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宁县石家墓地M4、M166发掘简报

2020-04-0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与文物 2020年5期
关键词:标本长方形平面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石家墓地位于陇东地区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古峪沟以北的早胜原上,现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西头村(图一)。

2018~2019年在对石家墓地的发掘中,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27、车马坑1座。石家墓地地层堆积简单,分三层。第①层,耕土层:土色灰褐,土质疏松,厚0.3~0.4米。第②层,垫土层:土色黄褐,土质疏松,密度较①层略大,厚0.3~0.46米。出土有两周时期遗物及近现代瓷片等。第③层,垆土层:土色黑中泛白,上层疏松,下层粘结,厚约0.7米。包含物丰富,以两周时期遗物为主。墓葬及车马坑皆开口于该层下。现选取2019GNSM4与2018GNSM166予以公布。

一、2019GNSM4

(一)墓葬概况

M4位于发掘区东侧偏南,西北为M69,以南为M171(图二),开口于第③层——垆土层下。

1.墓葬形制

该墓为竖穴土坑墓(图三~五),方向182°。填土为五花土,黄土中夹杂黑垆土块、红黏土块及少量料礓石,土质较硬,经夯打。填土遗物以陶片为主,多夹砂灰陶,兼少量泥质灰陶,纹饰多为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甗、盆、罐、钵等。在填土发现玉器3件。

墓葬平面近似长方形,南北向,口小底大。墓口南北长5.51、北端宽3.6、南端宽3.53米,开口距地表深1.45米。生土二层台处南北长5.69、北端宽3.62、南端宽3.66米。二层给距墓底深约2.1米,北宽0.54、南宽0.6、东宽0.43、西宽0.45米。墓室底部距墓口深8.3米。墓圹周壁规整,距开口6.2米处向下至椁底,四壁涂有浅蓝色颜料,剥蚀严重,厚约0.1厘米(图三)。

图三 M4墓室

2.葬具、葬式

葬具 一椁重棺。

椁盖由16根圆木组成,横搭于东西二层台之上,间隙较大(图六)。圆木长2.9~3.3、直径0.07~0.1米。其上覆一层席子。椁底较平整,上铺一层席子。

椁室中部置重棺,已朽。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外棺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未髹漆。长2.56、宽0.82、高约1.23米。外棺东壁由7块南北向木板组成,自上而下,第1块木板高0.16、第2~3块高0.17、第4~5块高0.16、第6块高0.11、第7块高0.3米。外棺底板由五块南北向木板组成。从西至东,第1块宽0.17、第2~4块宽0.18、第5块宽0.11米。

图四 M4平、剖面图

图五 M4纵剖面图

图六 M4东西向棚木

图七 M4内、外棺及出土器物

内棺置于外棺中部,髹红漆。平面亦呈南北向长方形,长2.02、宽0.52米。盖板可见5块南北向木板(图七)。自西向东,第1块宽0.13、第2块宽0.12、第3块宽0.11、第4块宽0.1、第5块宽0.13米。其上发现2件“凸”字形玉饰。

棺四周及顶部发现铜翣、荒帷、池架及串饰等棺饰。其中,1件铜翣置于椁盖北侧中部,其余3件置于荒帷之上,由北向南纵向排列。8件翣角分别置于椁室东西两侧。在椁室东侧中部偏南处,发现有图案的织物残痕,以黑、红二色绘制,图案不清。推测应是荒帷遗存,覆盖于池架之上。池架之下的串饰遗存呈“”形分布。

骨架保存状况极差,葬式不明。仅存头部,朝南,已呈粉末状。头端位置撒有碎玉,其两侧有玉玦2件,颈部位置发现1串组玉项饰。

图八 M4椁室北端出土器物

图九 M4椁室西侧北端组玉串饰

3.随葬品的陈放位置

青铜器与仿铜泥质礼器,陈放于椁室北端,分别有铜鼎4、簋5、盉2、盘3、壶5、銮铃2件。泥鼎1、簋1、盉1、壶1件,其他泥器1件。方形蚌饰5件,置于青铜礼器南侧(图八)。漆器分置于椁室北端及西壁偏北处,有枓1、豆2、条形漆器1件。组玉串饰2组,与漆器位置相当(图九)。玉管1件,位于椁室北端东侧。

另外,北端西侧发现少量动物骨骼,可能与祭祀行为有关。椁室西壁偏北及近中部偏东处,各发现石戈1、石圭2件,置于椁室近中部偏东位置。其西南角发现少量植物种子。

(二)出土器物

出土器物可分铜器、漆器、玉石器、蚌器、泥器、陶器。

1.铜 器 共41件。有鼎、簋、盉、盘、方壶,銮铃、铃,铜翣(角)。

铜鼎 4件。大小渐次,形制、纹饰不尽相同,分三型。

A型 1件。标本M4:30,敛口,平沿,方唇,立耳略向外撇,腹较浅,上腹稍直,下腹下垂,近平底,有三角形范线痕迹,三蹄足收于腹底。腹部饰一周“C”形窃曲纹。口径6.5、耳长1.2~1.3、耳宽1.4、通高5.7厘米,重140克(图一〇,1;图一一)。

