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营建研究
——以成都为例
2020-04-03李露
李 露
张大玉*
休闲农业是将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在满足旅游者休闲和游憩需求的同时,对农村的“三生”(生态、生产和生活)有所改善和提升的新型业态。自1865年意大利成立“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后,休闲农业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随后转入日本及其他亚太国家和地区,逐步成为重要产业。中国的休闲农业起源于台湾地区,后在深圳开始兴起,并在南方地区发展开来,随后北上到山东、北京等地。休闲农业既能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一经出现便被广泛接受,景区数量迅速增加。在快速建设的过程中,休闲农业暴露出景区分布零散、景观同质化且缺少呼应、地域性特征弱等问题。2018年4月,农业农村部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意见的基础上印发《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并于同年7月倡导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推介工作,对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农业景观营建亟须新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成都被誉为“休闲之都”,是农家乐的发源地,其休闲农业景观也出现了上述问题。本文将成都作为案例地,从风景园林与旅游规划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探索并构建既尊重城郊资源分布特征,又符合城市居民出游规律,同时也体现地域景观特征的休闲农业景观空间模式,尝试为成都休闲农业景观营建提供新思路。
1 成都休闲农业景观现存问题
成都休闲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可归纳为3个阶段。1)萌芽阶段(1987—1991年)。成都市民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前往郫县友爱乡农科村,就餐、采摘、购买农民自制的手工艺品,农家乐经营模式开始萌芽。2)发展阶段(1992—2002年)。农家乐数量迅速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在住宿和餐饮之外逐步增加娱乐、品鉴等活动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立起花卉园区、休闲庄园、家庭农场等新形态。3)规范阶段(2003年至今)。四川省和成都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和条例,如《四川省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评定管理办法》《成都市旅游发展规划》《成都市旅游特色村评定办法和评分标准》等,从旅游层面对成都休闲农业规范化发展提出了要求。
在上述发展过程中,成都休闲农业景观的问题逐渐凸显,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首先,景区开发建设无视地域特征和资源优势,缺少统筹规划,景区布局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其次,景区之间相互模仿和抄袭,游憩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景观雷同、同质化问题显著,相邻景区之间缺少呼应,极大阻碍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景区内大量建造城市景观,还有的出现欧式风格、地中海风格的建筑,对川西平原传统村落应有的风貌特色和生态文明造成极大的冲击。
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提出
目前,国外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关注了人与景观的互动关系,根据游客的出游动机,总结出自然资源要素、农田要素和文化要素是游客偏爱的休闲农业景观要素[1-3]。国内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某省市休闲农业景区的数量及分布现状进行的统计分析,通过最邻近指数与基尼系数对休闲农业景观空间类型和分布状态做出判断[4-5];另一类是研究休闲农业景区的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6-7]。由此可见,国内外已有研究均未将乡村资源和地域特征作为影响休闲农业景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内研究忽视了人的因素,国外研究虽对人有所关注,但欠缺考虑人的出游规律对休闲农业景观的影响。另外,国内外研究均停留在对休闲农业景观现有情况的分析之上,缺少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思考休闲农业景观的发展趋势和营建问题。
实质上,休闲农业是发生在城市周边的一种重要的游憩活动,具有“农游”合一的特殊性质[8],其景观不仅受乡村资源分布的影响,还受市民环城出游规律的影响。在进行休闲农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应通过对城市居民前往乡村进行游憩活动这一现象的研究,将城市与乡村、景观与旅游联系起来,依托乡村资源尤其是“三生”资源在城市外围的分布规律和市民出游规律营建出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景观。同时,还应避免孤立、静止地研究休闲农业景观现状,而是要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和呼应。
