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桂附理中汤治疗胃癌术后化疗后脾胃虚寒证临床探究

2020-03-30武胜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脾虚乙组甲组

武胜萍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北京)

0 引言

始发于胃壁黏膜层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被称之为胃癌,贲门、胃体、幽门等是本病的好发部位。胃癌是全球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据不完全统计[1],全世界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达到了87万,在新发癌症样本总量中占有率达到了9.0%,每年病死率达到了67万,胃癌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针对胃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放化疗、免疫及中医药治疗等。针对晚期胃癌患者,多建议采用切除术后结合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放化疗,在现今医疗技术支撑下,胃癌手术切除率与治愈率有很大提升,但癌细胞转移及复发患者依然占50.0%左右。很多胃癌患者经手术、化疗治疗后,正气严重耗损,出现脾虚,以脾胃虚寒多见。针对脾胃虚寒证患者,我科室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中医理念支撑下,采用加味桂附理中汤治疗后取得较好效果,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60例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前来我院接受外院手术后在我院进行术后化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西医临床相关诊断标准[2],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并主动参与,提出辩证不明确或合并过多兼夹症者、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多种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n=30)中男18例,女 12例;年龄 27~72岁不等,平均(45.1±1.6)岁。乙组(n=30)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9~73岁不等,平均(46.2±2.3)岁。两组患者以上基本资料经对比分析,皆不显著(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一经确诊均给予营养支持、对症治疗,但不予以其他抗肿瘤治疗。以此为基础,甲组给予250mL参芪扶正注射液,qd。乙组患者接受加味桂附理中汤治疗,方剂构成有:干姜、陈皮、法半夏、炒黄连、木香、姜竹茹、炙甘草各10g,党参、炒白术、茯苓、制附子、炒鸡内金、藤梨根、野葡萄藤各15g,肉桂5g。水煎取汁,1剂/d,早晚饭后分顿温服,150mL/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d后,观察并对比疗效。

1.3 观察指标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症状分级量化标准,结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拟定如下标准:①临床痊愈:中医症状完全/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症状显著减轻,积分减少≥70%;③好转:症状有改善,积分减少≥30%;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人数)/总数×100%。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力状况(PS)评分。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数值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2.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与χ2检验对比。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乙组更高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证候积分、P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PS评分区别不显著(P>0.05);经15d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积分、PS评分均有降低,和甲组相比较,乙组评分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PS评分比较(±s,分 )

2.3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情况比较

治疗后,乙组患者CD3+、CD4+、CD4+/CD8+指标高于同期甲组,CD8+低于同期甲组,差异均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情况比较(±s)

3 讨论

在祖国中医领域中,并没有“胃癌”的病名,但中医学对其有较深刻的认识,诸多中医学家结合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将其纳入至“胃脘痛”、“伏梁”、“噎隔”等范畴中。针对胃癌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主要以正气虚弱及损伤、脏腑阴阳气血失衡,由于邪气停滞在体内无法去除,长期聚集演变成癌症,诱发癌瘤。“正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热毒、血瘀、外邪及饮食等是发病的标。很多学者均指出内因是患癌的根本,且经大量的临床研究及试验指出,脾胃亏虚是胃癌的主要病因病机,比如有国内研究人员指出[4],脾虚是胃癌的本质,脾虚在胃癌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而提倡采用健脾法治疗本病。

在临床上,很多胃癌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处于进展期,外加部分患者年老体虚,或历经外科手术、放化疗治疗后,或长期患病体质虚弱,造成其正气严重损伤,均有脾虚证,以脾胃虚寒较为多见,鉴于此,采用加味桂附理中汤治疗,以实现温补中阳、扶正抗癌、标本兼顾,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淋巴细胞亚群显著改善,提示了本中药汤剂治疗脾胃虚寒的有效性。邱佳信[5]在研究中指出,胃癌的本质为脾虚,脾虚在胃癌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而提倡采用健脾法治疗胃癌。

桂附理中汤始源于《伤寒论》[6],以汤为基础加入肉桂、制附子而来,功能以健脾补气,温中除寒为主。方剂中的干姜为君药,有助于温助脾阳,驱散寒邪;党参为臣药,甘温进脾,补中益气,被认为是培补后天的根本,促进正气旺盛过程而使阳气自行恢复,且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党参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抑制溃疡、刺激胃泌素释放及抑制胃酸分泌过程、维护胃黏膜结构完整性等诸多功效;干姜与党参配伍使用,进一步优化温中健脾效果。白术是佐药,燥湿健脾,健运中州;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药效已经被证实,还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镇静、镇痛、减轻胃肠痉挛性疼痛及抑制胃溃疡形成过程等诸多功效;加制附子有益于提升温阳祛寒的功力,并且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制附子有强心、扩血管、降压、抗炎、镇痛、抗氧化以及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多种作用;甘草性温具补,在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气不足等诸多疾病治疗领域表现出良好效能,在本方剂中调和各味中药,作为中药汤剂的使药;茯苓味甘性平,归心、肺、脾经,有健脾宁心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表明其有利尿、抗肿瘤、增强免疫能力、护肝及抑制胃溃疡等作用;法半夏燥湿健脾,在;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病症治疗中体现出良好效能;山药能补脾养胃;炒鸡内金有健胃消食的功效;木香、陈皮能理气健脾;藤梨根、野葡萄藤具有抗癌祛邪的功效。以上中药联合使用,能温中阳,益脾气、促运化,共同发挥温补脾胃的功效,促进中教的寒气散尽过程,进而增强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的免疫能力,并对肿瘤生长增殖过程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甲、乙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96.7%;治疗后乙组中医症候、PS评分更低于同期甲组(P<0.05);治疗后,乙组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胃癌术后化疗后脾胃虚寒证患者采用加味桂附理中汤治疗,和常规西药方案相比较,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体力恢复及免疫力提升进程。但是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受多种客观条件的约束,仅进行了初步的小样本临床研究,缺少有关的实验研究,期待后续中能够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之,临床针对胃癌术后化疗后脾胃虚寒证患者,予以加味桂附理中汤治疗,能发挥温补脾胃的功效,进而改善患者症状提升、促进体能恢复过程,进而优化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脾虚乙组甲组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中医观点:脾为什么重要 脾虚症状的自查与调理方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