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全科教师卓越培养目标下高职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04-06欧阳钦
【摘 要】本文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为例,对小学全科教师卓越培养目标下高职中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针对中国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对标小学全科教师卓越培养目标,参照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理念,对课程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加以重新认识,并围绕教师素养、课堂改革、学生学科思维养成三方面,提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思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决定作用;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专题的研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科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进而形成学科思维;搭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环境;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全科型小学教师 卓越培养目标 中国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9-0147-04
我国全科型教师培养始于20世纪50年代,期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随着城乡教育差距的进一步加大,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再次被提到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随后,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再次提出要“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双语教师、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 2014年8月,教育部对全科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出台《关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首次提出“卓越教师”的概念,提出“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带动下,从2013年起,广西、江苏、安徽等省份陆续启动全科教师的培养计划,并在办学过程中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实践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在各个学习阶段中所处的重要作用毋庸赘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照此推断,作为全科型小学教师,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運用语文的规律,践行语文实践性的特征。以此类推,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全科)专业基础课程,中国文学的教学改革也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但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
中国文学是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内容是讲授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学发展史,其中涉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学思潮与创作倾向、主要文体演变史、各时期重要代表作家与作品,以及基本的文学理论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知识,形成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判断与研究能力,掌握一般研究方法,并能借助文献独立分析评论作家及作品,具备毕业后胜任小学全科教师语文教学的能力,尤其是古诗词及文言文教学能力。
一、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中国文学往往在第一、第二、第三个学期开设。虽然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极广,时间跨度大,但是课程开设课时较少,三个学期仅96个课时,这给课程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首先,课程教材可选的不多,绝大多数都是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相对于“小全”的学生,无论是在校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就业,都不合适。其次,高专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的学生虽说是特招,在校期间学杂费全免,毕业后甚至还有正式工作安排,但从近年来的招生数据看,仍然吸引不了高中优秀毕业生的加入,招入学生的高考分数绝大多数都是二本以下,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四大名著都没完整读过,他们的印象仅停留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片段上,古文诗词的储备数量寥寥无几,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技巧几乎都是一片空白。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对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关系不大,甚至认为只要掌握小学阶段的几篇课文就能应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需要,没必要在时间漫长、作家众多、作品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课程中花费太多时间,导致对该门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动力。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灌输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几乎没有,教学效果甚微。教学考核以书面测试为主,学生的成绩也仅限于卷面的考试。
二、对课程的重新认识
追根溯源,探寻课程改革路径,应重新认识课程的核心概念。
(一)对课程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作为相当教育国民的一员,必须履行对本国经典接触的义务,实用不是经典训练的价值,文化才是其终极的目标。为此,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文学,不能看作工具性的学科,而应当成培养人文素质的课程。中国文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传承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人们丰富情感生活的文本参照。为此,在课程的定位上,应当把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作家精神活动的探究和学习中,即不仅要讲授文学发展史基本过程中的相关文学知识,更要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正确而明晰的认识。在对经典文本解读赏析中,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精神底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进而提高其思辨能力,并在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适度拓展。
(二)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认识
一方面,优秀文学作品是作家理想人格的展现,作家们忧国仁爱的思想、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作品中呈现出的写作风格或豪放飘逸,或沉郁顿挫,或恬淡自适,或超然物外,成就了绚丽多姿的文学园地。这些体现作家不同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作品,为现代人构建自己的理想人格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纯熟精美的文体特征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从楚之骚到汉之赋,从唐之诗到宋之词再到元之曲、明清之小说,一代均有一代之代表文学。而作品创作中使用的诸如“赋比兴”“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以及作品和谐的音律节奏,曲折生动、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无一不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盛宴,陶冶我们的性情,锤炼我们的品质。因此,中国文学的课程教学,在打通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必须结合文学作品的解读,这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表里,二者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骨肉的融合。
(三)对课程体系的重新认识