本文尝试从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休闲农业景观的特征和营建方式。环城游憩带最早起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提出的城市边缘带[9],之后与苏联地理学家关注的地域分异现象游憩活动有所关联[10],最后由吴必虎在2001年提出完整和明确的概念[11],指的是出现在城市外围区域的游憩空间,该空间因人的游憩偏好、景点区位关系及生态资源分布情况的不同而呈现出以城市中心建成区为圆心的同心圆环带,其空间结构被国内外学者概括为B·B·罗多曼模式、Clawson & J·Knetsch模式、“同心圆”模式、“长藤结瓜”模式、“星系”模式等[12-14]。相关研究表明,市民前往乡村参与游憩活动时存在距离衰减规律,即距离市区近则游憩活动发生频率高,距离市区远则游憩活动发生频率低,最理想的环城游憩活动距离是2h左右车程[15]。同时,乡村景观资源分布也存在一定规律:近郊乡村比中、远郊乡村获得城市资源的机会更多,也更加容易被城镇化发展蚕食,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出现交集,生活气息浓厚。远郊乡村距离市区最远,受城镇化影响相对最低,乡村景观完整性保持得最好,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最优。中郊乡村位于二者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乡村属性。
综上,我们借鉴环城游憩带理论的核心内容,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概念,即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Agri-Tourism Landscape from ReBAM perspective,ATL-ReBAM)。以距离城市中心远近和乡村资源分布特征为主要依据,将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划分为“三带”——“近郊生活农乐带”“中郊生产采摘带”和“远郊生态度假带”,三带环绕城市中心呈同心圆结构分布(图1)。其中,“近郊”“中郊”“远郊”表示的是与城市中心的距离,理想车程控制在2h左右(不同城市会有所浮动);“生活”“生产”“生态”既是对乡村资源的描述,又是对农村“三生”的映射;“农乐”“采摘”“度假”是对该环带适宜开展的游憩活动内容的提炼。“近郊生活农乐带”中的休闲农业项目宜围绕生活主题开展,以农家乐、民宿等极具生活气息的经营模式为依托载体,将当地的风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融入景观设计,向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和民间生活。“中郊生产采摘带”中农业景观资源丰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交通条件良好,休闲活动宜多围绕农业主题开展,景观依托载体可以是由农田划分小块形成的市民农园,也可以是在原有果园、菜地基础上打造的观光采摘园。“远郊生态度假带”的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休闲农业项目宜以观光、度假、疗养为主,该区域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景观的乡村性最强。总的来说,由近及远,休闲农业景观的乡村性和生态性等特征逐步增强,受城镇化影响的程度和人工化痕迹逐层递减,景观所依托的经营模式和所承载的休闲农业活动内容不尽相同(表1)。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三带”模式是对传统休闲农业景观发展趋势的设想,当城市周边休闲农业景观已经由点成线,进而连成面状(网状)空间且趋于成熟时,可以按照“三带”模式对其空间发展进行引导,使其更加符合市民出游规律和资源分布规律,充分体现出乡村风貌特征,有效促进休闲农业景观的发展。
3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
成都因其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而拥有类型多样、结构多元的旅游资源,再加上“好游乐”“不知还”[16]的蜀文化特征,其休闲农业所依托的经营模式已从最初单一的农家乐模式发展为现如今的观光农园、采摘农园、农园主题公园、休闲度假区、银发农园等多种模式共存的繁盛局面。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成都市共拥有A级休闲农业景区共计45个[17](图2)。本文将上述45个A级休闲农业景区作为研究样本,提出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营建构想,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进一步阐述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策略。
3.1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演化过程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成都的休闲农业景观经历了由点至线、由线至面的演化过程,对应的景观模式分别是“单核模式”“核轴模式”和“核网模式”。1987年,农家乐在郫县友爱镇农科村萌芽,以农家宅院为依托载体的农家乐景观成为主要景观形式,景观模式为“单核模式”。随着农家乐数量的增多及交通便利程度的增加,景区之间的联系增强,形成多条游憩通道和发展轴,景观模式转化为“核轴模式”。之后,在热点景区和旅游线路压力骤增、景观品质急速下降的阶段,远郊区县开辟的次级休闲农业景点逐渐成为新的游憩中心,与原有的中心点相连,“核网模式”正式形成。目前,“核网模式”的景观结构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具备由面向带转化的条件。本文的观点将为成都休闲农业景观在未来形成“带状模式”并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图3)。
3.2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空间建构
根据上文提出的“三带”模式,结合现有景点和乡村资源分布情况,将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三带”划分为以三环路和绕城高速路之间的近郊生活农乐带、以绕城高速路和第二绕城高速路之间的中郊生产采摘带,以及以第二绕城高速路向外至成都市边界的远郊生态度假带(图4)。从市中心驾车前往近郊、中郊、远郊景区的单程平均耗时依次为0.5~1、1~2和2.5h。近郊生活农乐带景观应以农家乐庭院式景观为主要形式,占地面积小、景观主题丰富,体现乡土民俗和农耕文化,突出成都作为农家乐发源地的特色;中郊生产采摘带景观以观光农园景观为主要形式,具有占地面积大、视线通透等特征;远郊生态度假带中分布有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既有依托遗产地知名度和客源市场来营造的景观,也有借助远郊优越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来打造的度假区和农业主题公园景观。
