确指导,更要及时表扬学生在中长跑训练中的优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

总之,抗挫教育是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传授中长跑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抗挫认识和观念,便于在日后学习中主动接受考验和战胜挫折,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张锋.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中抗挫教育的渗透[J].教书育人,2017(25).

[2]徐益鹏.如何巧施抗挫教育于初中体育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4).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215200)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中长跑初中体育
如何提高中长跑成绩
提高中考体育中长跑成绩的分析与策略
浅谈怎样在中长跑教学中提高初中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成绩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