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

2020-04-07张雁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知识建构思维导图

张雁

摘 要: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是对整个知识单元的教学目标、策略、活动进行合理的整合、协调、统筹,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的过程。绘制思维导图是思维显性化的过程。本文以《磁场》为例,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单元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学生的知识建构更加高效。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思维导图;知识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19-1

学习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建构”。教师应跳出课时的局限,立足于整个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对整个知识单元的教学目标、策略、活动进行合理的整合、协调、统筹,分层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思维导图是根据人复杂的思维画出的简单图画和线条,并以这种简单图形和网状结构来组织、优化、输出信息和导向思维的一种工具。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前,应根据知识内容的逻辑关系和预期目标绘制出整个单元的思维导图,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采取正确的策略,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单元教学设计的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笔者下面以人教版《物理》选修31的第三章《磁场》单元为例,阐述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课堂教学的。

一、利用思维导图,明确“单元核心知识”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内容按照以下线索展开:磁现象——磁场性质的定量和定性描述——磁场力——磁场力的应用。这种安排,知识的逻辑结构比较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磁现象的介绍在本单元起到引出课题、辅助教学的作用。对磁场性质的描述,是探究磁场力的前提,也是学生以后学习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电磁波的基础。对磁场力大小和方向的研究,是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基础。磁场力的应用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和升华。综上所述,根据各部分知识在本单元及整个高中教材中的地位,我们不难看出“磁场性质的描述”、“磁场力”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

二、利用思维导图,排列“单元教学顺序”和“课中教学顺序”

罗伯特·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指出:单元中课的顺序应基于目标间的先决关系,具体要求:(1)先前的学习支持新的学习;(2)应当进行学习分析以确定技能是按一定顺序教的;(3)顺序必须完整;(4)无关的目标要去掉或在其他时间教。根据单元教学设计的框架,教师再进行微观教学设计——即课时教学设计,把对单元内容的宏观理解融入到课时教学设计中去。课时教学设计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课时教学目标,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地展开学习活动。

三、均衡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而每个课时的容量、难度、目标并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在每个课时中都能培养学生的四种核心素养,而应该从单元的高度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核心素养的培养点及培养策略。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以本单元课题为一级主题,向外辐射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为二级主题,再向外辐射适合培养对应素养的教学内容为三级主题,最后向外辐射培养策略为四级主题。

四、精简单元教学中情境的使用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学习环境。以往教师对于每个课时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这样容易导致情境太多、太杂、相互联系不紧密,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单元教学设计的角度,教师对这些情境进行分类、综合、精简,实现同一情境的反复、多角度、多层次使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串联和建构。

以极光现象为例,从它的产生原因中至少可以提炼出三个与物理有关的信息,它们分别是“太阳风”、“宇宙粒子向南北两极运动”、“原子发光”,每个信息对应高中物理中一个单元的教学。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每个单元内部的知识有效串联,又能建立各单元间知识的联系,使学生更全面、更综合地分析问题。而教师在上单元复习课时,可以将这些思维导图作为课堂板书和学生笔记的模板,随着教学的展开,各单元的知识如“地图”般逐渐展开,不断丰富和建构学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对单元模块知识、单元之间的联系有更宏观、更有序、更完整的理解。

五、反思

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发展的趋势,与思维导图的结合将呈现“1加1大于2”的效果,但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时也容易出现一些偏差:一是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联系不紧密。单元目标务必“上挂下联”,在上位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材目标与下位的課时目标之间应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有时教师没有兼顾上下之间的衔接,可能出现脱节或背离的现象。二是无限扩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边界。有时教师过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一味扩大对单元主题的挖掘,容易淡化单元的核心内容,增加教学和学习负担。三是单元教学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均衡。在单元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物理观念的获得和科学思维的培养,轻视实验探究、科学责任与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得到均衡和全面的发展。单元教学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经历迷茫、冲突、困惑、感悟、发现、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过程,由此产生新的变革、拓展、深化和再创造。而我们教师正是在这样的改进过程中修炼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张文卿.运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2017(11).

[2]R.M.加涅,W.W.韦杰,K.C.格勒斯,J.M.凯勒.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汪亚利译.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214000)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设计知识建构思维导图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之我见
探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高三英语阅读课体裁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