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满意度现状分析

2020-03-31韩莉莉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居民点农村居民调研

韩莉莉

(成都理工大学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一、引言

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级为里氏8.0级。这次破坏性地震影响了10个省的14565个村庄,417个县,直接经济损失估计为418.96亿元人民币,还有更多间接损失[1]。由于基础设施不足、缺乏自然灾害信息以及社会不平等等原因,地震对农村地区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灾后重建工作农村地区比城市地区面临更大的挑战[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3年内完成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目标,重塑地震灾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3]。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灾民自己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工业、环境恢复、卫生文化等[4]。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尽管灾区重建(如基础设施、交通、住房等)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局限和问题,如就业机会方面的挑战,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5]。习惯于分散安置模式的农村居民在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存在一定困难,同时,还有可能因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合理,造成日常生活成本的增加[6]。此外,俞孔坚研究发现对于异地搬迁的安置居民,还要重新建立对土地和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7]。

日本的大地震复兴计划曾提出,地震灾后3年时间内应以紧急恢复,保障灾民正常生活为主;5年的时间内要在安置区创造出特色产业和就业机会,最后3年是以巩固前期成果为主要目的[8]。如今正是巩固完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建设的重要时期,总结灾后重建经验是值得的。

通过对重建居民点居民满意度现状调查,可以反映出重建居民点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善的方面。为了灾后重建的有效经验更好的传播,理清农村灾后重建居民点建设现状中居民对哪些方面表示满意,对哪些方面表示不满意,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科学合理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入户调研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从而来衡量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的满意度现状,为灾后重建居民点农村居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建议,巩固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样本村选择

本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地震的5个重灾区10个村庄的灾后安置农村居民为对象,样本村的选择是综合考虑地震受灾程度不同、居民安置类型不同及灾后重建方式不同进行筛选。

根据村民警惕心理及反映出的配合度,最终选定这次研究的10个样本村:

(二)问卷设计

满意度是指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是个人对生活的综合认知,反映了个体对总体生活的一种概括评价,受到自身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9]。因此问卷内容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统计、满意度调查量表及个人期望三个部分。其中个人基本信息统计囊括了被调研主体的自身因素,满意度量表中设置影响灾后重建居民点满意度的环境因素,使问卷回馈数据更全面、更真切反映出居民对灾后重建居民点的满意度情况。

表1 样本村及问卷分布一览表

为测试调研问卷的成熟度,使之更符合四川省农村居民的生活现状,调研组在正式调研前进行了预调研,并将问卷中书面化文字替换为更贴近村民理解的内容,使得问卷更加平易理解。

课题组于2019年1月组织进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暑期调研,调研共发放500份问卷。调研过程中,调研者采取随机走访和面对面问卷调研方式,完成问卷中个人基本信息统计、满意度调查量表及个人期望的数据收集、整理。通过调研人员在10个样本村实地入户调研,共计回收有效问卷483份。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个人基本信息统计及分析

表2 个人基本信息统计数据

1.教育程度影响。调研回馈数据显示,此次调研样本村中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中(含初中)以下学历占比为76.19%,这是因为我国的乡村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和城市相比较,一方面经济发展呈现弱势,基础设施薄弱,教育环境差距大;另一方面,各领域人才都处于稀缺状态,不但缺教师,还缺学生,教育工作难以开展[10]。

2.居住环境影响。72.46%的被调研者为当地出生,即为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原住民,27.54%被调研者为地震后搬迁至当前安置点。可以体现出地震灾后安置坚持就近安置方针。

3.家庭收入影响。54.24%的被调研者震后家庭总收入较震前有所增加,另外45.76%的被调研者表示经灾后安置十余年后家庭总收入较震前减少。2008年至2011年,国家抗震救灾政策发挥了有效作用,汶川地震灾区经济恢复效果非常好;但2011年后没有国家抗震救灾政策的支持,居民经济状况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恢复效果继续变好,二是经济恢复效果变差形成了“贫困陷阱”[11]。

4.家庭收入来源对比。根据对地震前后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对比,可看出地震后居民选择农耕、果蔬种植、家禽、水产养殖作为家庭经济来源的比例有明显下降,选择外出打工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如图1所示。

图1 家庭地震前、后主要收入来源变化趋势图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农村居民在灾后重建居民点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调研过程中有28.99%的居民表示地震破坏的土地未进行恢复,导致家庭农耕收入消失;二是在环境污染太大、养殖疾病不安全、鼓励发展规模养殖等形势政策影响下灾后重建居民点实施禁止养殖家禽家畜。这两种因素都会造成农村固有的家庭收入来源退化,生活压力迫使农村居民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

(二)满意度量表变量说明

调研数据显示52.89%的被调查者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的总体满意度较高,29.81%的被调查者持一般满意态度,17.80%被调查者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总体不满意。

具体衡量被调研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如表3所示:

表3 衡量居民对灾后重建居民点满意度的因素一览表

在本次调研中F2住房周围种植(种菜等)空地这一变量收集的数据缺失134个,占比达到“26.8%” ,予以剔除。

(三)居民个人期望

在表达个人对当前灾后重建居民点期望改善的方面时,有341人表示当前重建居民点交通出行方面有待改善,普遍反应在规划道路狭窄、集中居住模式下停车位储蓄数量无法满足实际情况;其次是就业机遇少,居民表示期望在当地增加第二、三产业发展空间。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旨在进行农村居民对地震灾后重建居民点满意度现状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灾后重建居民点安置后住房周围种植(种菜等)空地满意度极低,究其原因为原散居农村居民被重新集中安置居住,重建后住房周围种植(种菜等)空地消失。

灾后重建居民点的建设大多将农村居民由分散式居住变为集中居住,这虽便于政府统一管理,但却导致居民要重新培养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并且改变了居民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增加生活成本。现在农村居民大多以老年人为主,此类人群的日常生活较为稳定,蓄养家畜和农耕是此类人群日常活动的主要内容,重新安置后土地空间未能满足这一需求,便会使其对重建居民点的满意度降低。对此,乡村政府应更加重视居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多样化,提供增收途径,例如引进更多手工制作,使村民在家中可以完成生产需求;丰富此类人群的日常生活,同时注重此类人群精神文化生活,鼓励村委会统一组织娱乐活动。

在“城镇化”的号召下,灾后重建居民点的建设形式趋向于城市中的小区建设,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卫生环境与生活环境,被调研者在此方面的认可度较高,但公共基础设施后期的维护工作尚不够充分,对此乡村政府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灾后重建居民点公共基础设施维保工作。

灾后重建居民点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居民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不仅保障居民生产生活,还应注重精神文化的培养。

猜你喜欢

居民点农村居民调研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新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的思考
——基于长寿区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现状调研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
基于3S的巴彦县农村居民点内农地测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