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软科学研究前沿热点研究
——基于软科学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2008—2018)

2020-04-02李文强李海波迟永峰汝绪伟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文可视化期刊

李文强,李海波,迟永峰,陈 娜,汝绪伟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迅速兴起和发展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软科学是一门面向各行各业治理决策而提供综合智库成果的科学,其后不断发展为我国特色智库的成长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应用服务形态表现为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的软科学,无论是政府的公共政策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咨询,都属于其理论研究和服务范畴[1]。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公共管理问题决策咨询过程中,大政方针一直是软科学研究不可忽视的基本背景[2],国家加强顶层规划全面改革部署,从以经济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到司法改革和行政架构改革阶段,再到创新驱动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的现代改革阶段,与时俱进的大政方针为软科学研究提供诸多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更为严峻考验。因此,全面了解当前我国软科学研究的概况格局,客观揭示软科学研究的热点前沿、合作网络和机构分布,准确研判软科学研究主题紧密国家政策、战略发展方向情况,对于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以及促进软科学事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知识图谱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科学计量和图形绘制等一系列处理,可视化地展现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知识导航的作用[3],也是目前进行学科分析的主流分析方法。近年来,知识图谱方法在许多期刊学术历程分析中广泛应用。如:刘则渊等[4]运用科学计量学及知识可视化方法,对30年中国期刊科学学主题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了科学学文献的时序分布、期刊分布和作者分布,并对《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在科学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长青等[5-6]同样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手段,对《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管理研究》等期刊刊文进行综述与知识图谱分析,开展了期刊高被引文献分析,以及合作团队、单位、关键词热点变迁等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姜春林等[7]对中国科学学领域九种核心期刊的科学计量分析,揭示了2012—2016年科学学研究领域的特点和趋向;赵绘存等[8]以《科研政策》2007—2017年发表的文献为研究对象,绘制文献有关社会网络、共现网络等知识图谱,对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状况进行可视化分析。

同样,结合软科学学科定位和国家战略背景,以期刊刊文统计分析透析软科学发展现状,是本文希望实现的主要研究目标。

1 研究设计

1.1 数据来源与获取

期刊文献是各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既方便研究者对领域内研究成果的传承和发展,也为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提供有效的交流介质,深入挖掘期刊文献相关要素,对于把握学科领域的研究全景,找准研究定位,推动学科发展繁荣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知网(CNKI)作为我国学术研究的“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全文信息量最大、连续动态更新的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我国9 100多种重要期刊,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期刊、博硕士论文等公共知识信息资源,为实现科学领域研究前沿热点,剖析学科学术发展历程,提供丰富而可靠的数据来源。

软科学是关于决策的科学[9],交叉性体现软科学的学科特点,决策咨询是软科学的功能定位,由此衍生出供给管理的第三层理论色彩。因此,决策咨询是软科学的根本评价导向。除期刊自身具有的学术交流功能,《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等六种软科学期刊聚焦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领域热点和焦点问题、重大理论动向以及国内外优秀软科学实证研究成果,面向相关管理部门,为开展战略规划、制定政策及组织管理等提供依据,更切合软科学的基本定义。

通过中国知网期刊专业检索功能,期刊名称(JN)输入六种代表性核心期刊,时间结点设置为2008—2018年,对数据进行初步清洗,剔除检索结果中的征稿启事、格式要求、期刊目录和重复文献,最终筛选得到有效文献34 416篇,每篇文献信息内容包括文章标题(Title)、作者(Author)、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作者单位(Institution)等要素。从整体看,各期刊收录量基本稳定。6种软科学期刊中,《科技管理研究》年均的载文量最多,《科技进步与对策》次之,《科学管理研究》最少,年均载文量为174篇(见表1)。

表1 2008—2018年软科学 领域六大代表期刊载文情况 单位:篇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解析下载文献中的基本信息,包括论文作者、研究机构(Institution)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并绘制相应的共现网络图谱。借助关键词共现分析来探寻当前研究热点及前沿,通过机构合作分析梳理核心研究机构布局及其影响力,利用作者的合作网络分析领域内主要研究群体及联系紧密程度。

(1)CiteSpace。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着眼于分析科学分析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可视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10],以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构洞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寻径网络算法(Path finder)和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进行节点间的连线修剪,简化分析对象之间的复杂联系,突出重点关系,以探寻出科学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实现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11]。后由大连理工大学WISE开发中文数据分析板块,实现了对中文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经过持续开发和不断完善(本文采用5.3R9版本),已在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面日臻成熟,实现了“一图谱春秋,一览无余;一图胜万言,一目了然”的可视化效果[12]。