图1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空间层级结构图
图2 成都A级休闲农业景区分布示意图
图3 成都休闲农业景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
3.3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策略
针对成都休闲农业景观存在的景区分布零散无序、呼应不足、地域性丧失等问题,在构建“三带”模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即各环带的景观风格与休闲活动内容、环带中部分景区的联系方式、景区内部景观元素的营造方式等方面,提出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策略。
1)宏观层面:三带模式、圈层发展。根据资源优势对3条环带的休闲农业景观进行差异化设计:近郊生活农乐带应营造生活气息浓厚的景观。农家乐和民宿建筑以川西民居风格为主基调,室内及院落空间结合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适度调整,尽可能照顾到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实力和接受度范围,确保充足的客源。中郊生产采摘带应拓展休闲农业活动的范围并形成创新性的景观。如利用郫县友爱镇农科村“第一家农家乐”、温江花博会、新都区宝光寺等资源优势,形成“农园+农家乐”“农园+展会”和“农园+宗教文化”等特色景观,丰富传统农园的内容。远郊生态度假带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突出景观的生态效益。可增加精品化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野营地、狩猎营地等,也可在都江堰市的青城后山、青城外山,大邑县的白塔湖,崇州市街子场等区域开辟非热点景区,提升休闲农业景观品质和游客的体验品质。
表1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特征
图4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层级结构
图5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体验线路
图6 传统林盘单元平面示意图
2)中观层面:带中有线、片区发展。注重每条环带内各景点之间的联系和呼应,连点成线,形成活跃的片区,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永续发展。连线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相似相连,即将相邻的近似资源相串联,起到强调主题的作用。例如,可以将虹口、西岭雪山、都江堰、丹景山、宝山相连,形成山地休闲体验游线;或者将南部的纯阳观景区、花舞人间农业主题公园、斑竹林景区、老虎沟森林庄园相连,以及东部的金堂脐橙之乡、杏花村景区、龙泉驿桃花故里、简阳东来桃源相连成2条观光采摘休闲游线;还可以将西北部的元通古镇、街子古镇、灌县古城相连,以及将西南部的新场古镇、临邛古镇、邛酒文化旅游村落相连,形成2条历史古镇休闲游线。另一种是相异相连,即将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景点串联成一条游线,增加体验的丰富性。例如,将川菜体验园、战旗·5季花田景区、花香果居、宝光桂湖文化旅游区相串联,游客既可以领略到花田的自然美景,又可以体验川菜文化、宗教文化等人文资源的魅力。又如,可以将洛带古镇、五凤溪古镇、龙泉驿国际标榜旅游区相串联,为游客带来古今对比、妙趣横生的休闲体验(图5)。
3)微观层面:传承文化、乡土发展。通过文化更新来提升景观品质[18],实现乡土文化和农业文化的景观表达。成都的乡土景观是林盘。林盘是川西平原上一种特殊的景观形式和生活单元,它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基础,受农业生产方式与家庭体系关系影响,以田园、林院、宅院、道路为构成要素,反映川西文化特征和生态价值[19]。每一个林盘单元由内到外依次是宅院(包括院落和建筑)、林园、道路和田园(农田)(图6)。在营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时应对林盘景观特征有所映射,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风貌特征。景区规划时应体现林盘景观的布局特征,可将景区内的一组建筑连同其外环境看作是一个林盘单元,每个景区可以看作是由多个林盘单元组成的聚居林盘,多个景区则组成群居林盘,构成有序的布局形制。在进行景观要素设计时,将建筑、院落、植被、道路等在形式上与传统林盘景观符号相呼应,同时赋予各要素休闲功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图7)。
4 结语
本文从环城游憩带视角思考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问题,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三带”空间结构模式及具体营建策略。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将传统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过程融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更加符合市民出游规律和乡村资源分布规律,既能够发挥景观整体规模效应,又可以突出区域特色,最终形成功能定位不同、景观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的环城休闲农业景观体系。对休闲农业景观的宏观布局和各景区的微观设计等都起到了引导作用,有助于实现休闲农业景观品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图7 传统林盘与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要素对照图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