B型 1件。标本M4:44,侈口,斜平沿,方唇,立耳较直,垂腹,圜底趋平,三蹄足收于腹底,略向外撇,内槽留有范土。腹部饰一周衔珠重环纹。口径7.1、耳长1.7、耳宽2.2、通高8.5厘米,重310克(图一〇,3;图一二)。

C型 2件。近直口,斜平沿,方唇,立耳较直,半球形腹,圜底,有三角形范线痕迹,蹄足收于腹底,略向外撇,内槽留有范土。腹部饰一周正倒连续“C”形窃曲纹。标本M4:31,口径8.1、耳长1.4、耳宽1.7、通高7.5厘米,重250克(图一〇,4;图一三)。标本M4:40,口径6.5、耳长1.1、耳宽1.5、通高6.7厘米,重170克(图一〇,2)。

铜簋 5件。器盖与器身浑铸一体。器形整体呈盂形,圆形捉手,圆鼓腹,矮圈足。形制、纹饰不尽相同,分三型。

图一〇 M4出土铜器

A型 2件。捉手矮且大,圆鼓肩,肩腹部附斜向双耳,圈足外撇,底中空。肩部饰一周重环纹,腹饰瓦垅纹。标本M4:38,捉手径2.8、腹径7.3、圈足径6、通高5.5厘米,重450克(图一〇,9)。标本M4:48,一耳孔未对穿。捉手径2.8、腹径7.4、圈足径6、通高5.3厘米,重420克(图一〇,5;图一四)。

B型 2件。捉手矮且小,圆肩,腹部附双耳,腔内填实,圈足外撇较甚,底中空。肩部饰瓦垅纹,腹部纹饰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重环纹,下层为瓦垅纹。标本M4:39,腹部有若干残孔,圈足略残。捉手径2.2、腹径5.3、圈足径5、通高4.4厘米,重150克(图一〇,8)。标本M4:47,捉手径 2.2、腹径 5.4、圈足径 5、通高 4.4厘米,重150克(图一〇,7;图一五)。

C型 1件。标本M4:43,捉手高且小,圆肩,腹部附双耳,一耳腔内填实,圈足略向外撇,无底。肩腹饰瓦垅纹。捉手径2、腹径6、圈足径4.1、通高5.6厘米,重170克(图一〇,6;图一六)。

图一一 A型铜鼎(M4:30)

图一二 B型铜鼎(M4:44)

图一三 C型铜鼎(M4:31)

图一四 A型铜簋(M4:48)

图一五 B型铜簋(M4:47)

图一六 C型铜簋(M4:43)

图一七 铜盉(M4:32)

图一八 铜盉(M4:33)

图一九 铜盘(M4:41)

图二〇 A型铜壶(M4:37)

图二一 B型铜壶(M4:36)

图二二 C型铜壶(M4:51)

图二三 M4出土铜器

铜盉 2件。标本M4:32,器盖与器身浑铸一体。近圆形扁体,顶端有一立鸟,前有实心管状流,后有一环形鋬,流与鋬配置于器腹中部,矮圈足外撇。腹部两侧周缘饰衔珠重环纹。腹径4、流长2.3、通高6.1厘米,重100克(图一〇,10;图一七)。标本M4:33,器盖与器身浑铸一体,圆形扁体顶端有一立鸟,前有实心管状流,后有一环形鋬,流与鋬配置于器腹,腹下端为长方形支足。腹部两侧周缘饰重环纹,中部饰勾云纹。腹径6.1、流长3.5、通高8.9厘米,重190克(图一〇,11;图一八)。

铜盘 3件。标本M4:34,敞口,平沿,方唇,附耳,衔接于腹中,浅斜腹,高圈足。口径10.1、腹深1.1、圈足高1.1、通高3.3厘米,重 180克(图二三,2)。标本 M4:41,略残。敞口,斜平沿,厚方唇,长方形立耳,外撇,直腹,矮圈足外撇。腹部饰一周重环纹。口径12.2、腹深1.9、圈足高1.2、通高4.3厘米,重300克(图一九;图二三,1)。标本M4:42,敞口,斜平沿,厚方唇,长方形附耳,衔接于腹近底部,斜直腹,矮圈足外撇。口径8.7、腹深1.5、圈足高0.9、通高3.5厘米,重240克(图二三,3)。

铜壶 5件。器盖与器身浑铸一体。形制、纹饰不尽相同,分三型。

A型 2件。器盖凹凸似垛口,双贯耳,向上扬起,长直颈,鼓腹略下垂,矮圈足略外撇,无底。颈部饰一周重环纹,颈腹部饰一周十字带纹。标本 M4:37,盖长 2.8、宽 2、高1.4、口长2.7、宽1.9厘米,足高0.7厘米,通高8.3厘米,重220克(图二〇;图二三,4)。 标 本 M4:49, 盖 长 2.8、宽2.2、高1.2、口长2.7、宽2、足高0.8、通高8.7厘米,重200克(图二三,5)。

