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CFA学徒培养模式在职教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06余冰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余冰

【摘 要】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论述CFA学徒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应用,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提出建立CFA实践教学目标体系、CFA实践教学内容体系、CFA实践教学保障体系、CFA实践教学评价体系、CFA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构建“前置、中续、后拓”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CFA学徒培养模式的本土化,促进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关键词】产教融合 CFA学徒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037-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標。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办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全面落实和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的精神。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缺少整体优化和独立性,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创新能力不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背景,职业院校要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再进行本土化探索,校企协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将企业一线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增强学生的实习实训效应。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与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冠名班,校企合作拥有一定的基础,但还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出于经营性利益的考虑,希望接收到的学生具备直接上岗创造效益的能力;学校出于人才培养的考虑,希望企业能在提供实践岗位的同时担负起学生的实践教学义务。在供需关系无法对接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质量大打折扣。本文对法国学徒培养中心和法国职业院校成功的合作模式进行本土化探索,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产教融合将人才的高质量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CFA实践教学体系本土化的应用实践

CFA即CENTREDEFORNATIONDAPPRENTIS,是法国学徒制模式学徒培养中心的缩写。法国职业院校与学徒培训中心的合作模式是,通过平台化的方式重新整合学校、企业、学生以及相关的资源,学生在学校里通过学习获得理论知识,在企业的实践环节中获得工作经验;并且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入,以保障其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在学徒制期满后,学生可以双向选择,企业也可以继续雇佣学生,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这一合作模式也使学校获得了更多的企业资源,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就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结合我国国情及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法国学徒制模式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

(一)建立CFA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精准定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向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建设首先应从学校层面进行思考,合理定位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通过举办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会、企业家访谈等活动,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目标,最后构建相应专业的目标体系。在CFA学徒培养模式的实施中,学徒培养中心联合企业、学校根据“前置、中续、后拓”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应学生每个阶段的知识及性格特点重构实践教学目标,让职业能力的达成更具连续性及质量得以保障。

1.前置实践阶段是指中职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时产生的企业课堂实验(训)模块。学生在此阶段培养自身对行业的感知认识,深入了解行业,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与热爱,提高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形成自身的基础力。

2.中续实践阶段是指中职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进行的跟岗实习。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通过在真实的工作岗位实习,检验在校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地形成自身的技术力。

3.后拓实践阶段是指中职三年级的顶岗实习阶段。这个阶段通过之前两个阶段的铺垫与反馈,学生已掌握产品的出品技术及娴熟的服务过程,能达到即刻上岗的要求,这时要培养的是衍生力,包括表达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及传播的能力,重点塑造学生的“软技能”,即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等,使学生具有更好的知识和职业的迁移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建立CFA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标准

1.合理划分实践教学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当遵循从基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培养规律,将实践教学的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递进的培养层次。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形成掌握技能的基础力;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技术力;通过综合技能训练,学生掌握创新实践的拓展力。

2.规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在CFA学徒培养模式的实施中,学徒制联合培养中心牵头与企业、学校共同开发相应的实践教学指导文本,明确各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能明确“我要学什么、我要教什么”。

(三)建立CFA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提高教师团队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教师团队建设,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面对教师的教学任务等相关工作比较繁杂、学生的实践教学管理不细致等问题,学校通过实施CFA学徒培养模式,解决实践教师队伍短缺的问题,构建师资团队互聘互培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学徒培养中心的师资大多由企业一线员工及管理人员组成,可在每个实践环节之前为学生完成岗位认知培训、岗中追踪、岗后评价反馈的工作,并解决企业与学校在人才供需方面“两张皮”的尴尬。学校教师也可进入学徒培养中心进行技能培训,有效提高行业经验及岗位技能。

(四)建立CFA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使人才培养形成有效闭环

对于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际运行状况,学校各级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管理制度,保持有效的跟踪监控。从学生入学开始,学徒培训中心就建立一份学生实践教学档案,根据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提供实践学习单位,由专门的实践教学团队跟踪与监督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建立预警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动态管理。针对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徒培训中心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各类技能培训,管理费用由雇佣学生的企业承担。建立学生个人实践教学档案,从技能、性格、意识多方位对学生进行反馈追踪,每个实践教学阶段的评价反馈都指导学校、学生在后续教育教学中的教学与学习,最终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具有良好知识和职业迁移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职业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五)建立CFA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下的CFA人才培养中心,设计企业评估表格,从企业团队人员面貌、管理层专业度、企业晋升机制、内部培训系统、企业关怀等9项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并挑选优质企业进行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学校层面从顶层设计上制定总体性制度,各二级管理部门根据其职能,出台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管理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二、CFA學徒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实现CFA学徒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探索,构建“共育、共管、共担、共享”的合作模式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与广州沐辰学院合作,建立联合学徒培训中心,能更敏锐地感知市场发展,根据企业需求更精细、更个性化地设计学生的培训规划,并利用灵活的机制聚集教学资源。同时,学徒培训中心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起更有效沟通的桥梁,校企间共同开展招工招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促使学生获得职业成长。学徒培训中心的出现,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构建起“共育、共管、共担、共享”的共向合作模式,几年来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活页式教材,联合申报获区级教学成果奖、区级重点课题立项等一系列成果,企业节约了人才培训成本。

(二)构建“前置、中续、后拓”的实践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力、技术力、衍生力

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拓展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但是,原有的时间教学体系缺乏连续性,建立“前置、中续、后拓”的实践教学体系,能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过程等客观因素进行阶段性划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力、技术力、衍生力。以“咖啡制作”课程为例,构建“前置、中续、后拓”的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

学校与学徒培养中心的合作模式保障了“前置、中续、后拓”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学徒培养中心全程参与整个教学体系,从设计、实施、评价、反馈几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我国对校企合作模式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在全国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重新整合企业、学校、学生及相关资源要素的平台化思维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引入社会培训机构,多方协同合作,让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行业的需求,将实践教学各环节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把学生三年的实践学习时间分割成为前置、中续、后拓,对应学生“三阶三力”的培养,并重视实践教学对后续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具有良好知识和职业迁移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良好职业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使企业、学生、学校多方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贠聿薇.法国学徒培训中心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模式分析——以巴黎第一大学旅游高等研究院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1).

[2]康宇飞.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8(4).

[3]饶丽娟.高校产教融合运营机制存在的盲区与突破[J].中国成人教育,2018(12).

[4]赵永红.缩短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距离[N].中国教育报,2018-07-10.

[5]李长萍.基于市场导向一体化平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7.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CFA学徒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GXZZJG2020B2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余 冰(1986— ),女,广东人,柳州市职业教育研究所校企合作研究室教研员,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服务与管理。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