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课本例题的改编策略

2020-03-30肖启斌

考试周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挖掘例题教材

摘 要:例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理论知识与问题之间的桥梁,是教材的精华,例题对引导学生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具有示范功能和模型功能。老师应该立足教材,琢磨教材中的例题,通过改编与设计,让例题活起来。

关键词:教材;例题;挖掘

不少数学老师有这种倾向: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教材中的例题,喜欢另外选题。其实例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理论知识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对引导学生如何由知识转化为能力具有很好的示范功能和模型功能。波利亚曾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其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老师应立足教材,开发教材,做透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既反思解题过程,更反思教材通过例题向我们传达了什么,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揭示規律,启发思维,通过例题的改编与设计,实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下面略举几例,谈谈一些拙见。

题目似是而非,证明方法却发生变化,体现了放缩要恰到好处的真谛——把不等式的一边,视为某一个数列通过累加而得到结果或者近似值。

五、 分组分配,区分平均与定向

湘教版2-2一道例题:6本不同的书,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1)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2本:(2)分为三份,每份2本;(3)分为三份,一份1本,一份2本,一份3本;(4)分给甲1本,乙2本,丙3本。

本题考查排列与组合的应用,要明确有序与无序的区别,平均分组与不平均分组、平均分配与不平均分配的区别。

变式18:还是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三人,1人4本。另2人各1本。

变式19:还是6本不同的书,分给甲1本、乙1本、丙4本。

六、 结束语

例题的设计与运用不能只满足一题一解一问一答,还需要老师在“活”字上做文章,对于一道例题,老师通过对题目进行变化:如一题多问,从多方面提出问题;也可一题多解,从不同方面启发,用多种方法来解答;还可一题多变,可设计顺向和逆向的例题,也可是求同和求异的例题,或者加大题目难度与深度。通过对例题的活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争取一箭多雕!

参考文献:

[1]黄培华.一道不等式证明题的探究性活动过程.福建中学数学,2017(9).

[2]谢盛富.放缩法失效了.福建中学数学,2017(5).

作者简介:

肖启斌,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武平一中。

猜你喜欢

挖掘例题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教材精读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