B型 2件。器盖呈长方形,长直颈,双鸟形耳,鼓腹下垂,矮圈足外撇,无底。颈部饰一周重环纹。颈部与腹部之间以两周凸弦纹隔开,腹部分上下两层纹饰,上层饰重环纹,下层饰波曲纹,波峰与波谷之间填充眉口组合(亦称“山”纹)。标本 M4:36,盖长 3.9、宽 3.1、高1.6厘米,口长3.7、宽3厘米,足高0.9、通高10.5厘米,重310克(图二一;图二三,6)。标本M4:50,盖长3.9、宽3、高1厘米,口长3.6、宽3厘米,足高0.63、通高10.2厘米,重410克(图二三,7)。

C型 1件。标本M4:51,盖呈长方形,曲长颈,双“Z”形耳,垂腹,矮圈足外撇,无底。颈部饰一周重环纹,其下分布有长条形穿孔,颈部与腹部之间以一周凸弦纹隔开,腹部饰一周吐舌状夔龙纹,拐角处较圆弧。盖长2.9、宽2.3、高0.9厘米,口长2.5、宽1.9厘米,足高0.7、通高8.9厘米,重200克(图二二;图二三,8)。

图二四 M4出土铜器

铜銮铃 2件。单轮,铃首呈椭圆形,球形铃体中空,内置圆形铃丸,外有放射状排列三角形镂孔8个,正、背面中间有圆孔。球形外侧周缘有一椭圆形脊棱,与球体四周以小短梁连接。铃首与銎座之间有铃颈连接。銎座平面呈梯形,四面各有孔,形状不一,或为三角形、圆形、近似葫芦形。銎座留有数量不等垂直阳线,为制作时的标准线,正反两面有条形小凸饰各四个。标本M4:46,首高8.5、宽10.5、柄高1.64、座高7.1、上座面长4、宽2.1、下座面长4.5、宽3.2、通高17.9厘米,重360克(图二四,2;图二五)。标本M4:45,略残。首高7.2、宽8.7、柄高1.7、座高7、上座面长3.5、宽2.2、下座面长4.2、宽2.9、通高16.6厘米,重440克(图二四,1)。

铜铃 8件。与陶磬形饰、泥贝、泥珠共存,为池架下缀饰物。形制基本相同,大小不一。体呈合瓦形,拱形钮,与器身界限明显,顶较平,中穿孔,以衔铃舌,顶小口大,截面呈梯形,器身正背面分布有2、4或6个形状不一的穿孔,其中以2、4居多,多对称分布,铃腔呈扁圆形,口部两角略下垂,呈弧形,铃舌为环首条形,截面呈圆三角。标本M4:16,铃体正反两面各有四个对称分布形状不一穿孔。钮高2、宽2.7、铃顶宽3.7、底宽4.7、通高7.8、舌长6.6厘米,重80克(图二四,3)。标本M4:27,铃体正反两面中部各有两个对称分布形状不一穿孔,钮高2、宽2.7、铃顶宽3.8、底宽4.3、通高6.6、舌长6.7厘米,重70克(图二四,7)。

图二五 铜銮铃(M4:45)

图二六 铜翣(M4:2)

图二七 漆枓(M4:58-1)

图二八 漆匕(M4:68)

图二九 漆豆(M4:67)

铜翣 4件。利用薄铜片制成,因体较薄,出土时均残,2件可成器。器体表面多残留有布纹、朽木及席子痕迹。首端呈“山”字形,中间铜片呈圭形,左右两侧铜片似鸟状,下端呈四边形,以窄铜片穿孔方式将上下两部分缀合起来。器体表面錾刻有纹饰,依稀可见为吐舌状夔龙主体纹饰。标本M4:2,通高42、宽45.4、角高16.6、宽9、厚0.1厘米(图二四,6;图二六)。标本 M4:3,通高 44、宽 50、角高17.7、宽7.8、厚0.1厘米(图二四,4)。

铜翣角 8件。用薄铜片制成,因体较薄,出土时均残,个别较完整。翣角整体似鸟,柄部近末端分布有钉孔,正面錾刻条形几何纹饰。标本M4:18,通长37、宽14.7、厚0.1厘米(图二四,5)。

2.漆器 共5件(组)。有漆枓及装饰物、漆匕、漆豆及装饰物、长方形漆器及装饰物。

漆枓及装饰物 1组。标本M4:58,已残。标本M4:58-1,漆枓,髹红漆彩绘。器形整体呈盂状,器口呈椭圆形,一侧长边似附单耳,上镶嵌二逗号形玉饰件,另一侧长边附一曲长柄,上镶嵌一耳形及一馒头状玉饰件。腹壁呈瓦垅形,通体以黑彩饰三角形、卷云纹等(图二七)。

