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模式中的市场与政府的选择
2020-04-06熊洪波
[摘 要]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很好地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经济发展初期,运用政府的“威权主义”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东亚、中国。而经济一旦起飞,往往需要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明确划分市场和政府的界限都是不理智的行为,它们相互嵌入,相依相融。
[关键词]中国模式;权威主义;东亚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6.012
1 市场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指出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市场机制中一个最重要的指挥棒就是价格,价格连接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希望价格越高越好,消费者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双方在这样的博弈中追逐着利益最大化。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利润空间增加,逐利的生产者就会把生产资源转移到生产这种商品上,从而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相反,对于一个没落的夕阳产业,因为无利可图,要素资源在市场的引导下逐渐流出,向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流去。
(2)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0世纪初之前,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政府在经济中应该扮演“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政府对经济不加以任何干预,完全由市场来决定。这一观点因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而宣告失败,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正是因为自由放任而市场供过于求所导致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凯恩斯提出了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主张政府干预。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又陷入了“滞胀”的深渊,一些经济学家把这一切归咎于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重新又提出了市场的重要性,自由主义思潮一时兴起。它们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是都是反对国家干预,推崇市场调节经济。
然而这时的经济学界关于市场和政府的争论是完全对立的。到后来,随着理性辩证思维的发展,出现了“新古典综合派”,他们把以市场机制作为经济的主要力量的观点看成是微观经济学,把政府干预的一系列理论看作宏观经济学,第一次将市场和政府纳入一个体系中来探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都是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力量。
2 与东亚模式的比较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来,“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它们很快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后来的学者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称为东亚模式。
东亚模式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威权主义”。在政府的威权政治下,积极发展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使得东亚的一些国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东亚的一些国家政府通过制定强制性的经济发展战略,主导着整个国家的运行。
我国和东亚地区相比,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因为国土面积相对较大,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此外,我國的政治制度和东亚地区也不相同,我国实行的是一党专制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决定了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也会实行类似东亚各国的“威权主义”。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的经济也刚刚起步,中国政府利用威权使得这个过渡期平稳渡过。到1956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听命于中央统一调度”,所有企业都没有了自主权,这种政府威权在当时资源匮乏、经济落后时期,使得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有效配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完全由政府做主的计划的弊端逐渐显现。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可以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所以,1978—1991年被称作“市场作用逐渐显现”的“市场利用论”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对市场和计划的问题比较敏感,很多时候甚至将它们作为姓“资”姓“社”的标准,这一状况一直到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谈话才有了根本性转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是因为这次讲话,就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1992—2012年的这段时间,“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比“市场利用论”阶段,这一阶段市场活力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在政府和市场相辅相成下,政府为市场让出了更大的空间。
而跟东亚各国类似,经济一旦起飞,市场就应该起决定性作用。虽然我国和东亚地区的政治制度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政府和市场角色的选择。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此时的政府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代表——私营经济,简化审批手续和流程,提供制度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发挥中介职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国防安全保护,在与市场的博弈中慢慢淡化了“威权主义”。
3 中国经济发展市场与政府的选择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这集中力量的主体一定是政府,具有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的市场机制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对于宏观层面上的大问题,比如国防安全,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等都应该由政府来进行。当然,这些可以是在市场推动下进行。政府的调控受到市场的影响,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而且是政府和市场相依相融,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动态博弈过程,是相互嵌入的过程。
不管是“东亚奇迹”还是“中国奇迹”,很好地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将它们完美地融合而不是割裂开,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理由。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增长并不难,也许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使命,难就难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显而易见,这些成了政府的职责所在。
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增长的某一阶段,可能政府角色多一点,在另一个阶段,可能市场的角色多一点,这些都要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定。比如,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大,市场疲软,这时就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等经济运行平稳了,政府就要退居其次,让市场在经济的“新常态”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如果在市场的指引下经济增长遇到了瓶颈或者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政府就要站出来,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没有绝对的“威权干预”,也没有绝对的“自由主义”,只不过是在这一阶段计划多一点,在下一阶段市场多一点,即便如此,“这一阶段”也有市场,“下一阶段”也有计划。市场和政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割裂的。
参考文献:
[1]刘儒,王媛.市场与政府的互补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18(5).
[基金项目]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下广西贸易便利化体系构建及策略选择”(项目编号:KY2016YB424);梧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C003)。
[作者简介]熊洪波(1981—),女,汉族,湖北鄂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