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与实践
2020-04-06滕国宁
【摘 要】本文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可采取“五个贯穿”培育路径,即贯穿产教融合全过程、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贯穿文化塑造全过程、贯穿习惯养成全过程、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等,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措施:实施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计划、实施“技术技能明星”培育计划、实施工匠精神实岗培育计划、实施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计划。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9-0026-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对从业者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特征和灵魂,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与使命。高职院校要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大军。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引发的技术变革、人才需求变革对高职院校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当前产业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新形势,推进内涵式发展,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五个贯穿”(贯穿产教融合、贯穿课堂教学、贯穿文化塑造、贯穿习惯养成、贯穿实践教学),增强人才的有效供给能力。
(一)贯穿产教融合全过程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精髓和改革方向,高职院校作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经济发展靠工业,工业发展靠人才。我们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应同步推进职业教育园区与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优势产业培育同步进行。高职院校要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班、顶岗实习,让人才培养对接岗位能力,课程内容对接职业资格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通过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让学生走进企业一线躬行践履、知行合一,实现从知识、技能到素养、精神的高度融合,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
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课程设置、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顶岗实习和考核评价等全过程,将培养工匠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发工匠精神培育特色课程,通过人文课程、职业生涯教育、技术理性培育和引导,做到课堂教学与工匠精神教育融通,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线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工匠精神实岗培育”活动,组织成批次学生深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现实工作情境中增强精益求精、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等职业精神。举办学生技能节,选树、宣传学生“技能明星”,展现他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邀请技能大师到校传艺、授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三)贯穿文化塑造全过程
高职院校在推进校园文化活动中,可充分发挥区域工业文化的优势,推进“一院一品”“专业文化+企业”校园文化建设,举办“能工巧匠大讲堂”“校友大讲堂”“企业家大讲堂”,探索“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文化渗透路径,让工匠精神植根于学生内心的修养,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规划,尤其是强化实训基地、实训室的人文环境建设,围绕企业员工行为规范、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内容,充分利用实训室资源,从理念到行为,从管理到布局,从硬件到软件,从室内室外到走廊过道,从墙面到地面,使实训室人文环境处处体现出工匠精神。
(四)贯穿习惯养成全过程
高职院校可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在强化培育工匠精神中探索实施学生“361成长计划”,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三年六学期一千日进行科学规划,具体为:一年级重在筑基,侧重行为规范养成和学习生涯规划,强抓质量、强调懂做人;二年级重在砺能,致力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育,强固技能、强调精专业;三年级重在致用,着力实践能力提升,强化特色、强调会做事。制定《学生“361成长”指南》,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培育目标融入学生“361成长计划”,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学生在校每一天的成长全过程。
(五)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以深化理论、熟练技能为目标,是培育工匠精神最直接、最重要的路径。高职院校要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模式,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其中,不断完善生产性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岗位工作任务中,按照“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加强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使工匠精神与技术技能培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提升、对生产环节的严格控制和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中,认知、体验岗位的职业标准和职业精神,在具体的职业场景中体验工匠精神的价值。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注重以铁路职业能力锻造人才,以工匠精神培育人才,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学校培育工匠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实施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计划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性作用,把工匠精神作为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素养,列入各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联合铁路行业企业,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群的专业文化建设中,建立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行、校内实训与社会实践贯通的工匠精神培育课程体系。对接铁路企业和行业规范,将铁路工种对岗位的特质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中,制定和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育人功能,强化专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力,将轨道交通行业的现实发展、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增加学生培育工匠精神的亲近感。开展校企订单合作,校企联合开发教材、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实施“技术技能明星”培育计划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完善“学、训、赛、节、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共建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师带徒,以技术创新、技能攻关、技术推广、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为重点,以点带面,成为学校技术技能人才交流与成长平台。学校持续十年坚持“学校技能节—区(市)技能竞赛—全国技能大赛”三位一体,组织技能大赛,培育学生崇尚技术技能、争创一流的精神,学校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行业、广西和柳州市各种技能比赛。学校强化技能竞赛对工匠精神培育的示范激励作用,选树、宣传“技能明星”,重点选树、宣传一批师生“技能明星”,展现他们以过硬职业技能所承载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三)实施工匠精神实岗培育计划
工匠精神扎根于传统学徒制,铁路企业长期具有师傅带徒弟的优良传统,这是铁路院校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基础。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严格将思想引领实践、专业技能实践、自主自治实践、认知服务实践、文体活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工匠精神培育教学融入学生大学学习生涯中,完善“铁路文化体验”“铁路春运社会实践”和“铁路生产性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企合作成立的“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每年组织近1000名学生参加铁路春(暑)运顶岗服务活动,组织大批次学生深入铁路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进行工匠精神实岗培育,通过铁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和选配带教师傅,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铁路环境、铁路岗位工作任务中,依照规范的职业标准磨炼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精神。
(四)实施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计划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工匠精神進校园、进专业、进班级、进课堂、进社团,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铁路文化与校园文化融通。一是持续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客座教授进课堂、专业教师进企业的“三进”工作,依托成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安排技能大师到校传艺、授课,邀请优秀校友到校举办“优秀校友大讲堂”活动。通过将大国工匠、技能大师、杰出校友请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传授做人学艺的经验和体会,生动展示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着力培养学生敬业守信、精准求精、勤勉尽责的工匠精神。二是开展弘扬工匠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将产业文化、工匠精神的学习和体认分解细化成主题教育、社会实践项目,以青年学者沙龙、柳铁青年说、班级大讲堂、科技制作、企业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使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师生共同的一种文化自觉。三是打造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铁路匠心文化教育基地,综合运用铁路机车、轨道类实训基地等铁路元素,融入铁路设备、铁路文化、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等内容,采用实物与图景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将校园打造成为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产教融合的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建设铁路文化校园,以铁路文化为主题命名校园道路、楼宇等,使铁路文化和工匠精神渗透到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汤艳,季爱琴.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2]肖波,肖霞.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8(14).
[3]张素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途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基金项目】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柳州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与实践”(SKLQ2018-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滕国宁(1980— ),男,壮族,广西扶绥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动力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