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金山湾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

2020-04-02张振刚尚希磊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旧金山湾湾区旧金山

张振刚,尚希磊

(1.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广州市大型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640)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竞争和区域竞争日趋激励。创新是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已然成为区域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的作用。要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就要使知识、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要素在区域内充分涌动。当今及未来,创新越来越需要异质性成员主体共同参与,以形成一个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1]。作为我国湾区经济建设的先行者,粤港澳大湾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高,形成了面向全球、知识导向、全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具备了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同台竞争的基础,但是如何从创新范式2.0时代的创新体系升级为创新范式3.0时代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重要关键问题。

本文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对美国旧金山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设启示。

1 创新生态系统的含义

2004年,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发布的两份研究报告《维持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制造业和竞争力》《维护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美国科学与工程的优势》中,首次正式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美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美国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之后,国内外学者和组织从多个视角和不同理论出发探讨和界定创新生态系统的含义,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概念界定被广泛接受。

宏观视角下,学者以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埃斯特琳[2]认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研究群落、开发群落和应用群落三大群落。Arora等[3]将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大公司及其实验室、小公司作为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角色。陈劲等[4]则以整合创新理论为基础,指出,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需要基础研究体系、企业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等多个体系的协同发展。中观视角下,学者将区域和产业作为研究对象。Jackson[5]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要实现科技发展与创新,内容包括物质资源(资金、设备、设施等)、人力资本组成的机构实体(大学、商学院、产学研研究机构、州和/或地方经济发展和商业援助组织、政府等)。Etzkowitz[6]认为创新生态系统能够自主动态演进,但是大学的人力资本和政府、大企业支持的研究是创新生态系统自主演进的两大支柱。Oksanen等[7]指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涵盖了产业、企业、研究机构、金融家、政策制定者、员工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群体,创新生态系统强调本地和公共参与者的重要性。微观视角下,国内外学者研究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Autio等[8]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围绕焦点公司或平台,将生产端和使用端的参与者结合起来,关注创新带来新价值的相互关联的组织组成的网络。Shaw[9]等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商业模式的演变路径,在演变路径中,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商业价值在不同主体间进行传递。赵芸等[10]认为企业生态系统由企业外部环境、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等外部因子和企业的制度、文化、职工等内部因子构成。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在区域协调机制和创新文化氛围影响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以自然环境、交通和法律为基础形成的开放的动态的协同系统。该系统由理念层、活动层和物理层3个层次组成,主要包括创新发展战略维度、社会活动维度、创新活动维度、基础支撑维度、区域空间维度。理念层即创新发展战略维度,活动层包括社会活动维度和创新活动维度,物理层即基础支撑维度、区域空间维度。

图1 创新生态系统五维度模型

2 旧金山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旧金山湾区行政上包括旧金山,南湾的圣马特奥、圣何塞和硅谷地区,东湾的奥克兰和伯克利,北湾的马林与纳帕。2017年区域内人口约计776万,GDP总量约8 375亿美元,GDP相比上年增长6.3%[11]。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3家总部坐落于旧金山湾区[12]。旧金山湾区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经济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增速高于全美增速。从经济总量看,旧金山湾区GDP总量排超过荷兰,位列全球第18位。究其根本在于,旧金山湾区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动态演进、不断自我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2.1 理念层

第一,区域内各城市明确定位,错位发展,合作共赢。湾区内各区域差异化定位,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效应强的产业功能分区。旧金山市产业以旅游、商业和金融为主,是美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以奥克兰为中心的东湾是重工业、金属加工业、石油业和航运业的集中地;北湾则以农业为主,是美国知名的葡萄酒产地;南湾是硅谷的所在地,高科技产业领先世界;连接旧金山市和南湾的半岛地区地产业发达。湾区内产业多样化且功能分区明确,实现了各城市间的良性竞争。

第二,建立了社会治理的跨区域协调机制。由于美国实行联邦制且主张“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没有制定州一级的政府规划统筹和协调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但旧金山湾区自发组建了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ABAG)、大都会交通委员会(MTC)、湾区空气质量管理区(BAAQMD)、旧金山湾区保护与发展委员会(BCDC)等专业公共机构,在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协同管理与发展。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是湾区的综合区域规划机构和政府理事会,该机构与当地政府、利益相关方合作制定和实施创新的解决方案,包括土地使用规划、住房、交通、环境气候变化、地震和抗灾能力以及经济平等问题。此外,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在湾区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旧金山湾区委员会是一家由商界赞助、为湾区9县服务的公共政策宣导组织,致力于与公共领袖和市政领袖一道齐心协力,将湾区打造为全球范围内有着最高创新水平、最强国际竞争力和最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区。如今,有325家湾区大型企业支持湾区委员会并将他们的执行总裁或高管举荐为委员会的成员。

