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山火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4-01林林雁刘坤明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气虚中风针刺

林林雁,刘坤明

(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 康复科,广东 河源 517300)

中风患者因大脑高级神经功能损伤,排便控制中枢反射失调,再加上长期卧床,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发生改变,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多数中风患者存在排便障碍[1]。据调查显示[2],中风人群中约有30 %~60 %存在便秘。便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康复的顺利进行,影响生存质量的提高,且部分患者因长期便秘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甚至引起再次卒中发生[3~4]。现阶段,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仍是临床治疗中风后便秘的重点、难点。西医主要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导泻药,或清洁灌肠等方法治疗中风后便秘,虽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多存在损伤肛周黏膜、形成药物依赖性、疗效不持久、容易反复的缺陷[5]。笔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采用烧山火法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龙川县中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67岁,平均(53.17±5.68)岁;病程最短25 d,最长152 d,平均(65.47±27.77)d;缺血性脑卒中15例,出血性脑卒中15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5岁,平均(52.63±5.10)岁;病程最短22 d,最长158 d,平均(66.30±26.92)d;缺血性脑卒中13例,出血性脑卒中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中风”“便秘”的诊断标准评定。中风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等为主症,气虚型便秘以大便干结如栗或不干、临厕无力挣扎、难以排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为主症。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中风病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便秘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病情平稳,发病时间为0.5个~6个月,发病年龄45岁~70岁之间;③书面签署康复治疗知情同意书,能积极按疗程配合治疗,并接受随访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以上诊断及纳入标准者;②中风发作前有习惯性便秘者;③有肠道肿瘤、息肉、结核、梗阻等器质性病变者;④不遵守试验方案自行服用润肠剂或使用其他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治疗用药者;⑤存在明显的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等精神失常者;⑥中医辨证属胃肠燥热、阴虚内热等热证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采用烧山火针刺法治疗。①取穴:天枢(双)、大肠俞(双)、足三里(双)、上巨虚(双)、支沟(双)。②操作方法: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针刺穴位皮肤,使用规格为0.25 mm×40 mm的环球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嘱患者自然进行鼻吸气、口呼气,待患者呼气时,医者单手快速直刺进针以上穴位,将针刺入浅层(约0.5寸),得气后行重插轻提手法,连续重复行九阳数;再将针往下刺入中层(约1寸),继续行重插轻提手法,连续重复行九阳数;最后再将针刺入深层(约1.5寸),再行重插轻提手法,连续重复行九阳数,若针下有热感,应稍停留片刻,此为一度。待患者吸气时,将针缓慢退至浅层,继续重复前法,如此反复重复三度,至患者自觉腰腹部或局部有微微热感。若操作时患者未觉有微热感,应在吸气时将针退至浅部,再施前法操作,待患者呼气时将针紧按至深层留针。留针30 min后将针全部拔出,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具体取穴同前,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针刺穴位皮肤,使用规格为0.25 mm×40 mm的环球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以上各穴位,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之补法,以患者自觉局部酸胀,或有传导放电感为佳。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每5 min行针1次,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2.3 应急处理

若患者在治疗期间超过72 h未解大便,应予开塞露肛门给药或灌肠以辅助通便,并记录疗程期间使用润泻剂次数。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便秘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参照“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7]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难度、排便不尽、胀感及大便性状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总分最低为0分,最高15分,分数越高,便秘越重。②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参照PAC-QOL便秘生存质量量表[8]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存质量进行问卷评估。每题分数最低1分,最高5分,共28题。故总分数最低28分,最高14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③使用润泻药次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润泻药的次数,分为使用0次,使用1次,使用2次,使用3次及以上。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根据尼莫地平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定。好转:便秘明显好转,临床症状积分指数改善≥60 %;有效:便秘有所好转,30 %≤临床症状积分指数改善<60 %;无效:便秘无明显好转,甚或加重,临床症状积分指数改善<30 %。总有效率=(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 %和70.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便秘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便秘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3.4.3 两组便秘生存质量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便秘生存质量积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便秘生存质量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幅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便秘生存质量积分比较分)

3.4.4 两组使用润泻药次数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使用润泻剂的发生率分别为53.33 %、83.33 %,观察组使用润泻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使用润泻剂次数比较 例(%)

4 讨 论

中风后便秘是在中风窍闭神昏、神不导气影响下,机体气机升降不利,腑气不通,大肠传导失司,引起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及周期延长、排便无力、不尽等[9]。中风后久病卧床伤气,气的推动、气化作用减弱,气虚无法推动肠道蠕动,大肠传导失司,导致便秘。中风后便秘患者病机以气虚为本,治疗应以益气健脾、行气通便为原则。

烧山火针刺法是倍受历代医家推崇的复式补泻手法之一,操作时特别注重针刺补泻手法的灵活运用,针刺效果讲究针下有微热感或热传导感[10]。烧山火针刺法操作时由浅入深,紧按慢提,针刺时特别强调医者意守神气、集中精力,患者做到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于针下,烧山火针刺法强调针下有无热感,对虚证、寒证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烧山火针刺法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研究严格遵循烧山火针刺法的具体操作,做到医者与患者心神合一,以神会神,能起到治神、调神、醒神开窍的作用;②气为血之帅,大肠的蠕动传导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使用烧山火针刺法能不断增强患者针下微热感或热传导感,促进经气传导,直达病所,发挥行气益气、通调脏腑、润肠通便之功效。因而,烧山火针刺法集烧山火行针手法与针刺的双重治疗效应,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法。有研究表明[11],烧山火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有确切疗效,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便秘临床症状,整体疗效优于单式提插补泻法。

因此,烧山火针刺法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气虚型便秘患者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困难等不适,有助于改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对润泻药依赖性小。值得注意的是,烧山火法针刺尤其讲究操作手法的准确性、医患双方的配合程度及操作过程中针下热感的存在。因而,临床治疗中应在专业的指导下用心积累、体会。

猜你喜欢

气虚中风针刺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