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0-03-31黄赛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建模教学初中数学

黄赛凤

摘要:数学建模,就是指将一些问题进行简化,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用数学符号和参数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数学理论进行解决。随着数学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深入,数学建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数学建模也就成为现代科技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之一,所以开展数学建模教学非常有必要。初中是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基础时期,更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以及建模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模式,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建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00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模式中,初中数学教师都是通过讲解问题,然后告诉学生解题思路并且进行演示,最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一过程进行建模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导致初中生创新意识的单薄,无法有效利用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只能够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应试教育成绩。这样的教学效果也表明了传统的建模教学模式偏离了建模教学的初衷,不利于初中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及多年的实践验证,笔者发现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小组合作以及应用实例教学的方法开展建模教学、创新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数学建模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提问能力等。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时,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其中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开展建模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以及建模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这对于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且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会更加逼真,更有利于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开展。例如,在进行“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这一课的教学中,遇到一个问题是“如何测量一个高楼的高度”,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量方案。笔者通过多媒体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很快学生就通过建立一个全等三角形的模型推算出了高楼的高度。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建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达到了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目的,对于初中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合理地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应用到建模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

数学建模最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假设,继而建立模型合理地解决问题。因此,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有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拥有知识应用能力、计算能力等。但是初中数学教师不可能将每一面都做到很好,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时,更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在一旁进行相应的引导,而小组合作式教学课堂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式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合作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在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笔者常常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教学目的,几次教学实践验证最终的教学效果的确斐然。首先,在进行教学时笔者会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分配,保障每一个小组的综合实力都相当,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学习,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能力的培养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开展了小组合作式教学之后,大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都想到了利用不同的思维和方法建立模型,继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的教学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式教学对于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实例教学,培养学生建模意识

单纯通过课本知识的讲解或是课堂练习,这对于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帮助不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时应该丰富教学形式,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达到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效果。

在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时笔者常常利用实例教学来推动建模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通过在教学中加入了大量的实例进行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提升并且数学建模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使其知道了针对于不同的实际问题应如何建立模型。在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时,笔者布置的题目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更容易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的画面,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建模。例如,笔者会根据学校附近标志性的建筑物高度、形状引入到问题中设置相关的问题,以此作为实例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且进行建模,最终解决问题。或者将学生知道的一些生活趣事、耳熟能详的一些实际现象加入到教学中,作为实例进行讲解教学,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达到有效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效果。事实证明,实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建模意识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都能够熟练应用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开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初衷。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就是将实际问题通过分析、简化之后,按照某种数学规律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通过数学理论和思维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要想有效開展数学建模教学,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以此作为基础才能够有效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这一部分,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推动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教师进修学校354500)

猜你喜欢

建模教学初中数学
建模思想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情境驱动下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探讨
基于UG的建模教学探讨
初中生物建模教学的实施策略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