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查寻品悟同步行 瞻前顾后总关情

2020-03-30王宏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

王宏芳

[摘要]《在天睛了的时候》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认真解读文本,并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查资料、析语句、诵诗文、补空白,使学生领悟、体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现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拥有诗一样的人生。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例谈;查资料;补空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12-02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现代诗。诗人通过对小径雨后美丽景象的生动描写,引导人们到雨后的小径上走一走,去感受亲近自然的自由和欢乐。整首诗节奏舒缓而紧凑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表达了诗^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一、查资料,悟诗歌之情感

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重在将学到的方法加以运用,因此可以把收集和整理资料当作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但要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一)查有重点

收集资料时,可让学生把查阅作者戴望舒的生平、创作《在天晴了的时候》的背景作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查有重点。《在天晴了的时候》写于1944年,那时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作者怀有一颗心在静静地等待——一种在希望之中守望的精神姿态。诗人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借写诗歌唱希望与光明。因此,当雨后的一切变得清晰、凉爽,诗人漫步于雨后的小径时,心情是欢悦的。了解了这些,学生对全诗的情感基调就有了大致的把握,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二)理有窍门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来的资料会有些杂乱,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尝试筛选资料,形成并制作出《在天晴了的时候》一课的资料卡。如下图所示:

有了资料卡,学生在查找资料时便有了一条明晰的查寻资料之路,就能从三千弱水中查找到需要的信息,更能深度理解文章的内涵,领悟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析词句,探诗歌之奥秘

鉴于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在三年级学生曾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句子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圈出难理解的词句,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除了常用的“查字典”“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之外,还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去理解。

(一)联系背景资料理解

预习时,学生通过资料卡对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基本的了解。因此,在理解具体诗句时,可让学生再回头想想作者写这首诗的年代以及当时的形势。如,理解“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一瓣地绽透”这一句,学生一回顾,就会清楚地知道:“小白菊”是被拟人化了,“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和对自然的全新感受。理解“新阳推开了阴霾,/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中的“阴霾”,学生联系查找的资料也能明白它的比喻意义,对“推”“闲游”两个词语所表达的宁静平和的心绪也有了清楚的把握。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雨过天晴,是很普通的自然现象;漫步于雨后,也是很日常的生活经验。《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很贴近学生生活的诗作。学生都经历过雨过天晴的清新、凉爽和悠闲,诗中描写的很多情景学生都见到过、感受过。因此,在理解诗句的意思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诗歌、亲近诗歌。如,教学“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时,就可以让学生说说雨过天晴的大自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说说是否在雨后泥泞的乡间小路上走过……这样,对诗中那份凉爽和温柔,学生自然能有真切的体会。至于“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这些事情许多学生都做过,让他们现身说法,那份快乐和自由就能不言而喻。

三、诵诗文。品诗歌之韵味

朱自清说:“诗文是为读而存在的。”读是学生亲近诗歌的最好方式,是现代诗教学的首要任务。诗歌教学就要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其节奏美、形象美、含蓄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教学本诗歌时我们可以以热播节目《朗读者》为引子,激发学生的诵读期待,并通过阶梯式的诵读方式,引领学生慢慢地走进诗歌意境、触摸诗歌的内涵、品赏诗歌的韵味。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一)视频链接,激发朗读热情

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观看《朗读者》视频(选与学生生活经验比较接近的内容),并交流观后感受;然后,教师以饱含深情的口吻说:“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朗读者,朗读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先朗读诗题,再逐节朗读,最后朗读全文。”

(二)依据学情,搭建朗读阶梯

第一步,自由练读全诗。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奏。第二步,有选择地读,读出自己的喜欢。可以采用读议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朗读表达自己的喜欢之情。第三步,读出诗歌的美。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这首诗是围绕几种景物来写大自然的美的,再品讀重点句。如,“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一句,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湿湿的、滑滑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是“凉爽又温柔”。教学时,让学生边读边在内心体验:“在这样的泥地里,赤着脚静静地走,感受脚底传递的柔软,触摸迎面拂过的凉风……”继而,让学生交流:“要是你在那凉爽又温柔的泥路上,你最想干什么?”对朗读者来说,感受不同,读出来的韵味也不同。因此,当学生透过文字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并通过深情的朗读表达出来时,诗歌的美自然就会沁入学生的心脾。

(三)小组合作,锻炼朗读能力

首先,小组合作朗读。先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应该怎么读,然后再用大家议定的方法尝试练习,最后小组成员轮流展示。其次,小组以“朗读者”的身份集体亮相。朗读时,其他学生就是“大众评审”,但不评优劣,而是都要闭上眼睛,看看哪一组的朗读让自己在脑海中浮现出丰富而又鲜活的画面。最后,举办“为你读诗”朗诵会。请学生个体当朗读者,先说说想把这首诗献给谁,为什么要献给他(她),再依次上台朗诵。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
诗歌本体研究的扎实拓展
——评王泽龙《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研究》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读后
外冷内热的荒诞与苦痛:地域空间的炼金术——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解读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在后现代的诗兴中“劫持” 自己——读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诗与思的自我中心构建——以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为中心
现代处境与诗意开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