漆匕 1件。标本M4:68,已残,未提取。髹红漆素面。首部残,大致呈半椭圆形,柄部呈长方形(图二八)。

漆豆及装饰物 2组。其中1组(M4:67),已打包(图二九)。另一组(M4:63),保存较差。标本M4:63-1,漆豆,髹红漆彩绘。豆盘浅腹,直壁,豆柄中内曲,外撇至大平底。口部周缘镶嵌圆形蚌饰,柄部用圆形、三角形等蚌饰,组合关系已不清。盘壁图案较清楚,以黑彩绘制两周平行宽带纹样,柄部图案模糊不清。

长方形漆器及装饰物 1组(M4:65)。标本M4:65-1,已残。平面呈长方形,髹红漆黑彩,图案不清。上镶嵌有“人”字形、逗号形、圆形、近梯形蚌饰,按一定规律分布。长27、宽4.5厘米(图三〇,1)。

图三〇 M4出土漆器、玉器

3.玉石器 共20件(组)。有玉璜、玉璧、“凸”字形玉饰、玉玦、玉管、逗号形玉饰、馒头状玉饰、耳状玉饰、组玉串饰、石圭、石戈等。

玉璜 1件。标本 M4T:1,青玉,有咖啡色斑,一侧受沁呈乳白色,玉质细腻透亮。双面中部残留有朱砂。扇形,两侧分布有三圆孔。上弧边长5.7、下弧边长12.1、宽7.7、厚0.6厘米(图三〇,6;图三一)。

玉璧 2件。青玉,半透明。圆形,中穿孔。标本M4T:2,器表残留有朱砂。外径12、内径5.6、厚0.9厘米(图三〇,5;图三二)。标本M4T:3,玉质较粗糙,器表一面有线切割痕迹。器表大部分区域分布有黑色斑,边缘受沁呈乳白色。器表残留有朱砂。外径11.8、内径4.5、厚0.8厘米(图三〇,4)。

“凸”字形玉饰 2件。青白玉,受沁发黄或呈乳白色,微透明,玉质粗糙。为玉琮二次改制,横向状似“凸”字形,标本M4:28,一面平整,两端刻有两圆圈。横向上部长6.1、宽0.6、底部长7.7、宽1.8、厚1.1厘米(图三〇,10)。标本M4:29,一面平整,两端各有一穿孔,其中一孔已残。横向上部长6.1、宽0.8、底部长7.7、宽0.9、厚0.9厘米(图三〇,11)。

图三一 玉璜(M4T:1)

图三三 玉管(M4:62)

图三二 玉璧(M4T:2)

图三四 玉玦(M4:56)

图三五 M4出土组玉串饰

图三六 A组玉串饰(M4:55)

玉玦 2件。白玉,器表受沁呈乳白色,半透明,质感细腻。形制大小相同。圆形,有缺,一面饰对称双龙缠足纹。标本M4:56,外径4.9、内径1.8、厚0.4、缺口宽0.3厘米(图三〇,3;图三四)。标本 M4:59,外径 4.9、内径 1.8、厚 0.4、缺口宽0.3厘米(图三〇,2)。

图三七 C组玉串饰(M4:66)

图三八 B组玉串饰(M4:60)

图三九 M4出土玉、石器

碎玉 1件。标本M4:61,青白玉,半透明,局部受沁呈乳白色,玉质较差。呈不规则四边形。长1.6~2.1、厚0.6~0.9厘米(图三〇,7)。

玉管 1件。标本M4:62,白玉,透明。圆管,一端粗,一端细,中心钻孔,未对穿。细端外径2、粗端外径2.2、孔径1.3、高2.1厘米(图三〇,12;图三三)。

逗号形玉饰 2件。属漆枓。青玉,部分区域受沁发黄,透明。形制相同,平面似逗号形,两面平整。标本M4:58-2、3,长1.8~1.9、宽1.3~1.5、厚0.2厘米(图三〇,8、9)。

馒头状玉饰 1件。属漆枓。标本M4:58-4,青玉,透明。形状似馒头,一面隆起,一面平整。直径0.9、高0.6厘米(图三〇,13)。

耳形玉饰 1件。属漆枓。标本M4:58-5,青白玉,平面似耳形,一侧厚且直,一侧薄且有“3”字形凹槽。长3.4、宽1.6、厚0.3厘米(图三九,8)。

组玉串饰 3组。

A组 标本M4:55,整体由6件玉璜,1件近圆形玉饰和184颗玛瑙珠双行相间串系而成。其中,玉璜每2件可组合成1件大玉璜。周长38厘米(图三五,1;图三六)。

近圆形玉饰 1件。标本M4:55-A-1,青白玉,区域受沁呈乳白色,半透明。近圆形,一侧微凹,有两凹槽,发现一鼻穿,器中穿一圆孔。两面刻凤鸟纹。直径3、厚0.4厘米(图三九,9)。

玉璜 6件。青白玉,部分区域受沁发黄,半透明。形制相近,呈圆弧形,正面两端对称分布有两鼻穿。正面饰云纹,不尽相同,背面饰束绢形纹饰。标本M4:55-B-1~6,长2.8~4.3、宽约2.1、厚0.4~0.5厘米(图三九,1~6)。

