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传统文化课堂 培养中华美德少年
2020-04-01郭静宜
郭静宜
摘要:我国历来主张美德要与美行结合,心灵美要与外表美结合,成于内者必行之于外,行于外者也必入之于内。语文的学科特点使其在塑造人的美好品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美德熏陶:寻汉字之美,筑美德底蕴;诵经典诗文,养美好品德;读中华典故,明做人道理;建文化课堂,承民族文化,以构建传统文化课堂,培养中华美德少年。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华美德;低年级;语文教学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素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我们的美德、我们的文化,其实就藏在我们的方块字中。从古人造字的智慧,到这些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既是我们灿烂的文明,又是宝贵的历史传承。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五千年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美德少年,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一、寻汉字之美,筑美德底蕴
文字的创造,是一个民族文化发达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汉字由原始记事方法演变而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汉字既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又是审美的对象。小学语文低年级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在注重语文要素讲授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索每个汉字中隐藏的文化,一起追寻汉字的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描绘中华优秀少年的底色。
1.思造字之妙,感受创造之美
每个汉字都凝结着祖先的智慧,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就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方块字传承下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第一次接触汉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结绳记事,讲讲仓颉造字,带着学生看看甲骨文,感受汉字神奇的演变过程,这不正是感受汉字创造之美的好时机吗?
人教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低年级中涉及到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涉及不多。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渗透造字方法,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要是直观感悟,感受古人造字的方法和智慧。课堂上,教师带着学生穿越到古代,思古人造字之初之事,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
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日月水火》这篇课文时,教师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这些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怎么就从有形的景物变成了抽象的文字呢?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识字的同时,探寻“日”的起源与演变。“日”的甲骨文是在天体形状的圆圈内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发光特性的天体。由于甲骨文刻画得不流畅,有的甲骨文将天体形状的圆圈刻成五边形;有的甲骨文将圆圈刻成菱形。“日”的造字本义是名词,表示在太空中运行、发光的天体;因为在白天发光,与黑夜发光的月亮“太阴”相对,故称“太阳”。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圆点指事符号写成短横,并与方框连接,字形由此抽象化,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日”字。由此,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演变不是一时的变化,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正是我们悠久的历史根源。
2.观书法艺术,感受汉字之美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艺术。从古至今,流传千古的书法名家之作比比皆是,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在教会学生写好字的同时,也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汉字的美,用经典的传世佳作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汉字的写法有不同的书体,草书的产生是书法成为一门独特艺术的重要标志。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品鉴书法名家的作品;课下,教师带领学生临摹、书写,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文化,品悟书法艺术的独到之处,让学生浸润在书香中。
3.习汉字书写,感受汉字之美
汉字,又称为方块字。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美感。无论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还是独体字,都在共性之中有其独特性。汉字结构之间大、小、高、低的变化,汉字笔画之间的长短、远近、交叉的错落有致,哪个地方不是美的体现?这样的美与我们的文化一脉相承。汉字的间架结构决定了汉字的字形就是方块字,书写时讲究一气呵成,笔断意连。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少年,更应该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的书写中感悟中国人的骨气。
4.悟汉字之礼,感受汉字之美
汉字的书写规则尽显中国人的美德。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有规矩,不逾矩。笔画之间的穿插、错落,体现了谦让、避让的美德。合体字的组合更是绝妙,你大一些,我小一些,你高一点,我矮一点。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谦让之礼,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人生的熏染。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的绝妙,一笔一划之间尽书国人之礼。从汉字的书写方法中带领学生寻根问祖,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的“礼”。
二、诵经典诗文,养美好品德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成就的集中体现,诗中有历史,诗中有地貌,诗中有情怀,诗中有美德。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孔子最先论述了诗歌的教育作用,汉代儒师毛苌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观点,在《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阐明了诗与人的知、情、意的关系,以及诗歌的感化作用。《礼记》也明确指出了诗歌对于人们性格修养的深刻影响。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诗情、体味诗意十分重要。诗歌的品读可以滋养学生的内心世界。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每一首诗都是诗人情感世界的宣泄,每一首诗都是汉字表达的艺术品。我们要善于挖掘诗歌中各种各样的美,为文化的传承助力。
三、读中华典故,明做人道理
我国有许多典故、传说和传统故事,故事中每一个英雄人物身上都有着至善至美的品行。语文课堂上应该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为基点,教学中抓住英雄人物的美好品质,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从故事中习得与人为善、从典故中明辨是非。
中华民族流传着很多俗语、谚语。这些俗语、谚语很多都是人们口口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智慧。有的简单明了,有的寓意深刻,都是劳动人民朴素思想的精华。例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有志不在年高。这些都为我们总结了人生至理,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简单的语句蕴含人生哲理,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体会含义,内化于心。文化的传承、文明的传递就在这些典故之中。
四、建文化课堂,承民族文化
语文文化课堂的创建,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有意构建,才能处处生花。文化的传播与传递,到底学生有没有接受,接受了多少是很难量化的。在每节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问题,巧妙引导。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提问:蒲公英妈妈的降落伞会带着学生去哪里?当时学生的回答让教师非常惊讶,世界各地都有,但是想去中國的地方却很少。这时教师的适时引导尤为重要: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名山大川,有没有你们特别想去的地方?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黄山、泰山、长江、黄河都有,甚至有的学生还想去西藏的无人区。其实,学生想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炎黄子孙,我们的根就在这片沃土之上。课堂上的灵活处理,巧妙构建是无形的力量,让学生爱上祖国的沃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时时刻刻的智慧引领。
五、结束语
创建传统文化课堂,使学生沉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文化的传承在外,美德的继承在内。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成为学生铸就美好德行的热土,让我们的少年成为中华美德少年。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