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实验 提高效益
——以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为例
2020-04-07马荣艳
马荣艳
一、引题预设,出其不意
课前预设作为教学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击在学生的心灵上,需要像一块磁铁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题目,进行引题预设,在教学之初就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在教授《燃烧与灭火》知识时教师一定要对引课进行科学的设计,激发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实际上,对于燃烧与灭火,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知晓燃烧的现象和灭火的方法,教师所以做的就是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教授“蜡烛燃烧和熄灭”的实验时,这个现象每个学生都见过,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先以简单的问题为引导,“同学们用什么方法点燃蜡烛?”,这个问题很简答学生们会纷纷回答“用火柴,用打火机,用酒精灯。”教师接着问,那么你又有什么方法将蜡烛熄灭呢?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且方法多样,学生们纷纷发言,“用烧杯扣着蜡烛,蜡烛会逐渐熄灭;用剪刀剪掉灯芯;用嘴吹灭”等,这些方法学生都知晓,倒是这些方法背后究竟有什么原理呢?学生纷纷查看课本知识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用烧杯扣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空气;用剪刀剪掉灯芯,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用嘴吹灭,是因为降低了燃烧的温度。很自然的利用这个小实验,我们导入了新课程,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二、互动预设,加深体验
有效的合作互动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此外,互动活动可以让学生更能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很自然的将知识内化成为自身的素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例如,在对“燃烧火柴的数量和时间关系”的实验进行探究时,教师就可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可先让两位学生到讲台中来,用器具划燃火柴并将其燃尽,老师负责记时,其他的同学作为裁判,对两位学生火柴燃烧的姿势进行观察,对比在相同的时间内谁燃烧的火柴燃烧数量最多。在游戏结束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的人燃烧火柴数量不同?”负责观察的学生会很明显的发现“用器具拿火柴的姿势不同,火柴梗向下倾斜的角度不同,燃烧的速度也就不同,倾斜向下的火柴燃烧会更加的快速。”通过学生的分析,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将火柴梗向下倾斜,与平放或者向上倾斜相比,受热面积更大;火柴燃烧后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向外扩散,当火柴梗向下倾斜,上部的火柴会受热,快速燃烧。学生的互动分析,明确了可燃物的温度有关的问题,促使学生的知识更加巩固,且有效的拓展了课内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习题预设,巩固提高
在化学教学时,教师常通过课堂习题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识的内涵,掌握知识的技能。同时,教师通过有效的练习,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掌握,可以让教师对教学策略进行随时的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在《燃烧与灭火》知识教学时,有很多相对应的化学习题: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A.淋湿衣服爬出去 B伏低身子逃出
C成站立姿势跑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通过分析我们得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C,但是对于这个答案很多学生无法理解,有一部分学生将B作为了正确答案,这时教师就可给学生演示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将高低不等的两支蜡烛点燃,用一个大烧杯罩住,通过观察高处的蜡烛逐渐的熄灭,低处的蜡烛后熄灭,并且在烧杯的内壁处有变黑的情况。通过这个实验观察,学生很清楚的知晓了C答案的正确性。在课堂反馈的讲述中,教师用更加形象化的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知识的本质,记住了解题的原理,让课堂的效益达到最好。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分量,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对教学活动中的素材进行有效的搜集,精心的选择实验素材,对实验知识进行预设,提高课堂效益。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做的是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化学知识的本质,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实践中掌握真知,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