玛瑙珠 184颗。红色或橘红色。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圆形,中钻孔,切面多凹凸不平,有大小之分。标本M4:55-C-1~6,长0.2~0.4、直径0.5~0.9厘米(图四〇,16~19)。

图四〇 M4出土串饰

B组 标本M4:60,1组31串。由玛瑙、石贝、玉饰件组成。总长118厘米。经复原,串饰组合分两类:第一类由4~7颗玛瑙下衔1石贝组成,有27串;第二类由6~8颗玛瑙、玉饰件下衔1石贝组成,有4串(图三五,2;图三八)。

人形玉饰 1件。标本M4:60-A-1,墨玉,透明。立人侧面形象,束发,有髻。背有一穿孔。长7.6、宽1.6、厚0.3厘米(图三九,11)。

月牙形玉饰 5件。青玉或白玉,个别器物局部受沁发白,半透明。平面大致呈三角形,一端较宽,一端较窄,一角有一穿孔。标本M4:60-A-2 ~ 6,长 4.3 ~ 7、宽 1.3 ~ 2.6、厚0.3~0.4厘米(图四〇,11~15)。

玛瑙珠 171颗。红色或橘红色。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圆形,中穿一孔,切面多凹凸不平,有大小之分。标本M4:60-B-1~3、6,长 0.3~0.5、直径0.6~0.8厘米(图四〇,20~23)。

石贝 31件。白色砾石磨制而成。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略呈菱形,一面隆起,一面平整,顶端小底端大,顶端穿一孔,有大小之分。标本 M4:60-C-1~ 4,边长 0.9~ 1.7、高 2.6、厚0.6~1.1厘米(图四〇,1~4)。

C组 标本M4:66,1组34串。由玛瑙、泥珠、石(蚌)贝组成。总长120厘米(图三七)。串饰组合分四类:标本M4:66-1、2,为第一类,三玛瑙间隔两泥珠,下衔一石贝或蚌贝,有15串(图四〇,5、10);标本M4:66-16,为第二类,四玛瑙间隔一泥珠,下衔一石贝,有1串(图四〇,9);标本M4:66-17、18,为第三类,两玛瑙间隔一泥珠,下衔一石贝或蚌贝,有17串(图四〇,7、8);标本 M4:66-34,为第四类,两泥珠两玛瑙间隔串联,下衔一石贝,有1串(图四〇,6)。

玛瑙珠 85颗。红色或橘红色。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圆形,双面钻孔,切面多凹凸不平,有大小之分。标本M4:66-A-1~85,长0.25~0.7、直径0.5~1厘米。

石贝 29件。白色砾石(蚌)磨制而成。形制基本相同,平面略呈菱形,一面隆起,一面平整,顶端小底端大,顶端穿一孔,有大小之分。标本M4:66-C-4~31,边长0.6~1.65、高2.2~2.5厘米。

石圭 2件。首部呈三角形,柄部呈长方形。形制相近,大小不同。标本M4:8,石质呈土黄色,两侧未磨制。长10.8、宽1.7、厚0.4厘米(图三九,12)。标本M4:10,已残。石质灰中泛白,两侧未磨制。残长5.9、宽1.8、厚0.3厘米(图三九,7)。

石戈 2件。标本M4:9,已残。石质呈黄褐色,两侧磨制。锋部呈三角形,援部呈长方形,内部内收,略呈梯形。援长6.2、援宽0.2、内残长1.2、内宽2.1、厚0.5 厘米(图三九,10)。标本M4:57,已残。石质呈黑色,两侧磨制。援部残缺,末端一圆孔,内部一侧内收,略呈梯形,下角有一缺口。内残长4.1、内宽3、厚0.4、总残长4.7厘米(图三九,13)。

4.蚌器 26件。有方形、圆形、三角形、“人”字形、逗号形、近梯形蚌饰、蚌贝。

方形蚌饰 1组5件。形制相同,平面呈方形,背面平整,正面隆起,边缘呈锯齿形,背面较平整,中穿一圆孔。标本M4:54-1~5,边长2.3~2.5、厚0.2~0.3厘米(图四一,1~5)。

蚌贝 3件。属组玉串饰(M4:66)。形制等同石贝,平面略呈菱形,一面隆起,一面平整,顶端小底端大,顶端穿一孔,有大小之分。标本 M4:66-C-1~ 3,边长 0.6~ 1.65、高 2.2~ 2.5厘米。

图四一 M4出土蚌器

圆形蚌饰 10件。其中漆豆上(M4:63-1)有8件。标本M4:63-2~5,平面呈圆形,一面隆起,一面平整。直径1.88~2.2、厚0.4~0.52厘米(图四一,7~ 10)。长方形漆器上(M4:65-1)有2件。标本M4:65-7、8,平面呈圆形,两面平整,大小不一。直径0.8~0.67、厚0.34~0.87厘米(图四一,17、18)。

