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六轮”让课堂生花
2020-04-06鲁静
鲁静
2019年3月,笔者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为课例,为全市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师上了一节“五步六轮”模式研究课。这节课重点展示了甘井子区龙泉小学一个学期以来的“五步六轮”课堂模式实践成果。“五步六轮”课堂模式,是由大连教育学院小教研训中心夏德刚老师集多年教学经验与现代教育理念于一体精心研发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五步环节为轴,师生六轮为翼,倒“T”识字创新,“语用拓展”为要,分层作业保底为鲜明特色的一种新的课堂模式。通过这节课,笔者感受到了精彩的师生互动,真实的课堂效果。
打破传统识字法,催生课堂真趣
本次“五步六轮”模式下的语文课,一开课便是不一样的“烟火”。新课标要求低段“学习独立识字”、中段“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高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但在以往教学中,偏于“识字”而失于“独立”,把目标紧紧锁定学生当堂课“字词”的钢性接受上,而无暇顾及树木后的一片森林。于是,“包办代替”钳制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识字,仿佛一队迈着整齐步伐的师生向我们走来,可我们终究很难听到脚步落地的回响。而本次课的识字环节,第一层次教师“导”,体现“扶”,即领读词语、指读单字、齐读单字等,简洁高效,力图形成课堂约定。第二层次的合作识字,呈现“并联”流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教师围绕“四个关注点”,即“A提醒字音、笔画;B交流识记方法(低);C理解字词意思;D组词巩固。”提出合作要求,促使学生关注关键、关注难点、关注不同语境下字词的不同意思,真正突破字词障碍,从而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把探究的乐趣还给孩子,把争论中究根问底的质疑精神还给孩子。一改以往识字环节的教师“牵”动,而是在简约的音形辨识的基础上,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地探究字“意”这个要核,从而完成了课标要求的“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的要求。这一节课下来,笔者感受到孩子们是兴奋的,路径不一的小组汇报取代了踉踉跄跄的跟随和为了表现自己而故做的“提醒”,学生离真实的语文和真实的课堂更近了。
高阶思维,提升课堂品质
笔者所在校以省级规划办课题“构建小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载体,关注孩子们的快乐体验及思维建构,坚持关注学生“思维活跃问题化”“合作学习自动化”“习惯养成层次化”“方法多样儿歌化”的四化学习样态。
在設计本课教学时,笔者将“思维活跃问题化”与“五步六轮”生成“主”问题对接高阶思维紧密融合,以孩子们自己吹泡泡的情境创设,引出本次课的主线问题:冰心奶奶小时候是怎么吹泡泡的呢?进一步形成孩子们的思维线:用什么吹、怎么吹、结果如何、技巧补充。接下来,“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顺然成了孩子们最为期待的语言之旅,言语支架越发清晰,趣味语言渐入佳境。这避免了以往语文课堂动画片似的一问一答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以思维模型为阵地,以语用练习为突破口的语文实践活动。于是,思维的张力调动起所有孩子尝试表达的欲望,孩子们曾经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最近发展区问题,在一次次积极地思考中获得“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每一次表达起点的飞跃,每一次互评后的再度攀高,都极具思维段位,对接高阶思维。作为授课教师,对教育、对语文的情愫一次次被点燃:和孩子们在一起,和语文在一起,真好!
在教学中发现感悟
“不谈学习是亲生,一谈学习是冤家”,以家庭作业为导火索的家庭矛盾,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关注的社会问题。相关资料也频现家长因为监管孩子写作业积郁成疾向心理医生求助的案例。所以“五步六轮”下的语文课,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精设分层作业,而且力求课后作业的课堂化处理。本次课,分层作业为“吃不饱”的孩子提供了“养生食堂”,同时更为“消化不良”的孩子提供了“课后作业课堂化”的实效帮助。所以在笔者留完作业后,班级传来“哦噻”的声音,甚至还有学生说:“快点放学吧。”因为这个家庭作业对于学生来讲,没有难度却有可提升的空间(笔者给学生提出了评价和奖励标准),没有纸上谈兵的枯燥无味却有实操基础上的“生龙活虎”。经过了课堂上的言语比较、言语评析以及课后作业的无缝衔接,第二天打开孩子们的“小练笔”,发现他们言语的创造力,真是棒极了!而且很多学生与老师分享了和爸爸妈妈做完泡泡一起去广场吹泡泡的美好场景。窦桂梅曾说:“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们两个园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而这些,应该可以视为花园建筑的一角了!
“五步六轮”语文教学模式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如何上好精读课的行动指南,为日后的创造性课堂做了有力奠基。而“五步六轮”大模式里的精髓要义,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感悟、内化;“五步六轮”模式的纵深开拓,还需要教师继续潜心钻研,用心实践。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龙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