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双方动机认知差距实证研究

2020-04-06宾婕

中国市场 2020年36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摘 要]校企合作的提出由来已久,学校一直积极尝试与企业紧密的合作,以便获得更多财政支持。政府出台了许多激励政策,但是校企合作的效果通常达不到预期,因此,找到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两者之间的激励因素的差距,提升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项目探究广州高职院校和南沙保税港区航运物流产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因素之间的差距,并据此提出具体建议措施促进双方的校企合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动机因素;南沙物流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6.177

1 引言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南沙被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是自由贸易港, 2018年其保税物流货值达到440亿元,同比增长34%。物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依靠具有技术的人才。高职教育和物流业相结合,开展校企合作既能够为产业开发培训可用之才,又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种互利互惠的方式。因此需要了解物流业校企合作的动机因素,帮助校企双方制定合适的策略,提升物流业中校企合作的成果与绩效。

2 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较早提出学校与企业合作概念,欧洲委员会1997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自1980年年初以來,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为欧洲的工业技术、能源、运输、通信等行业提供了帮助。我国的校企合作有着非常久的历史,许多学者认为最早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在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到了“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技术工人方面的优势和力量,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在大多研究中认为这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念的开始,明确了职业院校需要结合行业企业来建设、发展与培养人才。

校企合作的研究有非常多的成果,第一类研究主要是校企合作有何意义与内涵。徐建平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保证“职业特色”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参与实践有重要的意义。孙宏伟提出校企合作是双向的,内涵是产学合作。 第二类研究主要是校企合作如何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机制的研究。埃斯特和帕特尔 (2007)提出校企合作可以分为五类:会议、咨询研究、实体设施的创建、培训和联合研发。王章豹将校企合作分为四种:人才培养型、研究开发型、生产经营型和立体综合型。第三类是许多的学者研究校企合作动因、激励因素。许世建(2018)的研究结果认为参与校企合作决策权是提升企业积极性最为有力的激励因素,政府购买、税收优惠与财政性补贴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投入存在显著的正影响。刘向杰(2014)在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的激励因素研究中,认为企业更看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度、政府对合作企业的税收减免及学校的专业建设能力 、新员工的岗位匹配度。但是企业和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因素是不一致的,艾文(2016)对台湾动漫产业校企合作的动机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财政支持和教育仍然是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因,降低成本和获得培训是动画公司加入校企合作的原因。

本项目探究高职院校和南沙保税港区航运物流产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因素之间的差距。本项目研究使用Lvan 2016年开发的量表,根据南沙物流产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删去了原13个不适用南沙新区物流业动机因素的题项,增加“学校研究人员获得产学研成果”“学校获得更多实训基地建设的机会”“帮助企业维持稳定的员工招聘”“企业获得税收减免”4个题项。

校企合作的动机因素量表:

(1)它有助于学校的资金来源多元化。

(2) 学校可以从政府获得产学合作基金。

(3) 学校可以从技术转让中获得收益。

(4) 它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5) 它有助于培训技术熟练的毕业生。

(6) 它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更新。

(7)它可以帮助学校建立行业咨询委员会。

(8)它促进了学校课程的发展。

(9)学校可以提高声望。

(10)学校研究人员获得产学研成果。

(11)学校获得更多实训基地建设的机会。

(12) 企业可以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来源。

(13) 学校协助行业建立技术标准。

(14) 通过获得新技术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15) 帮助行业降低研发成本。

(16) 帮助企业寻找高技能的员工。

(17) 有助于培训公司的人员。

(18) 有助于发展行业的特定技能。

(19) 有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0) 帮助公司加强社会公共关系。

(21)帮助企业维持稳定的员工招聘。

(22)企业获得税收减免。

3 研究方法

3.1 问卷设计

本项目问卷调查针对广州地区高职院校和南沙保税区物流行业企业,收集被调查对象对于22个校企合作动机因素的评估。问卷使用Likert 五度量表,问卷第一部分要求受访者对重要性进行评分,“1—非常不重要”“2—有些不重要”“3—普通”“4—有些重要”“5—非常重要”。然后,受访者再根据他们的经验,对动机因素的表现进行评分,“1—表现非常差”“2—表现有些差”“3—表现一般”“4—表现比较好”“5—表现非常好”。

3.2 数据采集

受访者主要分为企业和学校双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和线上问卷的形式,从广州地区高职院校收回有效问卷153份,南沙新区物流业企业收回问卷161份,共计314份问卷。