三角形蚌饰 1件。属长方形漆器。标本M4:65-1,平面呈等边三角形,两面平整。边长1.3、厚0.24厘米(图四一,14)。

“人”字形蚌饰 2件。属长方形漆器(M4:65)。平面似“人”字形,两面平整,大小不一。标本M4:65-2、3,长 1.76~2、宽 1.3~1.5、厚0.2厘米(图四一,15、16)。

逗号形蚌饰 3件。属长方形漆器(M4:65)。平面似逗号形,两面平整,大小不一。标本M4:65-4 ~ 6,长 1.7 ~ 2.5、宽 0.86 ~ 1.5、厚0.25~0.28厘米(图四一,11~13)。

近梯形蚌饰 2件。属长方形漆器(M4:65)。平面近梯形,两面平整,大小不一。标本M4:65-9, 长 1.1、 宽 0.2、 厚 0.25 厘 米( 图四一,6)。

5.泥器 8件(组)。有鼎、盉、壶、簋、珠、贝。

泥鼎 2件。均残。泥质呈红褐色,低温烘烧,器表涂抹浅蓝色颜料,腔内填实。标本M4:64,方唇,垂腹,圜底近平,三足残。口径 5.1、残高3.2厘米(图四二,2)。标本M4:26,方唇,腹微鼓,矮圈足,平底,三足残。口径6.9、残高3.3厘米(图四二,4)。

泥器残片 1件。标本M4:53。泥质呈红褐色,低温烘烧,器表涂抹浅蓝色颜料,为圆形扁体。直径5.3厘米(图四二,3)。

泥壶 1件。标本M4:35。泥质呈红褐色,低温烘烧,器表涂抹浅蓝色颜料,腔内填实。器盖与器身连为一体,平面呈长方形,长颈,垂腹,矮圈足。口长2.7、宽1.8、圈足高1.1、通高9.9厘米(图四二,1)。

泥簋 1件。标本M4:52。残。泥质呈土黄色,腔内填实。器盖与器身连为一体,圆形捉手,圆肩,圆鼓腹,矮圈足。捉手径1.9、腹径5.2、圈足径2.9、通高5.6厘米(图四二,5)。

泥珠 2组。多数残,完整者67颗。部分属组玉串饰(M4:60),部分与陶磬形饰、泥贝、铜铃共存,为池架下缀饰物。泥质灰中泛绿。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圆形,剖面呈菱形,上下纵向穿孔。大小略有不相同。标 本 M4:14-A-1 ~ 6, 最 大径1.2~1.6、孔径0.2~0.3、长1.3~1.7厘米(图四二,9~ 14)。

泥 贝 1 组(M4:15)。多数残,部分已呈粉末状,完整者仅2件。与陶磬形饰、泥珠、铜铃共存,为池架下缀饰物。泥质灰中泛绿。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六边形,背面较平正,正面隆起,顶端有一穿孔,下端有四个乳突,似人形,标本M4:15-B-1~3,边长1~1.7、厚1.2~1.3厘米(图四二,6~8)。

6.陶器

陶磬形饰。部分残,完整者510件。与泥珠、泥贝、铜铃共存,为池架下缀饰物。泥质灰陶。上端倨句型,穿一孔,下端呈弧形,有大小之分。根据形制特点,分四型。

A型 两边长短不一,下端折角接近直角。短边方折,长边圆弧。标本M4:6-A-1、2,长11.2~11.6、宽约1.9~2.4厘米(图四二,17、18)。

B型 两边长度接近,下端圆弧。一边角上翘,一边角规整。标本 M4:6-B-1、2,长 9.8~ 11.7、宽约2~2.8厘米(图四二,19、20)。

C型 两边长短不一,下端折角为钝角。两边转角微翘。标本M4:6-C-1、2,长 14.8~15、宽约2.8~3厘米(图四二,15、16)。

图四二 M4出土泥器、陶器

D型 两边长度接近,下端近直线,两边转角上翘。标本M4:6-D-1、2,长11.6~12.1、宽约1.9~3.2厘米(图四二,21、22)。

二、2018GNSM166

M166位于2018年发掘区中部偏北,北为M167,南为M162(图二)。开口于第③层下。

(一)墓葬概况

1.墓葬形制

该墓为竖穴土坑墓,方向27°。填土为五花土,黄土内夹杂黑垆土块,中部土色较杂,四周土色较纯净,土质紧密,密度大,经夯打。出土遗物多为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罐、豆等。另出土石圭、石璜形器各1件。

墓葬平面呈长方形(图四三、四四),口小底大,墓壁斜直。墓口南北长5.1、东西宽2.9、距地表深1.5米。墓室底部距开口深3.93米。距开口2.73米处见生土二层台,南北二层台宽0.5、东西二层台宽0.45米,其中西二层台上发现2条南北向髹黒漆圆木遗存,北部圆木直径0.03、通长2.8米,南部圆木直径0.025、通长2.4米。西二层台中部边缘发现纺织物红色颜料残留,推测可能是荒帷之“荒”遗存。二层台下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3.78、东西宽2.2米,二层台距墓室底部深1.2米(图四五)。

