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队伍建设问题探析
2020-03-30温勇
温勇
摘 要: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极强的工作,而农村财会人员工作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分析了村级财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村级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集体经济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2-012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2.6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随着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措施的全面实施和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集体存量资产特别是货币资产日益增长,村级财务人员对于加强基层财务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村级财务人员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有利于做好新时期基层财务管理,但同时也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财务基础知识不扎实、业务技能不高等问题[1]。
2 基层财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财务人员构成复杂,业务水平普遍不高
农村财务人员构成复杂,从业之前可能来自各个领域、职业,甚至完全没有接触到财务方面的知识,大多只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从前辈那里学习,在工作后可能并不具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只懂得如何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操作,真正的核心技术只有少部分人能够熟练掌握,这就造成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并不高的现状。
2.2 财务人员思想素质不高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自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但是有个别同志经受不住诱惑、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腐败,开设小金库,在农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另外,存在消极怠工的现象,部分财务人员认为即使出了问题也是领导的责任,与自己无关,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财务人员自身思想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造成的。
2.3 财务人员的后备力量缺乏
农村缺乏高素质人才,这一点是由农村的人才来源决定的,注定了农村在高端人才方面的短板。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号召大学生回乡创业,但是新上任的年轻人之前所接触的都只是理论上的知识,真正经过实践的屈指可数。
2.4 对财务人员的监督不够
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高度分散、分布面广、任务繁重的特点,在财务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财务队伍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不彻底,对财务人员的监督缺乏足够的力度,这都是急需解决的困难。而且,很多基层单位由于缺人,往往一人兼任会计和出纳等职,导致财务队伍内部监督制度缺乏力度。
2.5 财务人员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农村财务人员培训机制不健全,无法满足农村财务人员培养的需要,存在培训人员水平高低不一,培训规模小、时间短,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的培训制度,需要培训的内容多,在培训结束后也没有规范、细致的考评制度等诸多不足。经过近年来长期的实践,农村财务人员的培训机制有了极大的改观,逐步开始依托正规院校组织专业水平培训,但是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考核上還需要继续改进。
3 加强农村财务队伍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3.1 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镇、村要提前规划,培养村会计“接班人”。近年来,村干部人员流动较大,村后备干部力量不足,而村会计岗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连续性,专业性相对较强等特点。一旦原村会计一旦退休或离职,缺少合适的人员接手会计工作,甚至有些村会计岗位长期空缺。对此,需要建立、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储备后备力量[2]。
3.2 强化对村级财务人员的管理
凡村主要干部及其家属的近亲属人员,一律不得担任村财务结报员、出纳员和财监组成员。各乡镇应重视村级财务结报员岗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村结报员必须持证上岗。财务结报员必须具有电算化合格证和会计资格证;对目前在岗、实有年龄在40周岁以下,但不符合上岗素质要求的结报员,限期在3年内完成相应学业并取得证书,如期未达到上岗要求的要予以调整处理;结报员一律采用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招聘。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财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切实加强对村财务人员的考核。
3.3 把好教育培训关,提高素质
目前,尽管通过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等方式,部分报账员的业务能力有所提高。但大多数报账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难以胜任不断变化的农村财务工作形势。
因此,建议出台农村财会人员从业资格证管理办法,将村级报账员纳入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体系;紧贴村级财务需求,为报账员“量身订做”培训教材;解决师资力量、培训经费问题,定期组织报账员进行政策辅导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报账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3.4 加强村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部分会计人员态度不端正,工作马虎,记账不及时,原始票据管理不善,不能正确行使职权,给农村财务管理造成了影响。村级财务人员要端正态度、改变观念,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放在首位。
3.5 农经站要强化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指导
农经站作为管理农业和农村的职能部门,培训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强化农村财务管理是其应尽的职责。农经站要加强自身代理记账员的队伍建设,掌握最新的工作要求,对村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辅导。代理记账员要以身作则,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按时记账,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并要求村进行纠正,不能听之任之,为农村财务把好关、尽好责[3]。
3.6 切实加强乡镇代理会计队伍建设
已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乡镇,具体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财会专业知识,熟悉财经法纪,具备从事财会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并按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要求,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未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村,要加大对其财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3.7 健全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乡镇财务人员考核机制。根据财政职能和乡镇财政专管员履职尽责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宣传惠农政策群众知晓率、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覆盖率、乡镇财政专管员为民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建立健全乡镇财务人员目标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乡镇财务人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4]。
3.8 加强指导督查
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管理村级财务的职能,通过走访调查、现场指导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帮助村级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财务问题,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介入,防止事态扩大升级。特别是群众反映较多、涉及面广的问题,要一查到底,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5-6]。
参考文献:
[1]孙齐国.农村财务管理困境及解决对策[J].吉林农业,2018(7):61.
[2]张红玲.农村经济与农村财务队伍的建设刍议[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0):151-152.
[3]史蓉.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审计大学,2017.
[4]田宏伟.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4):144-145.
[5]桑国胜.浅谈农村财会队伍建设[J].农村财务会计,2008(2):58-60.
[6]马国红.针对当前农村财会队伍建设重要性的一点看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