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0-04-01李江英黄月甜张金陶黎慧超许擎宇
李江英,陈 亚,黄月甜,张金陶,黎慧超,许擎宇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 保健部,广东 广州 510800)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研究对84例健康初产妇产后6个月腹直肌分离距离进行测量,发现其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39.3 %[1]。目前治疗腹直肌分离的方法主要有手术、被动和主动肌肉锻炼[2]。手术治疗腹直肌分离虽然疗效明显,但存在手术并发症;被动锻炼方法起效缓慢,疗程长,效果不确切;主动肌肉锻炼训练方式不正确,依从性和积极性较差,训练强度不够而无法使腹部肌群得到充分全面的锻炼[2]。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将表面肌电信号引入生物反馈系统,将表面肌电信号转换后并放大,以视、听觉方式反馈给受试者,促使受试者自主训练,从而使目标肌肉放松或增强的反馈方式[4]。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19年9月在我院产后康复门诊复查或盆底康复治疗的出现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产妇25例,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产妇恢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8年5月~2019年9月在我院出现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产妇25例作为研究组,年龄22岁~38岁,平均(28.4±5.8)岁;顺产10例,剖宫产15例。并回顾性分析同期采取自主训练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腹直肌分离距离大于2.0 cm;伴有不同程度腰部、背部疼痛;经盆底检测盆底肌Ⅰ类及Ⅱ类肌力达3级及以上;于本院治疗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方案的产后妇女。
1.3 排除标准
认知障碍、精神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先天性腹壁发育不良者、经积极沟通仍不愿接受治疗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研究组
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中的生物反馈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师向患者解释其治疗原理和注意事项,根据腹直肌分离部位和程度让患者摆好特定的治疗体位;治疗时将电极片贴于分离的腹直肌肌腹上,患者在治疗师的指导和鼓励下跟着计算机屏幕上的肌电图形进行正确有效的肌肉自主收缩训练,每次训练15 min~30 min,1 d 1次,连续训练10次(周日休息)。
2.2 对照组
采用自主训练治疗,同样每次训练15 min~30 min,1 d 1次,连续训练10次(周日休息)。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每次治疗后记录腹直肌分离距离和肌电位值,并记录患者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评估患者依从性和积极性。
3.2 疗效标准
对治疗10次后测量值与初次评估时测量值进行比较,评价其治疗效果。有效: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2 cm;无效: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仍>2 cm。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研究组患者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患者腹直肌分离距离和肌电位值的影响
研究组25例患者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而不断缩小,治疗8次后,距离≤2 cm,而肌电位值随着治疗次数增加不断变大。见表1。
表1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和肌电位值变化
3.4.2 两组患者训练治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患者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全部连续完成10次,且平均训练时间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训练治疗依从性比较
3.4.3 两组患者训练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经10次训练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有效率为92.00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训练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 论
腹直肌分离是因孕期腹部不断增大,腹部肌肉拉伸变薄,出现腹直肌从腹白线分开的现象。基于此因,功能锻炼为临床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主要方法。Benjamin等[5]提出产前或产后进行腹部核心肌群锻炼,可降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探索出一种操作方便、疗程短、效果确切、患者易于接受、能调动产妇主动性并积极参与治疗的方法,是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主要方向。肌电生物反馈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它采用传感器将人们正常意识不到的肌肉电信号经放大滤波处理后转变为可以感知的视听信号,并反馈给患者,患者根据这些信号进行有意识的自身调控,从而掌握调节控制自身的技术和能力[6]。
本研究选择我院产后出现腹直肌分离的产妇25例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不断缩小,治疗8次后,距离≤2 cm,而肌电位值随着治疗次数增加不断变大。接受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患者中途未出现训练中断,且平均训练时间高于规定时间,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主动锻炼。该方法能使患者主动参与引发的肌电信号,经反馈对大脑皮层形成一种条件性重复刺激,经长期反复训练能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利于患者治疗结束后自主训练。
国内临床以往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主要以自主康复训练为主,付丽侠等[7]研究表明,患者接受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和自主训练后,腹直肌分离恢复情况优于自主训练患者,可促进产后尽早康复。主要原因是自主康复训练因部分患者锻炼方式不正确或未按时按量完成训练,导致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本研究发现,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通过视、听觉反馈机制促使受试者自主训练,从而使目标肌肉放松或增强,25例患者均按时高质量完成训练。此外,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已被国内外康复治疗证实安全有效。近年来,已被广泛运用于康复治疗中,如脑卒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8~10]。李淑学[11]探讨功能锻炼结合肌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产后盆底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马磊[12]还将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应用于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治疗中,该方法可提高股内侧斜肌肌力训练针对性,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由此可见,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