3.3 比较重要性和表现性之间的差距

本项目研究22个校企合作动机重要性和表现之间差距,使用SPSS 21.0配对样本t检验,确认各种动机的重要和表现之间的显著差异(Sig<0.05)。

对314个样本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之后,排在第一的动机因素是帮助企业维持稳定的员工招聘(Q21),第二是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机会(Q2),第三是有助于培训公司的人员(Q17),第四是企业可以获得税收减免(Q22),第五是有助于培训技术熟练的毕业生(Q6)。可以看到在总的样本中,人力因素是校企合作双方最为看重的合作动机,在排名前五的动机因素中,人力因素占了三个(Q21、Q17、Q6)。学校对于企业能够带来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机会,有可能为高职学生或者毕业生提供实习或者是就业的机会,也是非常看重的(Q2)。财政因素也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非常重要的因素(Q22),地方政府有许多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企业有可能享有很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此外,有6个动机因素不具备显著性,它们排在最后6位,表明这些对于南沙新区物流行业的校企合作不是很重要的动机因素,分别是:学校协助行业建立技术标准(Q13)、帮助学校建立行业咨询委员会(Q7)、促进了学校课程的发展(Q8)、有助于发展行业的特定技能(Q18)、通过获得新技术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Q14)、帮助企业加强社会公共关系(Q20)。

3.4 比较广州高职院校与南沙新区物流企业之间的差异

对于南沙物流企业而言,有14个校企合作动机因素是显著的。排在第一的是企业可以获得税收减免(Q22),第二是帮助企业维持稳定的员工招聘(Q21),第三是有助于培训企业人员(Q17),第四是帮助企业寻找高技能的员工(Q16),第五是有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Q19)。企业动机因素中有8个要素是不显著的,同时排在最后8位以下,表明这些因素不构成广州南沙新区物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

对于广州地区高职院校而言,有10个校企合作的动机因素是显著的。排在第一的是学校可以提高声望(Q9),第二是学校可以获得更多实训基地建设的机会(Q11),第三是学校研究人员获得产学研成果(Q10),第四是帮助企业维持稳定的员工招聘(Q21),第五是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Q4)。其他12个不显著的因素对于广州地区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没有促进作用。

3.5 研究结果分析

对于南沙新区物流企业而言,参与校企合作的最大动机是获得充足的连续的人力支持,在排名前五的动机因素中,有三个因素都是企业希望获得人力方面的支持,分别是帮助企业维持稳定的员工招聘(排名2)、有助于培训企业人员(排名3)、帮助企业寻找高技能的员工(排名4)。由于广州南沙新区处于改革发展的前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區,物流产业、跨境电商等产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十分的旺盛,因此,物流企业在参与校区合作中,获得高职院校人才参与校企合作的最大动机。此外,财政因素和企业形象也是物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考虑因素。企业可以获得税收减免(排名1)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第一的动机因素,经济仍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优先考虑的动机。除此之外,广州南沙新区战略定位是国家级新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考虑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排名5)也是校企合作的较大激励因素。

对于广州地区高职院校而言,教育成果的考量是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因素。在排名前五的动机中,教育成果动机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学校可以获得更多实训基地建设的机会(排名2)、学校研究人员获得产学研成果(排名3)、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排名5)。学校参与校企合作希望能在教育成果的收获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帮助。广东省2018年通过了14个职教集团的建设单位,这些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较多、规模较大,因此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获得实训基地的建设(排名2),达到一定规模,可以职教集团方式开展合作,对于高职来说,有利于教育成果的产出,是校企合作的优先激励因素。此外,学校研究人员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产学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排名3),能够为学校带来成果与收益。学校与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无疑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机会,并且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排名5)。学校除了教育成果的因素,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声望(排名1),尤其是学校可以与较大的企业开展成规模的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项目化教学等合作,无疑对于学校声望的提高都有帮助。

4 结论和建议

在本次南沙新区物流产业调查中,获得稳定的持续的人力因素是企业较多的动机因素。结合实地调研中,大多数企业对于稳定的人员招聘、人员的稳定性较为看重,因此,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能够有稳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对于学校而言,教育成果是考虑最大的因素。由此可见,广州地区高职院校和南沙新区物流企业校企合作的动机因素是不同的,据此,本项目研究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高职院校主动出击,联合几家专业相近的兄弟院校或者相似的企业组建职教集团。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校企双赢为基本目标,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积极搭建本土的职教集团合作的桥梁,建设教育集团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满足企业需求。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开展多种形式人才培育项目,如现代学徒制,采取师傅带学徒,满足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的条件,学生一旦毕业就能够进入企业工作。既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又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此外,校企双方还能采取定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化教学、跟岗实习等多种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又能够解决企业担心人员招聘不稳定、人员不够的困难。

第三,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是高级知识分子聚集地的智力资源优势,加深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与企业进行科技开发、技术研发改造的合作,不仅能够实现学校产学研成果的转化,还能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为区域企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第四,校企双方开展定向合作培训。企业的员工进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支持学校授课。高职院校的教师到企业为员工开展培训,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定向培训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高素质的、与企业文化和岗位需求相匹配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殷红,米靖,卢月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2):11-17.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8GWQNCX016),项目主持人:宾婕;本文系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校级课题(项目编号:2019-SK-09),项目主持人:宾婕。

[作者简介]宾婕(1988—)女,湖南人,硕士研究生,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