基于課程教学理念的再认识,中国文学就应当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里不但涉及学科的交叉问题,也涉及传统文学文化内容整合的问题。文学的发展不是单线行进的,而是与一定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甚至与当时的地理、民俗存在密切联系。为此,要全面解读中国文学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不但要有古代汉语、文艺理论、文学作品选等课程做基础,还必须结合文化学、宗教学、伦理学做保障。在开设文学史、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等必修课程的同时,开设文艺理论等相关的学科作为选修课辅助教学。当然,中国文学的教学主干必须是文学原典和文学本体,但如果忽略了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知识,单以文学解释文学,学生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的发展规律,也难以真实、全面、深入读懂作品。
(四)对课程教学方法的重新认识
循着上述逻辑,传统的以单一知识灌输为主的课程教学方法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变灌输为研讨、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成为必须。
三、小学全科教师卓越培养目标背景下课程改革思路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涵盖了三大方面、六大素养的内容,即“自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参与”,“人文底蕴、实践创新、学会学习、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健康生活”。《意见》特别指出,“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础,是各门学科课程标准重新修订的宗旨和目标。对标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其实是《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延伸,是“核心素养”在教师培养领域的具体落实。
基于“核心素养”和“卓越教师”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的中国文学课程改革,其目标就不能停留在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践行语文实践性特征的工具层面,而应该在人文素养、学科素养方面要有所突破,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科毕业生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全科)的教学实践来看,要保证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应抓好教师、课堂和学生三个基本环节,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并想方设法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决定作用
教师具备了较高核心素养,就能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和课堂中的核心作用,才能因材施教“盘活”整个课堂。教师的核心素养涉及运用技术、文化和社会工具沟通的能力,自律主体的行动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具体而言,教师不但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的情感等综合素养,还必须具备跟他人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实践证明,核心素养较高的教师,能在人际关系网中成为焦点并获得广泛认可,而得到学生认可并获得他们的欣赏,则是师生关系中最有价值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拥有了较高的核心素养,往往能在学生心目中拥有迷人的人格魅力,爱屋及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把对教师的兴趣迁移到对该课程的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教师而言,核心素养的修炼,必须遵循由内到外的规律,不但要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补充新的文化知识和专业信息,而且在外要为人师表,着装得体大方,增强课堂的仪式感。课堂上,务求要读准字音,锤炼语言,简洁清晰地表达思想,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专业能力,完善教学技能,力求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知识,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二)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专题的研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科思辨能力
以往的中国文学课堂,大都围绕学科知识结构、学科原理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即以纵向的文学史知识为课程框架进行内容的传授,但在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方面几无涉及,学生只是被动接收一些概念性和常识性的知识,对文学史的发展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很难从纵向和横向角度综合领会作品的深刻内涵,更难在文学的发展长河中整体把握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也只能沦为知识的传声筒而不是积极的思考者。这与“核心素养”和“卓越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作为教学体系的关键一环,课堂教学涵盖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要素,落实到中国文学课程上,要从以往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换为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研讨为主,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感悟能力,并潜移默化地凝练成学生的人文素养。
1.通过翻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而言,中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数量少,且兴趣不高。为改变这一不利的学习状况,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尤其必要。
翻转课堂是一种对传统的课内外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将学习的时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后的教学模式。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将围绕教师课前布置的专题,结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的所获所虑,通过测试和师生研讨的方式铺开,从而获得更深层次、更有针对性的理解。在课前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观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等课程相关学习资料,还能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课后,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实际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通过个性化学习,师生都能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学生学习更加灵活、主动,其参与度也显著提高。“要我学”转换成“我要学”,并逐步养成“我能学”。互联网时代学习的突出特征,是学生学习更加灵活自由,个性化学习方式更加凸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下催生出的新型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印刷术基础上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流程的彻底颠覆,并在此基础上将引发师生角色、课堂、管理等模式的系列变革。
学生课前围绕教师布置的一到两个专题提前阅读作品,瀏览名师课堂或者国家精品课程资源,把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与师生共同研讨,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思考题展开研讨、争鸣,而后通过课堂网络测验等方式测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并通过网络平台后台的统计瞬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思路,转换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课堂真正实现翻转,大大激发课堂的活力生机,培养和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
