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自由观对培育当代大学生网络自由观的意义

2020-04-02王嘉豫

决策探索 2020年6期
关键词:自由网络马克思

王嘉豫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自由问题更加复杂化。新形势下,网络给人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影响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结合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特征,论述马克思自由观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育当代大学生网络自由观的启示。

【关键词】自由;马克思;大学生;网络;价值

一、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内涵

一是自由是人在现实活动中的自由。首先,自由是指人在现实活动中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实现自由的基础保证。其次,自由是人在现实活动中的自由,是从人的认识维度上来讲的自由。二是现实的人是实现自由的主体。马克思对人的自由的理解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最开始的人的自由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意识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質”再到“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到最后“人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马克思对现实人的存在的论述也是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辩证阶段。三是实践是人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人之所以能成为自由的主体,是因为人不仅通过劳动证明了自身的现实存在,而且实践是人获得自由的重要要素。他把实践引入到了主体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将自由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对于其他群体,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参与者,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能力较强,虽然网络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便捷,他们可以从互联网上汲取知识、认识世界、沟通交流,但也会出现一部分大学生因缺乏自律而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迷失自我、陷入网络贷等现象。当代大学生在心智不成熟、理论知识不完备的情况下,对当下各种社会信息也不能准确把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极端自由的倾向加大,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通过网络进行自由评论,不仅表现出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状况,更体现出了大学生网络评论在个人自由、网络法制自由、网络道德自由的现实观点。二是虚假信息不断,加大了辨别难度。网络上存在着海量的信息,而信息质量却是真假并存。大学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对信息的辨认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很有可能把谬误认作真理。虚假的信息考验着人们的判断力与鉴别力,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没有正确的引导理解极易走向极端。三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网上收发信息已处于一种非常自由的状态,政府的约束力与法律和道德的规制所起的作用似乎己微乎其微,大学生随时可以匿名在网上和别人交流,很少有人担心会被追究社会责任,甚至有大学生认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在网络上做不到的。

三、马克思自由观对培育当代大学生网络自由观的意义

面对互联网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影响,辅导员应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创新打造网络思政工作格局: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有吸引力的网络教育阵地;以开放的心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技术辅助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马克思自由观为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生活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自由观,依据变化的时代格局进行理论创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是培养大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地进行自由网络评论。在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加强大学生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在自由网络评论中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克服主观主义,避免盲目跟风,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真实地表达个人感受,使网络评论既体现出自己的个人意志,又彰显出科学的理性光彩。二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自由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更不是脱离了一定道德束缚的为所欲为。要以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和其他人自由为前提和基础。网络社会的存在依附于个人的网络行为和活动,并非完全不受约束,而是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不能超脱出网络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猜你喜欢

自由网络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