对中文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CiteSpace参数设置时间跨度为2008—2018年,间隔时间分区长度为1年;聚类词来源(Term Source)选择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 DE)、机标关键词(Keywords Plus),聚类词库选择突现词(Burst Terms),分别选择关键词(Keyword)、作者(Author)和机构(Institution)作为节点类型(Node Types),提取每个时区中被引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运行生成不同研究对象的关键词图谱。

(2)同CiteSpace类似,荷兰莱顿大学CWTS开发的VOSviewer是一款以距离、密度的不同来构建知识结构[13]的可视化分析软件,其独特的可视化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共现”分析。VOSviewer提供了3种视图:网络可视化图(Network Visualization)、聚类密度可视化图(Density Visualization)和叠加可视化图(Overlay Visualization)。其中,网络可视化图有助于快速了解图谱整体构成与分布;聚类密度可视化图和叠加可视化图能够为用户提供清晰、方便快速预览的聚类与重点图谱区域展现。自问世以来,两款软件在操作特点、可视化效果分析结果[14-16]等方面各具优势。

2 结果分析

2.1 发展前沿探究

在文献计量过程中,突变主要指变量值在短期内出现较为剧烈的变化,CiteSpace将这种突变信息用来度量更深层次的变化。通过CiteSpace软件中的突变检测(Brust Detection)功能,得到6种软科学权威期刊的95个突变关键词点,筛选持续突变时间不少于3年且突变强度大于4.5,共得到20个关键词(如表2),得到不同时期研究热点的变化轨迹。以2008年为突增时间起点,经历以下发展变化:(1)2008—2012年,各期刊主要围绕如何推动产业及企业发展开展广泛的软科学研究,关键词主要以“激励机制”“价值链”“公司治理”“产业集群”等为主。(2)2013—2015年,“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主题逐渐转向创新驱动发展,“自主创新”“知识共享”“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成为前沿热点。(3)2015—2018年,创新驱动发展进入深水区,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化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总体要求,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此时“环境规制”“城镇化”等研究开展大量出现,关键词“环境规制”突变强度达到最高的7.95。

表2 2008—2018年六大期刊前20个高突变率关键词分析

2.2 高频关键词词频分析

关键词不仅是学术论文结构的规范性要求,更是文献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对关键词出现频率统计分析,可以判断某研究领域的热点、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将数据导入VOSviewer,共得到46 497个关键词,筛选出现次数不少于5的全部200个关键词,形成围绕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6大研究聚类(如图1)。

在图1中,每个圆圈代表一个关键词,圆圈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频率,圆圈越大,出现频率越高,反之出现频率越低。同时,圆圈之间的距离也代表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强度。可见,目前我国软科学研究热点紧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方向,围绕技术创新(词频1 105次,下同)、影响因素(664)、产业集群(527)、创新(497)等议题开展研究,6大聚类间并无显著边界,联系较为密切。

通过聚类结果和主要关键词分析,可将我国软科学2008—2018年主要研究方向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如图2):

(1)聚类A#:创新过程研究。创新过程包含研究、发展和生产三大部分,对创新过程的研究主要面向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主要从创新知识研究(A1)、创新发展(A2)、创新生产(A3)三大方面开展软科学研究。以创新链为研究主线,从创新知识的产生到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绩效衡量企业创新产出。

创新知识的产生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关键词“知识管理”(339)、“知识转移”(228)、“知识共享”(128)出现频率最高。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研究视角,以知识管理助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研究[17-18]为代表性研究成果,在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方面提供有效的路径参考。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方面则更加侧重于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创新知识转移和共享过程即为产学研合作的过程,对转移方式[19]、影响因素[20]、转移机制[21]等的研究表现出较高的被引频率。

对创新发展的研究以“技术创新”(1 105)为主要研究热点,作为现代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技术创新”也是六大核心期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如对技术创新研究中,环境规制对政策制定影响越来越大,同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学者和政府管理层所关注和重视。王国印等[22]围绕环境规制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展开研究,在区域差异基础上给出统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此外,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聚焦不同类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围绕影响因素[23]、区域比较[24]等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同时,为各类企业在环境规制要求下实现创新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创新生产以“创新绩效”(375)、“企业绩效”(212)为高频关键词。创新绩效是衡量新技术对企业发展影响的主要标准,研究多从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关系角度,探究创新主体多元合作关系协同策略[25-26]。

(2)聚类B#:产学研合作。高等院校、企业、政府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分别发挥科研教育、生产、服务管理的功能。几大核心期刊主要围绕创新过程中的产权保护(B1)、产学研合作模式和影响因素(B2)、国内外实践经验(B3)等问题开展软科学研究,为实现我国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对策参考。

技术的溢出效应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外溢性特征,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处理好技术创新的外溢性问题,是创新主体持续性创新的重要保障。对“创新”(497)、“科技创新”(494)和“知识产权”(408)的研究相对较早,且表现出较强的连接强度和出现频率。提出创新技术、产品等方面的产权保护针对性对策[27-28],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成为该部分研究的主要侧重点。