2.实施立体化课堂教学,将传统纸质教材与网络资源有机融合,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笔者通过收集课程相关教学资源,为学生课前预习提供多方面材料,使教与学时间在课前和课后实现最大化延长,并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化。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课程除连晓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纸质教材和电子资料外,还包括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辅助教材,同时还选取职教云课堂和中国慕课里的精品课程资源,涵盖从先秦文学至清代文学所有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与武汉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全国50多所院校共建国家级教学资源库。中国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内容非常丰富,不但有各章节内容的微课,还包括作业、测试等课程相关的几乎所有内容。教师教学活动中就能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改变传统课堂中枯燥的灌输教学方式,通过动画、声音、图像等手段冲击学生的听觉、视觉,并利用平台后台的统计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调动,并营造出轻松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也能通过课前研习资料,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同一个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并将问题留待课堂或者线上与教师讨论。
3.课程教学中强调阅读和背诵,并将它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主要部分。中国文学课程以文学发展史为主线,各时期作家、作品为补充,只有剖析和阐释作品中文学现象思潮、风格、理论,才能更形象地理解文学史的发展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悉文学作品,尤其是作品中的经典篇目。要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大量的阅读和反复的背诵是必不可少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在大学校园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背诵非常少,中学阶段的学生读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修正,必将影响课程改革效果。
在笔者的系部,虽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背诵有要求,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全科专业每学期仅有32课时,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阅读背诵情况几乎不可能。考试中由于题量限制,也不可能加大默写题的题量。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课前明确告知学生要熟读和背诵的经典篇目,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利用早读和晚自习检查学生背诵情况。教师同时督促学生养成写阅读笔记的习惯,并把阅读、背诵和阅读笔记的完成情况纳入期末总成绩。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进而形成学科思维
学生语文素养,包括广阔的文化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语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科思维。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难点就是学科思维。个人的发展是超越,还是被限制,由对事物内在联系认识的程度所决定,由对事物发展规律掌握的程度所决定,由对事物决定因素的洞察程度所决定。文学学科思维指的是解读文学作品的文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等,具有深刻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形象思维能使文字转换为可感的形象,逻辑思维能解读作品的结构及内在的条理性,创新思维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为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充分利用课前研读、课堂研讨、课后研究条件,以问题为引导,以自主思考为手段,将学生真正引入中国文学浩瀚的海洋中畅游,使其切实体会中国文学的博大情怀和深邃魅力。
(四)搭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环境
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构建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环境,巩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笔者利用校内课外丰富多彩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中华古典诗词朗诵、话剧表演、儿童剧等旨在锻炼学生能力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活动空间中丰富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课堂超越,学生在活动中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形成问题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磨炼意志,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创新实践的良好习惯。同时,利用学生试讲、见习、实习或者写作毕业论文的机会,考察检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系统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对于中国文学课程的评价机制,笔者所在的系部沿用的都是考试加平时作业的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40%。评价面比较狭窄,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状况。许多学生为完成作业,不惜上网抄袭,教师批改的作业量巨大,也很难一篇篇确认作业是否抄袭,最终造成学生取巧应付、教师疲于对付的不利局面。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笔者首先从评价内容的改革着手,变结果式评价为过程性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把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考核列入考察内容,即把学生的学习态度纳入考察之中。
其一,考核方法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包括口试笔试、闭卷开卷、考察考试,学生为完成任务,考前拼命加班加点、死记硬背进行突击,虽然也能取得不错成绩,但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却毫无长进。传统的考核方法,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尤其是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缺少了这些评价,学生仅凭考试成绩衡量自己,所得结果难免存在偏颇。因此,教学评价中应加入学生自我评价,使其在对学习过程的回顾和反思中有所收获和体会,在对照出自己学习的不足中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方法,加强和教师的合作沟通。这也能无形中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其二,评价标准的完善。中国文学的学习在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心灵。因此,评价的标准应重点考核他们在课堂上或者课外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以此督促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研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中国文学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探索实践的过程,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尤其必要。在卓越教师的培养背景下,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高职中国文学课程改革更是势在必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但仅仅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小学教育专业(全科)中国文学课程改革,应通过定标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的重新定位,把对学生的理想人格建立、人生体验的扩展和对文学营养的汲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采取更加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社会,使课程更贴近现实、更接地气,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夫之.船山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2011.
[2]王锐.中国古代文学仍须注重诵读教学[J].黑龙江教育,2006(1).
[3]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小学全科定向免费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及检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GXGZJG2015B087)
【作者简介】欧阳钦(1973— ),男,广西钟山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责编 郭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