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策略研究

2020-03-30田艳红

山西农经 2020年2期
关键词:统计工作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

田艳红

摘 要:作为代表政府履行执法监督和行政管理的监管机构及职能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统计工作方面必须要实行依法统计、诚信统计,为政府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和政府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规范化;重要性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2-016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C829.2        文献标志码:A

统计工作包括收集、分析、解释并表述大量数据信息,是国家加强经济社会管理所采取的基础性手段,也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作为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转型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执法监督部门,只有规范管理统计工作,才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数据的准确性[1]。

1  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为国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全面、有效的资料及数据,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基础,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现状

2.1  统计机制不完善

只有完善的统计机制才能使统计工作有序进行。现阶段,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统计机制都存在不完善情况,主要包括3个方面。

(1)信息共享机制缺失。信息共享机制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未重视统计工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从而降低了统计工作的效率。

(2)任务分配不合理。统计工作的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层机构,而基层机构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任务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未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员的价值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样会影响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过度依赖统计软件。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在统计工作中设置专门的卡片账,而是过度依赖统计软件,统计活动会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缺乏详细登记的情况,导致统计数据不完整,影响统计工作的准确性,进而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负面影响。

2.2  统计分析不到位

目前,领导层对统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总结、分析统计信息的能力较差,统计数据得不到高效利用。统计分析不到位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无法将数据转变成活资料,不能及时发现统计数据中所包含的普遍性、倾向性和突发性问题,进而影响领导层的决策。

2.3  统计程序不完整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统计机制的执行都处于宏观指导层次,缺乏细致的指导性文件,未给予基层统计部门补充完善的权力,导致统计程序中各种问题频频出现,降低了统计工作的效率。例如缺乏对上报统计调查对象的时间、统计资料的上报单位等方面的明确规定,统计资料内容存在一定差异,这样会给统计制度的权威性带来负面影响。

2.4  统计行为不规范

只有具体的告知行为才能使具体的法律关系得以实现,而统计调查行为的抽象化阻碍了统计机构和调查对象之间具体权利、义务的产生,降低了统计机构约束统计调查对象的能力。统计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给基层下达统计调查任务时,通常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如果被调查对象未收到相关调查的知情权,这样就产生了抽象行为,在落实到具体行为的过程中产生争议的情况下,被调查对象会以未收到相关调查通知为由,不愿履行其自身在调查中的统计义务,统计部门也会因缺少针对具体调查对象的统计调查事物通知文件,无法为该项工作提供相应的证据,从而引发一系列行政争议。统计调查实施的统一性和统计工作监管执行的权威性都会由于不规范的统计行为引发诸多不良影响。

2.5  统计资料不准确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仍然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执行规范,导致缺乏统一的统计标准,统计工作只是单纯通过向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掌握相关信息,积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得不到有效保障。

3  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策略

3.1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制度

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是規范统计人员工作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科学开展的关键,对于提高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监管力度也要加强,应全面落实统计工作责任机制,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落实到位,一旦出现统计问题,既能做到有法可依,又能够确保快速找到产生问题的源头。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制度,有利于强化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2  创新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分析和判断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只有做好基础工作,才能确保整个国家平稳发展。创新统计工作指的是在理念与形式上完善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对统计工作进行创新,围绕结构调整、降低产能、保持增长等内容,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整理,改变传统的上交报表和提供数据等做法,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价值。通过创新统计工作理念和工作形式,实现统计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使数据更加准确、全面,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3  加强统计信息源的改革创新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传递技术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给统计工作带来了便利。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统计信息网,实现统计数据的高效共享。统计人员通过信息网对统计数据进行规范化操作,可以大大提高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可以与市场资源合作,开发和利用庞大的信息环境,推动统计信息源的改革创新。

3.4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队伍建设

在多方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有效性的同时,应注重统计工作队伍的建设,高素质的统计工作队伍是彻底打破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工作现状的根本。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与统计工作相关的学习交流活动,提高统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统计工作队伍的领导者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通过网络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统计工作队伍,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结束语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现状,应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制度、创新统计工作观念和形式、加强统计信息源的改革创新、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统计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全面发挥统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积极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友军.依法行政  加强统计管理[J].北京统计,2002(6):23.

猜你喜欢

统计工作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探讨强化和完善水利统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