高等院校、企业、政府是产学研合作过程的主要参与者,高等院校拥有明显的人才优势,企业拥有与市场创新需求联系紧密的优势;政府更多是扮演创新活动的服务者,三者的协同关系是目前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核心研究点。根据关键词的统计与计量分析,关键词“高校”(323)、“企业”(207)、“政府”(93)、“产学研合作”(215)之间的链接较为紧密。有别于产学研过程中产权保护研究,该部分更加侧重对合作模式和制约因素的探讨,如崔旭等[29]、冯叶成等人[30]围绕产学研制约因素、合作模式开展的实证研究,均呈现较高的被引次数和下载量,提出的政府要加强政策保障和专项投入,企业须完善考核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高校应提高企业对新技术的敏锐性等对策措施,对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

除此之外,重点进行了北京、广东、江苏等地区[31-33],美国、日本等国家[34-35]的产学研合作实践经验的比较研究,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

(3)聚类C#:区域创新。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从区域协调发展(C1)、技术管理与创新(C2)、区域可持续发展(C3)以及区域产业创新发展(C4)方面,为区域层面的协调发展、产业创新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最有效手段。六大期刊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以探究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具代表性,如周绍森等[36]沿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轨迹,提出了保证我国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的政策建议。科技管理与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另一重要研究点,“技术进步”(198)和“高技术产业”(176)出现频率较高,通过相关文献追踪发现,该方面主要围绕技术进步影响因素、有效路径、效率评价等方面开展实证研究,以形成对技术创新的整体性认识。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主要聚焦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其中对“碳排放”(149)的研究最为典型。大量文献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37]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政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此外,中观层面的产业创新发展也是该部分的研究重点,以影响因素等为研究主题,如对制造业、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投入-产出、产业集聚[38-39]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实证研究,为产业发展规划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4)聚类D#:创新系统。创新是一项各种创新要素相互作用和搭配组合的系统性工程,各创新要素组成及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创新系统的研究重点。对创新系统的研究始终贯穿其他聚类,如关键词“自主创新(552)”“协同创新(411)”的链接强度分别达到552和530。此外,以“产业集群(527)”“战略性新兴产业(300)”[40]等协同创新为代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现出较高的研究热度。

(5)聚类E#:创新评价。对创新评价(E)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间创新能力比较研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评价机制[41]等。区域间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以比较法为主[42],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熵值法等多种方法组合,保证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研究信度。

(6)聚类F#:研究方法。根据图1显示,目前软科学研究方法(F)关键词中“专利分析”(101)、“知识图谱”(94)[43]出现频率最高。大部分研究重点基于知识图谱理论和分析视角,借助CiteSpace、VOSviewer等可视化工具,对不同产业专利、学科文献等开展计量分析,以研判不同产业和学科领域内的前沿热点,从而为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参考。

图1 2008—2018年六大期刊文献关键词网络可视化图(Network Visualization)

图2 2008—2018六大期刊文献关键词聚类情况

2.3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将复杂网络研究方法应用于作者合作现象的研究中,以研究者个体作为节点,相互的合作关系作为边,构成社会关系网络[44],借助合作作者网络分析,能够识别出一个领域的核心作者与作者间的合作强度和互引关系。通过CiteSpace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形成节点605个,连接数294条。

在作者合作网络图中,节点越大,代表出现的次数越多。根据图3和表3可以看出,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作者分别是顾新(101)和黄鲁成(62),其次为梅强(59)、张向前(57)等人,发文量前10位作者中,有7位发文次数超过50次。

从作者合作群角度看,我国软科学领域内各作者间合作关系并不紧密,图谱中各节点相互独立,总体呈现“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状态,各研究者、研究群体间各自为战的现象严重。如在前10位高发文量作者中,除顾新、黄鲁成、梅强、王宏起、牛冲槐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群体外,其余5位作者均未形成合作群体。已形成的合作群体中多由同单位的多名作者组成,各研究团队之间的互引关系较弱,形成这一现象可能是由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差异所造成。据图3所示,目前在已形成8个稳定的作者合作群中,以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牛冲槐为代表的合作群最为庞大,其次为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宏起合作群体,四川大学商学院顾新合作群体发文次数最多。而作者群之间互引关系表现稀松,不同学术团队、不同作者之间的学术联系较弱,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软科学学科发展。

按照发文量统计排名,软科学领域发文作者情况如表2所示。顾新、黄鲁成、梅强、张向前、王宏起发文量均在50篇以上,前10位高发文量作者发文总数占所有作者发文总数的10.7%,发文次数在50次以上的作者的发文数占总数的4.4%,表明在我国软科学研究领域,作者集中度较高,核心作者的相关研究推动了软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如黄鲁成等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研究[46]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3 2008—2018年六大期刊文献作者合作网络

