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属三甲医院图书馆建设发展的SWOT分析

2020-03-31苏婷婷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SWOT分析图书馆

苏婷婷

【摘要】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知识、信息获取和传播的重要枢纽,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结合附属三甲医院特性和新医改形势下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对医院图书馆内部建设管理的优势和劣势、外部开拓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提出合理规划利用资源、强化科研服务能力和运行管理、创新数字化服务模式、加强宣传和外部交流与合作等改进措施,推动医院图书馆全面、纵深发展,为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发挥作用。

【关键词】附属三甲医院;图书馆;SWOT分析

附属三甲医院是医科院校附设的、向周边提供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医学相关科目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的区域性医院,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肩负着医学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的重要任务。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基础设施之一,是院内人员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枢纽,在医、教、研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该类医院的图书馆管理体系简单,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与医院规模并不匹配,在知识和信息飞速更新的当下,越来越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SWOT分析法是管理领域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析工具,它通过对分析对象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探討其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提出相应对策,制定战略措施从而推动目标对象发展。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附属三甲医院特性和新医改形势下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对医院图书馆内部建设管理的优势和劣势、外部开拓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发挥医院图书馆的作用。

一、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1.嵌入医院,资源优厚。医院图书馆建设得嵌入附属三甲医院,往往是某一地方乃至区域的医疗中心,资源优势明显,医院建设、人才、物资设备、信息技术等力量雄厚,坚持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持续优化,服务范围辐射周边地区,业务量基数大、增长迅速,品牌影响力强,注重发展医院综合实力,为图书馆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品质保障和物质支持。2.依托大学,后备支持力量强。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建设完备,是医院图书馆的重要依托。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图书馆建设受大学高校文化影响,学术和科研氛围浓厚,悠久的教育和文化传承与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为医院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一份强有力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3.贴近医学前沿,需求推动发展。附属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属于技术密集型劳务人员,日常投身于繁忙的医疗工作中,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非常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以适应临床实践工作需求;在医院严格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下,各级医务人员除了临床一线工作,还要为科研和教学工作不断加强学习,需要纸质和电子医学资源相配合,这样就不断推动图书馆向着全面、专业、新颖、可靠、及时的方向发展。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1.建设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医院图书馆是医院内最大的非营利性单元之一,经费由医院承担,投入所需较大,往往是医院快速发展规划中被忽略的一环。此外,附属医院图书馆一般归学校管理,但相对于学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普遍规模较小,环境较差,服务范围和对象大多是医院内的医务人员,处在医院和学校管理的交叉区域,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相对于医院以及学校图书馆发展较为滞后。2.人才队伍力量薄弱。目前,医院图书馆大多定位为医院的辅助科室,工作人员配置少,年龄、学历、职称等要求较低,图书资料和档案等专业对口人员少,卫生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人才更是几近于无,专业素质较差,对前沿信息、热点消息的敏感度低,科研能力不足,难以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快速、全面、准确、专业的信息和科研服务,严重制约新形势下图书馆功能的开发和利用。3.工作模式落后。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拘泥于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模式,主要工作基本局限于图书采购、储藏、借还、整理和初级检索,内容单一、枯燥,容易产生懈怠感;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强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创新理念亟待增强,人文服务意识弱,相对于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读者在院内实体图书馆阅读体验较差,图书借阅率不断降低,工作量的减少更不利于刺激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恶性循环下图书馆衰落成为必然。

4.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倾向于改善临床应用和患者就医服务等“一线”项目,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文献检索和分析工具落后,系统更新不够及时;图书文献、病历资料等数据库建设不够完善,档案电子化水平低,可利用性不强;信息共享能力差,在现代通信技术开发使用方面仍留有大片空白。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发展。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陆续颁布相关制度文件,要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各级医疗机构提高科研能力、健全医院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明确指示,医院图书馆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其服务质量和水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除此以外,作为三甲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更是对医院各项工作做出了严格规定,图书馆基本设置与服务能力作为评判指标之一,在评审工作的推动下成为医院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知识更新和信息技术发展推动。当今社会,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信息化建设惠及各个领域,人工智能、共享科技等高精尖技术和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其中,医学科学随着人们对卫生和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迅猛发展,相关文献急剧增加,信息共享渠道更加多样,新技术革命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更加便捷,各种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更是为图书资料和病历档案的数字化转型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必将推动医院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3.医务人员精神需求。医务人员24小时待命奔波于保卫人民健康和卫生的前线,受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影响,普遍工作强度和职业压力比较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医疗卫生人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进行良性干预、做好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防护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直接关系着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医院图书馆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闲场所,使其不出医院就能够从繁忙、嘈杂的工作环境中抽离出来,在阅读中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和心灵的放松,对于纾解医务人员心理压力有着重要意义。

