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
2020-04-03贾建中
绿地是人类福祉,是城市文明的象征。远古的绿色孕育了人类祖先,绿色环境成为古人生存的依托和生活源泉。当人类从大自然森林中走出并聚集在城市聚落生活之后,绿色遗传基因密码就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城市绿地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不可或缺的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绿地环境已是当今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现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实现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愿望的城市建设途径。
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成果,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生态环境退化、生活环境污染、生存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世界各国多次尝试着利用绿地特有生物作用改善城市生存环境和满足居民游憩需求,19 世纪初英国掀起建设城市公园的热潮,1878年波士顿开始建设城市公园系统,亚洲的日本在“二战”后开始编制城市绿地规划等,不胜枚举。
中国夏商周前始植树木,“夏侯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西汉时上林苑形成大规模人工绿地,魏晋南北朝时的园林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浙江楠溪江的古村落里,至今保持着中国古村落园林,建于宋代的苍坡村和明代的岩头村内的公共园林最具代表性,简单实用的游憩设施、园林建筑、景观树木等一应俱有。古代中国城乡公共园林的产生远早于欧美19 世纪进入高潮的城市公园建设时期,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
受苏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20 世纪50年代开始,城市绿地系统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中的专业规划。1979年合肥市率先编制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成为我国第一个独立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也丰富了城市规划的内容。1992年我国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国逐步展开,提升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水平。进入21 世纪,我国的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也逐步从单纯的规模增长向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并举转变,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和相关类型规划的编制实践普遍开展。
在大量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有效适应了当代城市建设的发展需求,主要包括系统规划、分类规划和专业规划三大板块,重点是研究协调城市内外及其相关的市域绿地系统关系,解决城市总体宏观和详细微观层面的绿地规划协调问题,提升城市绿地的生态、游憩、景观、文化和安全防护等多种功能。
市域绿地系统和绿色生态空间规划,是在市域层面对各类绿色生态空间的系统布局、统筹安排、生态保育管控和规划建设指引。重点是在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和城市开边界线的基础上,划定绿色生态空间控制区域,构建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系统,布局风景游憩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促进城乡健康发展。深圳市于2005年率先提出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概念,并纳入规划实施,对于保障城市生态空间安全、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发挥了积极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筹绿色生态空间布局,构建结构合理的绿地空间体系和生态网络系统,科学确定各类绿地类型、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统筹安排各类城市绿地建设,构建城市公园体系,达到改善生态服务质量、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目的。构建城市公园体系应遵循分级配置、均衡布局、丰富类型、突出特色、网络串联的原则,按照服务半径标准对城市公园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及分类分级布置,合理配置儿童、植物、体育健身、游乐、动物科普等多类型专类公园,突出公园绿地的文化景观特色和品质,并与城市绿环、绿带、绿廊和绿道系统相联系,构成城市公园网络体系。
城市绿地不等同于森林。古人很聪明,仅用“木”字的简单组合,创造了“木”“林”“森”3 个汉字,明晰了三者关系。然而,在当下的信息时代,甚至有人忘记了这3 个字的关系,陷入了“以木代林”“以林代森”的误区,甚至把仅散植小面积树木的城市休闲绿地当作城市的森林,堪比“盲人摸象”!城市绿地中虽然有孤植、列植、树丛、树林、林地等多种绿化种植形态,但这些城市绿地并不是森林。现代科学理念告诉我们: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森林是与海洋、湿地共同构成地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天然森林,存在于城市地区之外的天然森林可同城市绿地网络相联系,进而构成市域绿地系统。
国土空间规划体制是实现“多规合一”的保障,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多种空间规划由此融合为一体的规划体系。绿地系统规划无疑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专业规划,城市绿地规划融贯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把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框架下的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以及生态学、林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协同发展,通过宏观、微观层面上保护和控制,可以更为科学地保护利用各种资源,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土绿色生态空间的规划融合与统筹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