第三,形成了拥抱风险、容许失败的文化氛围。从100多年前的美国西进运动和淘金热潮到今天的创业风潮可以看出湾区民众的冒险精神和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据FundersClub统计,旧金山湾区获得VC投资的初创企业数占该地区初创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11.21%,是美国主要都市均值(1.4%)的8倍。初创企业相比其他地区更加容易获得风险投资,使创业者有更大的勇气试错,进一步促进了创新氛围的形成。此外,Watson等人[13]的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高的团队创新能力更强。据统计,旧金山湾区59%的人口都是有色人种,其中,亚太族裔占比达到25%,拉丁族裔占比为23%。多样化的种族进一步促进了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

第四,政府制定财税优惠等引导性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是通过政府采购对于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进行扶植,加州政府每年采购总额在100亿美元左右。二是加州除了联邦政府出台的研发税收抵扣,还针对科技企业制定专项政策。2012年旧金山议会通过了一项给科技公司减免1.5%工资税的提案,吸引了Twitter、Uber、Airbnb等公司在旧金山落户。

第五,建立了保护创新的完备法律体系。美国国会制定了从专利、商标、版权到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发明者和企业的知识创新权益,如《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拜伦法案》。美国国会还制定了《反垄断法》,为中小企业营造创新和公平竞争的健康环境。

2.2 活动层

第一,众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创新知识的策源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地。旧金山湾区集中了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5所世界级研究型大学,汇聚了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佛摩国家实验室、美国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美国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研究中心、美国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5大国家级实验室。以斯坦福大学为例,一方面,学校源源不断地为湾区输送专业素质高、商业嗅觉灵敏的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设置了“创意与创业”“从玩乐到创新”等创新与创业课程,聘请创新型企业高管担任讲师,培养学生的商业敏感度,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最新的创新理念。此外,斯坦福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让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0世纪70年代,美国第一家技术许可办公室(OTL)在斯坦福大学正式成立,负责学校的发明成果收集、评估,并对商业价值高的成果进行培育和专利质量管理。在进行市场评估后,办公室将技术授权给老师或学生创办的企业、校外企业进行转化。在高校向企业输出人才和技术成果时,高科技企业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为大学提供科研资金和设备。谷歌、苹果、惠普、基因泰克等高科技企业在高校设立企业实验室专开展实用型研究。

第二,企业建立了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和形成了内部激励机制。湾区内大企业利用湾区的专业知识建设了世界顶尖的企业研发中心,每年投入巨额研发资金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和塑造技术壁垒。在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可以与其他全球合作伙伴协作研发新技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几乎所有领先的汽车公司都在湾区设置了研究中心,为了将信息技术融入未来的产品线中。英特尔、谷歌、苹果等湾区企业的每年研发投入过百亿,研发总投入位列全球企业前列。湾区企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将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公司内部的有效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分为3种,一是用一部分利润购买公司股票分给员工,二是以公司为担保从银行借款购买公司股票分给员工,三是从员工薪水中扣除股票价值相当的金额。

第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旧金山湾区汇聚了美国顶级天使投资人和大批风投机构,风险投资规模占全美的1/3以上,以市场为主导的风险投资对推动湾区初创企业的成长起到关键作用。湾区的风险投资机构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起步资金,还帮助创业者建立团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在风险投资的影响下,湾区出现了大量的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服务机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均设置了孵化器,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创业服务。

第四,积极推动市民和企业参与区域管理。政府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利用其先进的技术提升政府的政务服务能力,让科技企业参与城市管理。旧金山市民科技与创新倡议组织(sf.citi)邀请了1 000多家公司加盟,帮助解决旧金山的就业、教育、公共安全、慈善等事业。政府机构通过预先在网站上公布政策制定会议议程、与媒体合作发布新闻、举办家庭招待会、研讨会、公开听证会等形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区域规划的制定,如在“计划湾区2040”的制定过程中,MTC举办开放日,并在网上公布会议材料,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2.3 物理层