2.葬具、葬式

棺外有一木框结构,平面为竖长方形,似一外棺。南北长2.6、东西宽1.25、残高0.72米。

顶部已残,大致呈拱形。

木框四壁,由竖向及横向木椽,上下交错叠压堆砌八层而成(图四六)。在木框西南和东北有散落的亚腰形铆钉,可能用于固定木椽的相连。铆长0.024、宽0.016米。

木框底板髹红褐色漆,由南北向四块木板组成,中有间隙(图四七)。木框外侧周缘发现用粗、细麻绳捆扎的“棺束”遗存。其中细麻绳横向13道,南北向5道,穿插于木框底板之下,且南北向麻绳叠压东西向麻绳,以捆扎木框、木棺等(图四八、四九)。填土中细麻绳腐朽遗留的空洞经解剖,内壁均发现有黄色织物痕迹。粗麻绳由3条细麻绳捆扎而成,直径约0.13厘米,于木框外东西两侧近南北两端处,通过木框底部预留的沟槽,横向2道。沟槽略低于墓室底部,深约0.15米。另外,贴近木框外侧,发现纺织物黄色颜料残留,可能是荒帷之“帷”遗存。

图四四 M166纵剖面

木框内置单棺,未髹漆。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东西宽0.8、残高0.3米。棺底板下发现高约0.74米的淤土,可明显分层,黄土中夹杂较多灰褐色斑点,土质疏松,有较大孔隙。淤土内发现2层木质棺床,其结构由床面和枕木二部分组成。

上层棺床由木椽围构,呈“口”字形床框,南北长2.97、东西宽0.85、木椽直径0.07米,上平铺南北向木板5块(图五〇)。从东到西,第一~五块木板宽 0.09、0.1、0.14、0.13、0.13 米。其中二块相邻木板间距分别为0.02、0.03、0.06、0.03米。五块木板总长约1.9米。床面以下发现2根东西向圆木,镶嵌于床框近南北两端处,能前后转动(图五一)。圆木长0.8、直径0.08米。

下层棺床由三块南北向木板组成,木板下有北、中、南三道枕木(图五二、五三)。北、中及南端枕木皆长1.03、直径0.06米,北端与中部枕木间距1米,中部枕木与南端枕木间距0.98米。3道枕木之上竖向平铺木板,从东到西,第一块木板长2.39、宽0.14米,第二块长2.39、宽0.1米,第三块长2.38、宽0.23米。其中第一块与第二块间距0.13、第二块与第三块间距0.96米。3道枕木下见木框底板。

图四五 M166墓室全景

图四六 M166棺外木框西侧木椽堆砌结构

图四七 M166外框底板

图四八 M166木框底部“棺束”遗存复原图

图五一 M166第一层棺床面下两圆木

图五二 M166第二层棺床

图四九 M166外框底板下“棺束”

图五〇 M166棺下第一层棺床

图五三 M166棺下第二层棺床

图五四 M166葬式

墓主人保存状况较好,仰身直肢葬,头朝北,面朝西,双手交叠于腹部,左手握有1石器(图五四)。

图五五 M166墓室北端出土器物

图五六 M166出土器物

3.随葬品的陈放位置

墓室西北部置1件皮革甲胄。北侧淤土较高位置发现有漆器、泥器及少量祭祀用牲。漆器可辨器形有簋3件,大小不一,长方形漆俎1件。泥器为3件鼎,形制相近,应为列鼎。周围发现一方形柱洞,应是木俑腐朽后形成的空洞迹象(图五五)。墓室东侧偏南发现2件上下叠压髹漆木盾,大致呈长方形,上层1件正面朝下,背面中部有隆起条形捉手,下层1件正面朝上,髹红漆黑彩绘制龙纹,下同样有隆起条形捉手。

(二)出土器物

出土器物按质地可分泥器、陶器、石器等。

1.泥器 3件。仅有泥鼎。皆残。泥质呈红褐色,低温烧制,有烟熏痕迹,器表涂抹一层淡蓝色涂料,剥蚀严重。形制基本相同,大小渐次,为列鼎。平沿,方唇,方形立耳,口沿下腹部作方形榫头,方形耳原嵌于内,腹部较浅,微垂腹,内填实,圜底近平,蹄形足上移,三足之间留有泥芯。标本M166:1,口沿、双耳残。口径13、足高7.3、通高10厘米(图五六,4)。标本M166:2,口沿略残,一足残断。口径15.4、足高7、通高14.5厘米(图五六,1)。标本 M166:3,口沿大部分残,一足残断。口径15、足高7.5、通高12厘米(图五六,3)。

2.陶 器 1件。 鼎 足。 标 本M166T:2,泥质灰陶。柱足,刮削痕迹明显。残长5.1、截面直径2.3厘米(图五六,2)。

3.石器 2件。

石圭 1件。标本 M166T:1,石质呈灰色,分化严重。首部呈三角形,柄部呈长方形,中厚两侧较薄。长26、宽3、厚1.3厘米(图五六,5;图五七)。

石饼形器 1件。标本M166T:3,石质呈灰色。利用页岩加工而成,制作较粗糙。石饼约1/6被切割,一面较平整,一面剥离严重凹凸不平。直径17、厚0.7厘米(图五六,6)。

