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2020-03-31李世霞
李世霞
摘要: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事业的运行机器,需要在内部管理如预算、内控、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有所提升,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需要,增强单位组织运行的有秩性,为国家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当然,时代条件的提高是一把双刃剑,在赋予单位更丰富的机会的同时,也无可避免的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一些问题。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预算内容的意义出发,分析了现存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希望能给事业单位发展以帮助。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建议
一、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内容的促进意义
(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必要的绩效管理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通过绩效管理设置既定的预算目标和流程,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尤其是及时发掘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行政事业单位高效的提供服务夯实基础。在预算编制时,绩效管理需要对编制内容进行考核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对预算编制人员能力进行考核,从两个方面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内容的科学性。
(二)提高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一般情况下,预算编制人员和执行人员是不同的团队,这就会造成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脱节,执行者对于预算内容的还原度不高,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甚至会发生预算资金被挪用的情况。不仅给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而且会涉及到许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这大多是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足造成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产生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对预算执行的考核,能够了解到预算执行情况,严谨考察预算资金的来源与去处,降低预算资金被挪用的问题几率。同时以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活动为基础,合理调整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不足,对人员也是一种促进和监督。将权力与责任结合,资金和活动结合,提高预算执行的可靠性。
(三)提高资金利用率
资金的使用贯穿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再到最后的评价与分析阶段,都需要提高资金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预算管理水平。预算绩效管理能够通过对资金的监控提高预算过程中的资金利用率。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进行目标管理,降低无效预算,将资金放在合理的使用模块,将国家财政真正放置在有效的地方。绩效目标监控是在预算执行阶段使用的管理手段,它能够全面监控资金流向,及时纠正绩效执行与绩效目标的偏离,停止与原预算不符的资金支出。不仅能够在本年度预算中纠正预算不足,而且能够给下一年预算内容提供经验指导。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指标选择存在局限性
绩效指标是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它必须涵盖单位多个管理模块和内容,且指标之间能够互相联系,才能完整的反映出企业预算内容的真实情况。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绩效指标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指标之间过于孤立,缺乏联系,在真正评估指标时便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这样得到的数据准确性不足,很难反映出单位预算的真实情况,难以满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需要。而目前在绩效指标选择中事业单位也没有设置完善的应对方案,甚至存在随意性较强的情况,造成绩效指标选择的质量不高。
(二)绩效管理方案设置存在问题
在设置绩效指标后,就要选取合适的管理方案优化事业单位职能,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方案设置方面存在问题只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覆盖面不够广泛,事业单位管理预算内容多样,执行也多样,若想绩效方案能够涉及全面的管理活动是十分困难的,只能在各个活动过程中一一对应解决,这与绩效高效管理的愿景相背,而且这种管理方案也缺乏创新性。另一方面,在绩效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经验,一种管理方案的展开势必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成熟的过程,也正因此,绩效管理体系才一直无法在行政事业单位形成科学的流程,单位预算内容也无法真正实现高效化优质化。
(三)沟通活动进行相对困难
行政事业单位涉及多项服务领域,行业、地区、客观条件的差异性使得绩效管理目标内容和沟通都相对困难,甚至难以设定统一的指标。例如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在进行救援情况时会面对不同的困境,不同的海域、伤亡数量、现场环境等都会影响工作人员打捞效率,资金预算也只能视情况而定。在现实工作中,必然会存在许多这样的突发状况,绩效管理沟通相对困难。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内容多样,信息数据较多,在进行信息筛选时会产生许多容易的流程,造成信息沟通效率低下,预算绩效管理应用方案兼容性不够,无法在短时间内选择出最为有效的方案和操作,降低了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给单位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不便。
三、关于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问题的建议
(一)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指标
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目标设置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事业单位预算需求,从而解决绩效管理目标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首先,全面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对单位预算编制进行全面科学的考虑,明确自身需求,了解自身单位经济水平,对职责、部门划分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本年度单位经济活动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同时将既往经验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选取适当的管理指标。其次,要重视管理指标的联系,在对单一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不同指标进行结合,同时将信息汇总筛选,将预算信息覆盖到事业单位各个方面。最后,还需要将这些指标进行缩减,绩效管理并不是将所有指标全部陈列即可,还需要有所选择和舍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科学的形成绩效管理体系,为后续预算管理执行工作创造条件。
(二)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案
一项方案的设定需要简洁且全面,这样才能引导绩效管理向着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在制定绩效管理方案时,需要尽可能兼顾单位管理的多个方面,可以设置多个备选方案,从单位实际需求出发,展开单位绩效管理内容,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法,将事业单位预算活动与实际开展的活动相互联系,提高方案设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调整方案与人员配置,将人员和管理内容相互结合,分配责任到人,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追责到人且纠正。将人员奖惩和绩效考核内容相结合,提高人员对于方案实施的积极性。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做到精简而不简单。
(三)构建完善的沟通体系
为打破客观环境的差异带来的沟通壁垒,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沟通平台,协调事业单位中不同部门的预算,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和预算情况,更加深入的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同时,可以提前进行应急策略的编制,提前与其他地区的事业单位进行沟通,互相支持。坚持科学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加强信息汇总效率,有计划的对不同突发情况进行预算。当然,在以更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式互相沟通有无,利用互联网数据库、信息软件构造完整的数据链条,为事业单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需要考虑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在开放性的信息沟通平台中,尤其是涉及财务方面,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安全设置,避免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
四、结束语
總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现代事业单位推进全面预算工作的保障,其创新发展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更科学的开展预算工作。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也在积极寻找更加新颖、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尽管目前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时仍面对一系列的挑战,但只要坚持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作为基本原则,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水平,还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文所述方法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案、构建完善的沟通体系,从不同角度解决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实现事业单位的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娟.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以及对策探讨[J].管理观察,2015 (13):158-159+162.
[2]李琨.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 (02):99-101.
[3]王伟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3):288.
[4]黄德明.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策略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 (2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