第一,形成海陆空铁纵横交错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四大港口专业化发展,协同效应强。旧金山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和世界级邮轮母港,奥克兰港是旧金山最大的集装箱船运码头,里士满港的汽车和液体散货吞吐量位列旧金山湾第一,红木城港是南湾唯一的深水港,主要服务旧金山、硅谷和圣何塞。旧金山国际机场是湾区内第一大机场,以国际航班为主,兼营部分国内航班;奥克兰国际机场和圣何塞机场以国内航班为主,三大机场分工明确。旧金山湾区捷运系统(BART)和加州通勤铁路联结湾区各城市,形成湾区的快速交通网络。湾区捷运系统已通车6条线路,行驶线路涵盖旧金山湾区的大部分区域,2017年乘客达到1.242亿人次。加州通勤铁路连接加州通勤铁路连接旧金山和硅谷两个区域,并可换乘旧金山捷运和美国铁路。

第二,积极探索可持续绿色发展,维护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平衡。一方面,旧金山组建了公共事业委员会(SFPUC),编制了OneWaterSF,统筹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和能源。旧金山公共事业委员会建立了新型的水处理系统,并发起城市流域管理项目和非饮水项目,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包括地下水、雨水、回收水。旧金山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建设了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和生物质发电项目。通过在水处理系统上安装节能设施、将废水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等多种举措,实现水资源和能源的联动。另一方面,旧金山推行了一系列举措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在《美国清洁空气法》的基础上,旧金山编制了《污染物减排实施计划》,并鼓励民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高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行固定源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此外,旧金山还将汽油和柴油市政车逐渐替换为替代清洁燃料市政车,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食品袋、泡沫塑料。

3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启示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粤港澳大湾区后,国家又出台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目前看来,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在创新生态系统上仍存在差距,在区域合作机制、产业布局、创新要素的跨境流动、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差距。粤港澳大湾区可以从政府、高校和企业3个创新核心主体出发,逐步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3.1 对粤港澳政府的政策建议

因“一国两制”和历史遗留原因,粤港澳三地在政治体制、法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且城市定位和产业布局存在竞争关系,阻碍了三地的创新融合发展。珠三角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而港澳则属于英美法系;珠三角的科研经费不能在港澳使用,阻碍经费的流动和研发投入;珠三角9市均布局发展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质化严重,且产业层次较低,竞争大于合作。

一是在“一国两制”和CEPA框架下建立由粤港澳政府主导、中央政府协调的区域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粤港、粤澳行政首长联系会议机制,共同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统筹三地法律、政策的协调以及水资源、能源的管理和使用;利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调委员会,由科技部、珠三角9市和港澳的科技创新主管部门的重要负责人担任成员,以常态化的会议机制推动三个区域的创新合作。二是建立粤港澳鼓励创新的统一政策和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促进创新要素的共享和流动。建立粤港澳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整合三地的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预警和监管。三是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究中心的研发支持力度。鼓励研发项目联合申报的形式,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缓解企业研发投入压力,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四是中央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协调各城市的产业定位和布局,瞄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推动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等高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为突破口,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地。

3.2 对大学和科研院校的建议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大学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目前仅有3所香港高校位列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大学和科研院所、企业的创新知识循环系统尚未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渠道不够畅通,阻碍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善。此外,大学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制度、教师选聘有待加强。

一是三地大学加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加大对教师讲学的奖励,促进教师资源的加速流动;制定三地大学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方案,建立跨区域的联合课程、联合导师组。二是借鉴OTL模式,在各大学建立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加强技术和专利的市场评估,使专利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三是完善学生的创新教育。加大校外教师的聘用力度,创新相关课程由校内老师和校外老师联合讲授;增加创新相关课程的数量,课程覆盖创新想法的形成、企业建立、融资等创新创业全过程。

3.3 对企业的建议

粤港澳的创新能力仍亟待提升。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广东省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16 793个,占工业企业总数的45.7%,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支出约为1 86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1.39%,企业逐渐意识到研发的重要性,但研发投入比例仍较低。

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构建全面创新体系。一是制定企业的创新战略。在对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及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规划、部署和统筹研发要素资源,制定企业的创新愿景、使命、价值观、目标,选择合适的创新战略,重塑企业的创新文化。二是完善企业研发活动的创新链。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产业化和商业化构建完整的技术创新活动链;从产生产品创意、形成产品概念、选择产品概念、项目定义、产品设计与开发、验证、测试和市场投放开展产品开发活动。三是建立支撑研发活动的平台、队伍和制度。以综合平台、业务平台和功能平台建设完善研发平台;优化招聘与引进,强化培训与开发、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打造高水平的研发队伍;从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猜你喜欢

旧金山湾湾区旧金山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旧金山W酒店翻新,“老网红”怎样刷新设计
旧金山906 World文化中心
全球85座高科技城市榜:旧金山拔得头筹,北上深入围前25
Uber内客服通话功能正在旧金山湾区测试
每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