图五七 石圭(M166T:1)

图五八 漆盾(M166:8)

图五九 漆盾(M166:8)

4.漆木器 7件。

漆簋 3件。成形不成器,皆无法提取。髹红漆。椭圆形器口,长边附双鋬耳。标本M166:4,口径16厘米。标本M166:5,口径 10 厘米。标本 M166:6,口径13厘米。

漆俎 1 件(M166:7)。成形不成器,无法提取。髹红漆,以黑彩绘制图案。平面呈长方形,长18、宽9.8厘米。

漆盾 2件。标本 M166:8,髹红漆黑彩。平面大致呈竖长方形,首端中央突起,上部两侧边缘为弧边,下部整体呈“凸”字形。正面上端绘制对称侧首龙、凤纹组合,下端两侧纹饰可合为五组兽面纹,边缘以黑彩勾绘轮廓。背面有一隆起条形捉手。长76、宽53厘米(图五八、五九)。

木俑 1件(M166:11)。木质腐朽,形成空洞。但因坍塌,石膏未能灌出形体。

5.皮革物 1件。为皮甲胄。标本M166:10,未髹漆。顶部为胄,由若干璜形札片进行缝缀,形成数层,面部一侧朝下。下部为甲,扎片较大,呈长方形,按一定方式进行编缀(图六〇)。

图六〇 皮甲胄(M166:10)

三、结语

1.墓葬年代

M4与M166墓葬形制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墓圹近底部有二层台。器物特征上,M4随葬铜鼎皆为立耳,(斜)平沿,三蹄足。A型铜鼎浅腹、圜底近平,类似宝鸡南阳村春秋秦墓1~3号铜鼎[1];B型铜鼎腹部较深,下垂,与平顶山应国墓地(M8:33)铜鼎[2]相似,重环纹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流行的纹饰;C型鼎近直口,半球腹,圜底,发现同类器较多,流行于两周之际到春秋早期[3]。铜簋圆形捉手,鋬耳虽无垂珥,不过器表饰重环纹、瓦垅纹,显示年代偏早。铜盉为圆形扁腹,流斜向上,首端未弯曲,《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一文归到A型Ⅰ式[4],流行于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前段[5]。铜盘有附耳与立耳两类,其中立耳铜盘(M4:41)与虢国墓地(M2011:44)出土铜盘[6]器形、纹饰上相近。A型铜壶短颈,贯耳,腹部饰十字带纹,有西周遗风。高崇文将同类器归到Ⅰ型1-3式[7]。B型铜壶颈部较其它二型瘦长,显示年代较晚,不过纹饰为重环纹、波曲纹,仍将其归到春秋早期为妥。综合来看,M4年代大致在春秋早期。M166仅依据出土仿铜泥鼎来分析,平沿,腹部较浅,圜底近平,蹄足较粗壮,与宝鸡洪塬村一号春秋秦墓铜鼎(M1:3)[8]相近,可定到春秋中期。

2.(仿)青铜礼器组合

青铜礼器组合上,M4为4鼎、5簋、5壶、3盘、2盉,泥质礼器有2鼎、1簋、1壶、1盉,皆仿铜器形制,整体似泥模。二者互为补充,构成了完整(仿)青铜礼器组合,涵盖食器、酒器与水器。明显可分三组,组合均为1鼎、2簋、1壶、1盘、1盉。M166未发现青铜器,礼器组合以仿铜形式出现,为3泥鼎,同样整体似泥模,与3漆簋进行搭配。

3.棺饰遗存

M166木棺之下发现“棺床”遗存,在近几年石家墓地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无论从材质、构建方式上,都呈现多样性特征。其功能可能与文献记载“夷床”相似,以达到隔水防湿和通风透气之作用。“棺束”遗存在石家墓地发现几例,M166是用若干麻线揉搓成麻花状的绳子,分布于棺外四周,粗、细均见。细绳子为横向捆扎13道,南北向捆扎5道,以代替棺钉来束合。粗绳子发现2道,分置于木棺东西两侧,可辅助悬窆下葬之用,可能与文献所载“缄耳”相关。

领队:张俊民

发掘:张俊民 王永安 孙 锋赵章赫 辜雪梅 赵张煜

绘图:孙 锋

执笔:王永安 张俊民 孙 锋

[1]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南阳村春秋秦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5(4).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7(1).

[3]彭裕商.春秋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27.

[4]路国权.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144.

[5]同[3].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339.

[7]高崇文.两周时期铜壶的形态学研究[C]//古礼足征——礼制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307-308.

[8]王志友,董卫剑.陕西宝鸡市洪塬村一号春秋秦墓[J].考古,2008(4).

猜你喜欢

标本长方形平面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小长方形找朋友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有多少个长方形
铺瓷砖
巧替换,妙解答
参考答案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