表3 2008—2018年六大期刊文献发文量前十位作者情况

2.4 发文机构分析

对34 419篇文献进行机构分析,得到如图4所示图谱,图谱中节点大小代表发文机构出现次数多少。图谱中共有129个节点,代表129个发文机构,251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30 4,说明我国软科学领域研究的机构间的联系较小,机构间学术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根据图4显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文量最多,其次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从发文机构所在区域看,发文量大于100的发文机构共有41个(见表4),江苏省最多,累计发文次达到1 450次,其余依次为北京、陕西、湖北,四地总发文数占发文数大于100机构发文总数的52.9%。从机构的区域分布角度看,北方已经形成以北京、天津、陕西为代表的机构群,东北地区以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主要代表机构;南方地区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重庆、南京、武汉、上海四地机构发文总数占发文数大于100机构发文总数的36%。总体来看,南方机构发文总数(5 532篇)高于北方(4 058篇),南北方软科学科研实力有一定差距。

从发文机构发文总数方面看,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成果丰硕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表现突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首批成立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经济学”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曾连续6年获得“管理学”学科门类排名全国第1。两大学院长期致力于区域创新发展研究,围绕区域创新系统、科技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科研学术活动硕果累累,为我国软科学事业和区创新驱动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图4 2008—2018年六大期刊文献发文机构网络

表4 2008—2018年六大期刊发文数>100机构与发文数单位:篇

省级行政区发文机构(发文量)总计江苏河海大学商学院(34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65)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44)江苏大学管理学院(232)南京大学商学院(206)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60)1 450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384)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363)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47)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145)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137)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18)1 394陕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467)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48)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3)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18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119)1 218湖北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04)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48)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71)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51)浙江大学管理学院(141)1 015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505)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184)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79)868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324)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02)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129)755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20)暨南大学管理学院(146)566四川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7)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5)四川大学商学院(123)515重庆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471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44)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21)465湖南中南大学商学院(302)302长沙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9)199福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39)139安徽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120)120甘肃兰州大学管理学院(113)113

3 结论与展望

3.1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知识图谱及可视化工具对六大软科学核心期刊收录文献的知识图谱结构进行分析,识别我国软科学研究的热点前沿、核心作者群、主要研究机构,以清晰地把握我国软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通过对2008—2018年六大软科学核心期刊收录论文分析,发现我国软科学研究基本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路,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全面开展区域创新发展体系研究。对关键词识别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产业集群”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软科学领域较为活跃的作者主要有顾新、黄鲁成、梅强、张向前等,且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群体,但总体呈现“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状态,学术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发文机构中,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发文量较多,研究机构大多集中在长江流域,且南北数量差异明显。此外,大部分文献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需要进一步提高发文数量。

新时期,我国软科学发展表现自身理论方法系统化、研究内容和领域扩大化、研究工程化、咨询产业化四大趋势[47],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国软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命题与发展空间。为此,今后我国软科学领域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学科的繁荣发展需要完备理论体系支撑,其中实证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是对研究对象发展规律的凝练总结。一方面,软科学作为我国科学民主决策知识体系的新兴学科,是西方决策科学的“舶来品”,经过短暂的发展历程,虽取得一定成就,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仍未形成,远远无法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另一方面,包容了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的软科学,研究领域广泛,研究对象复杂,迫切需要科学的学科范式。因此,必须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紧迫议题为研究主题,结合政策价值的敏锐性和科学求真的精神,夯实基础理论,进一步提升我国软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服务能力。

(2)软科学产业化发展研究。软科学自成立之初就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决策咨询是主要功能定位,发展咨询活动是软科学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但目前我国软科学研究成果市场化机制仍不完善,无论是服务政府还是组织、企业决策,研究成果的界定、产权归属、推广应用等问题都阻碍了软科学研究成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用交流。因此,突出中国特色智库建设重大意义,加强咨询业市场建设,实现软科学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3)加强软科学新型智库建设特色定位。《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特色新型智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智库的重要地位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缺乏,提供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不够多,参与决策咨询缺乏制度性安排,智库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资源配置不够科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创新,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缺乏。智库作为新时期软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功能定位,以服务科学决策和现代化治理为核心,构建我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

3.2 研究不足

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文数据中缺少对文献引用和被引关系的信息统计,在计量分析结果中只能通过共现情况,形成对软科学热点、机构和作者的描述性认识,难以管窥各机构、作者等的互动性关系,这也是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处。同时,在图谱绘制过程中,需要对高频关键词聚类科学性做进一步验证,作者姓名重复等问题也会对合作群计量分析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克服。

猜你喜欢

发文可视化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