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

2020-03-30翁昌叶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数学

翁昌叶

摘 要:在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有效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而且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多年的工作实践来看,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他就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关键词:课前预习;初中数学;学生学习方法

一、农村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课程理念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终生学习的基础,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于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不断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而在这些教学中,“预习”这一环节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和学生遗忘了。但是对于那些地处农村的学校,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很多学生小学毕业时,已经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进入初中后,如果教师不改变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辛苦,学生还会一如既往地上课听不进去,下课应付作业,考试成绩很低,初中毕业两手空空。这是我们每位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最不希望的结果。

二、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明确预习的作用和预习的重要性。

一些同学认为:课前预习没有必要,反正老师上课时要讲,上课专心听讲就行了,虽然老师布置了预习,但是我预习不预习老师也不知道,何必事先多费脑筋,还浪费了许多时间。

2、预习目的不明确。

课前教师下发预习学案,布置学生循案学习,而事实上对学生该预习什么、怎么预习、为什么要预习,并没有仔细琢磨,当然也谈不上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只是让学生通过看教材,完成几个简单的填空或问答,预习质量怎样,无从知晓。

3、预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制约了学生的思维。

布置学生预习时只要求通过看教材,完成简单的预习学案内容,而不要求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其他资料。预习时没有针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归纳,更没有来自与生活的链接,不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4、预习形式化,应付了事,收效不大。

有些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每次内容都千篇一律。预习之前没有就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方法、预习的方向等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很容易走向形式。

5、对预习的要求过高,预习过细,用的时间过多。

预习只是初步学习,只能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做铺垫;预习是为了课堂上更好地理解知识。

6、有的同学虽然能进行课前预习,但是缺乏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能持之以恒。

三、预习方法

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作准备。详细策略如下:

(一)、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课前预习。

预习前,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明确并体会预习的好处,提高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课前预习的内容要有所选择。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进行课前预习的。因为学生常会因为时间或习惯原因,不注重预习内容的过程,直接参看课本里的定理。课堂上进行活动时,他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最后的结论,不再关注定理的推导过程。使活动过程失去实际意义。

(三)、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就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寻找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使学生多一点“问题”的意识。

(四)、要把握好学生课前预习的度。

预习固然重要,但不能因其重要就对预习提出过细过深的任务要求。预习过细、花时间太多,多数问题如果在预习中解决了,课堂学习就会觉得没什么可学了;预习时间要根据学习内容灵活安排,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内。要掌握好预习的度。

(五)、注重对预习效果的评价,突出小组“带动”作用

如果教师只布置预习任务而不检查预习效果,就会使得数学预习在学生实际操作时失控,一些自制力差的同学就会敷衍应付,甚至不预习。相反,如果老师及时对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评价,对预习效果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和表扬,对预习效果差的同学进行督促,则能调动全体同学的预习积极性,提高全体同学的预习效果。

总体来说,预习要明确以下几个目的:

1、了解材料的大概内容,与已学知识的框架。

2、找出本节内容与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旧知识。

3、找出本课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

4、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做上预习标记.

总之,学生的预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不是朝夕之功,加之预习任务的难易度不好把握,做到持之以恒实属不易。培养學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克服被动学习的困惑,实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忠林.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策略分析[M].教育研究,2018.1

[2]王秀颖.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M].教学论坛2017.8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初中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