(四)挑战分析(Threats)。1.数字图书馆日益兴盛。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泛阅读”“云阅读”重新定义着读书的边界,数字图书馆基于网络信息共建共享技术逐步发展壮大。掌上阅读、网络书城功能齐全、操作便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理想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对于走在技术发展前沿的医学科学,数字化的医学信息更新更加及时,搜索更加快捷,对医学工作和研究人员更具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医院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作用。2.形式多样的外部书店带来冲击。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处在快节奏、多样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中,阅读需求呈现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实体书店、图书馆逐渐拓宽运营思路,向着内涵丰富、外观新颖、产品独特、功能多样的方向转变,装潢简洁时尚、陈列别出心裁、茶點一应俱全的网红书店遍地开花。在外部实体书店的对比下,医院图书馆再维持“旧模样”已不合时宜,只有建设兼具知识性、时尚性、舒适性的现代医院图书馆才能让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对策

(一)合理规划利用资源,优化环境建设。医院要按照国家政策和复审要求,把加强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提上议事日程,规划预算,增加投入,推进落实装修改造;增加桌椅等设施设备,设计摆放适宜的艺术装饰、图片、绿植等,完善馆室布局;组织开展调研活动,根据各临床、护理、医技、行管后勤等科室部门实际需求合理制定图书采购计划,丰富图书馆馆藏和电子数据库信息;引进咖啡厅、展览室等相关产业链,创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合理利用和整合院区校区信息化资源,积极推进大学与医院信息与技术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强化科研服务能力和运行管理,不断持续改进。根据图书馆功能和医院科室规划,完善图书馆人才梯队和学科建设,与医疗、教学、科研任务相辅相成,尤其加强科研服务能力,密切与医院科研部门的联系,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纳入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体系,提升图书资料为科学研究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建立标准化、制度化、公开化的服务管理和多维度的人才评价与薪酬分配机制,有效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组织开展图书馆服务优化、质量改善项目,运用PDCA原理,建立健全相关督导、检查、考评机制,将工作改进成效与绩效考核挂钩并定期总结反馈,推动图书管理与服务工作持续改进。

(三)创新数字化服务模式,建设现代化医院图书馆。随着现代化智慧型医院建设的推广,不断完善互联网系统,打造数字化服务形式,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引进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图书馆文献资源,完善医院图书馆数据信息库,搭建更加完备的文献检索和档案资料电子化查阅平台,组建专门专业的管理和维护团队,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及信息和技术的持续更新、完善,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科学化、智能化、便利化。

(四)加强宣传、交流与合作,拓宽发展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要以新媒体为立足点,利用微信小程序、公众平台、手机APP、网络媒体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宣传和推广,为读者提供新书推介、音频讲书、电子阅读等服务,帮助繁忙的医务人员在工余时段,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达成阅读意愿并从体会到乐趣。此外,加强同高校图书馆及兄弟医院图书馆的合作,协同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学术交流,汲取最新的管理和服务手段,拓宽读者阅读和服务空间,完善馆际互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联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欢欢.加强医院图书馆管理充分发挥医学情报作用——以忻州市人民医院图书馆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6):265-266.

[2]潘利民.医院图书馆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43-45.

[3]卢灿健,黎海红,高连.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14):42+53.

[4]李沁蓉.数字时代医院图书馆知识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J].晋图学刊,2019,170(01):5-9.

[5]王琲,金岩.关于加强三级综合性医院图书馆服务对策的思考[J].西域图书馆论坛,2017(01):34-35.

猜你喜欢

SWOT分析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国产手机行业战略管理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