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经验,让幼儿主动学习
2020-04-06雷志洁
雷志洁
摘要:有生命力的幼儿园课程存在于幼儿的生活里、行动里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信任和支持幼儿的尝试与探索,为幼儿创设做事的条件,让丰富适宜的资源为幼儿带来综合、有效的学习。而在师幼之间经验的不断互动和生成中,发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课程才更具有鲜活性和生命力。
关键词:经验生长;课程资源;课程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12B-0061-03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的进程,需要站在质量的高度,站在帮助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站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提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整体水平。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探索,南京市鼓楼区星星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儿童观和课程观,环境与资源不断优化,幼儿活动过程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加强,幼儿活动的类型、策略丰富多样,课程适宜性正在不断提高。
随着课程园本化的推进,我们在不断地追问:幼儿园课程是什么?幼儿园课程在哪里?虞永平教授的话唤醒了我们的认识:幼儿园的课程就在幼儿的生活里,在幼儿的行动里,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在现场、真实情境中的课程才具有鲜活性,才具有生命力,因为它源自儿童的生活世界,依赖于师幼之间经验的不断互动和生成,体现于其自身存在的创造性过程。
一、 将教案转变为行动方案,发现儿童经验的生长性
我们知道:一个再成熟的课程方案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幼儿园,无视儿童的现实状况和本园的实际条件,原封不动地使用现有课程,教师只能成为一名忠实的“教书匠”。课程计划需要实现转身,要首先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儿童能得到的是什么。
“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中班下学期“我们的家乡”主题活动,需要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感知家乡的方方面面,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一)源于儿童生活将教案转变为行动方案
在年级组课程审议的时候,教师结合文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活动的开展应该是建立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些经验怎么办?主题中有大量的外出参观、游览的活动又该怎样进行呢?涉及车辆安排,如何保障安全?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而主题活动的经验又是相互关联、紧密结合的,如果没有家乡主题的经验,幼儿进入大班需要建立祖国概念时又该如何?
在家长会上,我们提出设想:请家长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得到家长的一致赞同。我们在与幼儿多次讨论后,选取了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几条线路。各家庭自由商讨,结伴选择路线报名,历时4个双休日把浏览过程制作成画册,带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每个家庭只需完成一条线路,幼儿之间就有六条线路可以共享交流。
(二)关注儿童经验的发展趋向
“幼儿园课程应该属于经验,要从过于关注知识、关注教师、关注上课方面回归到经验上来,而回归经验意味着回到儿童、回到生活、回到游戏、回到活动”[1],意味着强调儿童主动学习和探究。
从儿童关注的话题展开活动,我们会发现更多的教育契机。“童眼看金陵”活动日记在幼儿园里成了最受幼儿欢迎的閱读材料,除了在主题墙上的展示,幼儿在阅读区捧着画册相互询问,在表演区争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在美工区拿着颜料画雨花石,在南京地图上找寻自己走过的地方,在建筑区搭建城墙……这些都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只是提供帮助,与他们共同讨论所需要的材料或场地,并在幼儿想出新点子时给予支持,将幼儿的浅层兴趣转化为深层探究兴趣,将个体零散经验转化为全体幼儿的经验。
(三)顺应儿童经验的发展逻辑
在幼儿园开展了这么多有趣的活动之后,幼儿又有新想法:“老师,南京的很多地方你都没去过吧?”“老师,我想带着你一起去看南京!”怎样回应幼儿的要求?教师们又展开讨论,并设计了既能满足幼儿、教师和家长需求又切实可行的方案。
幼儿和教师对这次外出活动充满期待,展开了多次的讨论:有的想带帐篷、吊床,有的想带帽子、眼镜等防晒用品,还有的担心遇到坏人或者掉进泥坑。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关心、疑虑的问题都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例如:典典担心掉进泥坑的问题,她的好朋友一句话就解决了:“我会紧紧牵着你的手仔细看路,不让你走到泥坑旁边。”讨论活动让幼儿不断带着问题建构新经验,使幼儿的经验不断积累。
“童眼看金陵,小脚去踏青”活动是“我们的家乡”主题园本化实施的尝试,我们把课程中的外出参观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一开始是幼儿闹着要去,后来是家长越玩越有趣,带着幼儿跑遍了所有的线路。连许多“老南京”都说很多地方自己没去过,感谢幼儿园创造这样一个机会,让幼儿对南京有了更深的了解,让自己换一个角度看看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城市。
课程实施路径与内容的丰富,给儿童带来更多的探索、体验,处处散发着生命的活力。所以,当幼儿园课程关注了儿童发展的逻辑,关注了儿童生活的逻辑,关注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儿童自然也成为课程的主体,使课程具有了儿童本身的意义。
二、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儿童,相信儿童的学习能力
户外是安吉地区幼儿园游戏的主要活动场所,“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是这些游戏坚定信念,把幼儿根据自己意愿开展的真游戏还给幼儿,是安吉地区幼儿园游戏的理念。在本园,学安吉地区幼儿园的户外游戏不是盲目的跟风行为,而是我们迫切需要在游戏中重新认识儿童,相信“儿童是一个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在安吉地区幼儿园幼儿户外游戏中,我们看到属于幼儿的游戏是怎样发生的,看到幼儿是一个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看到幼儿在自主活动中的交往,问题的解决,每个幼儿不同的学习特点。当我们感叹安吉地区的幼儿真幸福、真厉害的同时,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可以做什么呢?
我园首先添置低结构活动器材,当人字梯、竹梯、轮胎、长板等材料出现在眼前时,一个个疑虑在教师们心中徘徊:幼儿敢翻爬过高高的人字梯吗?万一摔下来怎么办?这么多材料,幼儿能搬动、会收拾吗?于是有了一次体验式教研活动,幼儿被按小中大年龄段分为三组,来尝试各种材料的玩法。体验之后,教师达成共识:我园的幼儿没有玩过这样有挑战的活动,无论身体还是心理,均需要有适应的过程,起步应该从熟悉材料开始。尝试初期,材料都是教师事先摆放好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去接触、熟悉人字梯、竹梯、长短板这些材料,消除害怕心理,教师分布在各点观察幼儿活动状况并保证幼儿的安全。
一段时间之后,幼儿开始参与收拾和摆放,原先的场地和玩法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对户外环境进行改造,修建了器材室、木栈道、沙池等,三楼平台添置了攀爬网、吊环、木质攀登架等,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可以乐在其中的户外活动区。这是一个有着低结构材料并高度开放的环境,在这里幼儿拥有游戏自主权。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都由幼儿自己做决定。在这里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从容地完成自己的游戏意愿,能够实现对材料的探索、对游戏的规划,对场景的搭建,尽情地游戏并释放能量。
从户外游戏开始改变我们的儿童观,是落实游戏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当游戏不再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场景、提供好的材料、启发好的情景来玩,当教师不再埋首于大量的制作材料中,不再忙于收拾“战场”时,教师在幼儿的行动里,在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看到幼儿真实的想法、经验和发生的学习。这些发生在现场的活动给予幼儿丰富的生命体验,也彰显了鲜活的课程生命力。当教师能够将在户外活动中获得的关于儿童观的新认识迁移到一日生活中,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就是在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三、以儿童意识丰富课程资源,支持儿童生动有效的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2]幼儿园课程要为幼儿创设做事的条件,让幼儿在做事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没有资源就没有真正的活动,只有丰富适宜的资源才能带来综合、有效的学习。
以前一谈及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资源“高、大、上、多”,感叹自己的资源“小、陋、寡、简”,一筹莫展。现在,我们有了儿童意识,决定了我们看待资源的态度与视角。
在这里说个关于竹子的趣事。春天到来,教师筹划和幼儿一起开展种植活动,在网上购买了20根细竹竿预备给植物爬藤,但收到的是粗竹竿。这事若放在以前,20根竹竿不是被退货就是被搁置于角落无人问津。但是,这一次竹竿被教师放在了户外休息区的木凳上,理由很简单:“看看幼儿会做什么”。教师有意识地把幼儿带到这个区域自由活动,眼尖的幼儿立刻有了新发现。竹竿陆陆续续被幼儿拿在手中,看到教师鼓励的眼神,他们很快投入对新材料的探索中。不到5分钟,出现了6种以上的玩法:骑马、钓鱼、撞钟、抬轿子、打桩机……这之后,教师开始琢磨,一根粗竹竿就可以引发这么多有意思的游戏,如果再添加不同长短的细竹竿、竹筒呢?既然发现了好材料,怎能让它埋没?于是大家请门卫师傅寻访周边手工艺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幼儿园花费不多的资金定制了一批细竹竿、粗竹筒,投放之后又一次引发了幼儿的主动学习。
渐渐地,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课程资源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动态过程。幼儿园里每一个人都是课程资源,且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当我们树立儿童意识,将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事物、材料、文化等都作为幼儿的学习载体,支持他们基于现实发生的事情进行自主讨论、探究、交流时,就能捕捉到儿童生动的学习行为。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归根结底是一个改变固有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由内而外自我修正,自我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从儿童出发,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意识,让发生在现场的课程焕发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过程意识与学前教育质量[J].幼兒教育·教育教学,2015(Z1):4.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88.
责任编辑:石萍
Abstract: A vital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exists in childrens lives, actions, and the process of find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learning interests and needs, trust and support childrens attempts and explorations, create conditions for children to do things, and let abundant and appropriate resources bring children to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learning. In the continuous interaction and generation of experie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children, the lessons that occur in real situations are more active and vital.
Key words: experience growth; curriculum resources; curriculum gam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